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为什么结局很悲惨?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承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优秀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十分勤勉,且虚心纳谏,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人将他的统治誉为"贞观之治"。

  不过,李世民是一位好帝王,却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好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并没有能够培养出一个真正能够接他班的优秀继承人,还导致了诸子夺嗣、纷争不断。

  其实,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曾经很有希望成为大唐盛世的延续者,但无奈造化弄人,他最终从万众期待的皇太子变成了发配边疆的庶人。

  那么,原本被唐太宗用心栽培,多次代替父亲处理国政,并得到朝野内外一致好评的李承乾为何逐渐成为结党营私、阴谋篡逆的乱臣贼子,并被世人纷纷叹道"荒唐"呢,他到底荒唐成什么样呢?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孩子的降生,据《旧唐书》记载:"生于承乾殿,因以名焉。"这个看似随意的名字实际上却大有深意。从字面意思看,"承"便是继承、支撑,而"乾"则是乾坤的意思,承乾一名象征着继承和发展社稷,其意义相当深远,也寄托着李世民对自己嫡长子的美好祝愿。

  李承乾数岁之时,李世民便为他操碎了心,不但请来当世大儒当他的老师,还想方设法将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君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不久后成功登上帝位,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新统治者,与此同时,八岁的李承乾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史书夸赞道: "性聪敏,太宗甚爱之。"

  唐太宗对李承乾的关爱是十分显而易见的,不管是为他提供许多锻炼自己执政能力的机会,还是在他生病时四处祈福,虔诚的祈祷他的痊愈,都说明了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李承乾就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是大唐的未来。

  随着李承乾的长大,李世民更多地将权力交给他,观察他对国家大事的治理能力,而李承乾也不让父亲失望,很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不过,或许是腿疾的日益加重让他心烦意乱,或许是母亲的去世让他悲痛消沉,亦或者是青春时代所谓"逆反心理"作祟。

  李承乾渐渐懈怠了对自己的锻炼,也逐渐对李世民派来督促和矫正自己行为的老臣们感到厌恶。

  唐太宗因魏征犯颜直谏而得以改正了许多自己的错误,于是他便原封不动地将之照搬到了李承乾的身上,他令辅佐太子的大臣积极进谏,又让魏征当了太子太师

  不过,李承乾却并不喜欢举手投足都被批判,也厌恶大臣们的喋喋不休。于是便将所有谏言当作耳旁风,甚至是故意与之对着干,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二十出头的李承乾开始追求起了享受,他营建宫室、沉迷玩耍、喜好奢华,还常常宠幸一些歌女乐人,唐太宗见状,生气地将他所爱的乐人处死来警告他,但他却怙恶不悛。

  心爱之人被父皇杀害后,李承乾一面心中暗恨,一面怄气称病,拒绝上朝拜见。即使如此,李世民还是当李承乾不过是孩童心性,迟早会幡然悔悟。

  然而,李承乾这次却没有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李世民原本是坚定以李承乾为继承人的,但另一位皇子李泰也深受太宗的喜爱,于是李承乾感受到危机感,便暗中刺杀李泰。

  在计划失败后,李承乾做贼心虚,于是想着先下手为强,学习他父亲当年在玄武门发动兵变的故事,勾结了自己的叔叔李元昌、名将侯君集等势力,想要逼宫上位,但计划不慎败露,李承乾被李世民幽禁,审判后又流放到黔州,并最终客死他乡。

  李承乾原本有着大好前程,即使他接二连三让李世民失望,其太子地位还是没有被真正撼动,但他耐不住性子,先是谋害亲弟,又想着逼父夺位,实在是失去了身为人臣和儿子的资格,最终被发配充军也是合情合理的下场。

  李承乾的小荒唐,如贪图享乐、宠爱乐人,甚至无视李世民的一片苦心、公然表达对他的不满,都还不至于让他走向自己的最坏结局。但他对自己的亲兄弟、亲生父亲下手,这就触及了李世民的底线。李世民当年是与兄弟争夺才得以继位,他十分不想子孙重蹈覆辙。

  李承乾任性妄为,或许饱含惋惜的一声荒唐,是对他生涯的最好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