秦国从雍迁都咸阳,要是不迁都还能统一天下吗?
2019-08-21 15:37:11 孟母 季友 鲁庄公 许行 孟子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雍都,位于今陕西宝鸡附近,在关中西部,并不是关中的地缘中心。后世秦朝汉朝唐朝,都是在关中中部的咸阳和长安建都,作为关中地缘中心,交通中心,自然也更容易成为经济和政治中心。

  秦国不在关中中部建都,原因主要是实力还不是非常强,若晋国来攻,威胁较大。西周镐京被犬戎申国攻破的惨剧,影响了秦人的决策。

  雍都在关中西部,即使东方诸侯来攻,到达关中西部以后物资补给线太长,战斗力也就是强弩之末了。晋国多次入侵秦国,大多时候攻到关中中部的泾水,就无力再向西推进。春秋战国时代,雍都从来没有遭到东方诸侯兵临城下,与地缘密切相关。

  同时雍都靠近秦人的发祥地秦邑,与龙升的祖居地相隔不远。

  雍都易守,但也难攻,很难争霸中原。

  从秦、晋的地缘关系来看,双方以黄河为界,黄河与晋国都城绛都的距离,大概是距离秦国都城雍都的三分之一。导致秦军动兵的距离,是晋军的三倍,要做到保密很难,更不用说出其不意。反过来晋国要突袭秦国河西,则容易办得多。

  秦国定都雍都的历史,大约接近300年。进入战国时代,公元前383年,秦献公(秦孝公之父)即位第二年,便向东迁都到栎阳,攻打魏国之急迫心情,显而易见。

  公元前364年,秦军隆隆开动,庶长章蟜统领八万大军,渡过洛水和黄河,进入河东境内。

  石门大战就这样打响,过程非常惨烈,章蟜将秦军分为多个编队,对魏军进行层层围困。秦军石门伏击战,将六万魏军全部斩首,创造了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

image.png

  公元前361年,秦国太子渠梁正式即位,是为秦孝公。

  这个时候卫国人卫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卫鞅在魏国混的还不错,但他心气很高,此时转投秦国,以施展更大的抱负。

  卫鞅是卫国宗室旁支,他从小聪明好学,希望长大后扬名立万。不过卫国国力微弱,庙小而容不下卫鞅心中的蓝图。

  卫鞅投到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下,担任中庶子。这是相国的属官,相当于相国助理之一,可大可小,做的好可能接替相国,做的不好也就是相国的一个跟班。

  当时魏国的人才很多,卫鞅发现在魏国的发展遭遇到瓶颈时,决定离开魏国到秦国去碰运气。

  秦孝公新设一个爵位叫大良造,卫鞅是首个大良造的得主。

  此后秦国屡屡动兵攻打河西,大良造卫鞅有一个新的任务,负责咸阳的修建工作。

  三十多年前秦献公迁都栎阳,带有临时办公的性质,为的是对魏国动兵的时候能够行动迅速。咸阳离西周镐京旧址不远,是传统的政治和地缘中心。

  咸阳地处关中中部,位于泾水与渭水汇流处,在无山脉可依托的关中,河流是最好的天然防御线,后来汉朝新建的长安城,也是在这块宝地上营造起来的。

  咸阳城摒弃了中原城郭相连的设计,而是继承秦国雍都那种内外城结合的风格。

  东方各国的都城,一般都由城和郭两个城池组成,城是国君和宗室所在的城池,郭是贵族和百姓以及市场所在的城池,郭比城大得多,而且城郭是分开的两座建筑。

  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邯郸,燕国下都武阳,齐国都城临淄,其郭的面积都在城的四倍以上,当时的理念是将国君和百姓分开保护。

  秦国雍都与咸阳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围住内城。内城是皇城,外城是贵族所在,百姓和市场所占比例很小,外城与内城相当。

  雍都与咸阳这种内外城结构,避免了两个城郭都置于对方攻击之下的可能,这样更可以集中兵力进行外城的防守。

  外城中百姓和市场的比例很小,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将百姓居住地和市场迁至城外,缩小外城的规模,有利于防守。

  秦国都城全新的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后世从汉朝起,所有朝代都继承秦国都城的这种设计,即大皇城,守外城。

  卫鞅为秦国修建新都,兢兢业业,咸阳这座战国名城就这样建造起来。卫鞅后来因功封为商君后,称之为商鞅

  定都咸阳后,秦国对外攻势,也越来越强劲,直到秦始皇时代,一统天下。假如秦国一直定都雍都,不迁都到关中中部咸阳,还能一统天下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