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人口是贞观的两倍之多 为什么就一蹶不振了呢
2019-11-12 14:08:41 史朝义 崔乾佑 安庆绪

  安史之乱为什么唐朝开始一蹶不振,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安史之乱后,唐朝还有4000万人口,比贞观时期多两倍,为什么就一蹶不振了呢?

  这是因为安史之乱暴露了唐朝积累的各种病,其中使大唐繁荣强盛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的原因主要是藩镇和节度使。但这种东西在唐代初期也有,为什么就没事?

  此事要从唐太宗说起,太宗时,皇帝精通武备,唐军骑兵精良,擅长主动进攻,长途奔袭,军事效果显著,击败了劲敌突厥。但是太宗死后,唐边境的军事形势由战略进攻改为了战略防守,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又有抬头之势。为了应对这些机动性极强的敌人,唐朝将边境地区小而分散的百人规模小军镇改为集中指挥的大军镇集团,军镇长官也由临时性的逐渐改为固定的,长期的。

image.png

  另一方面是唐朝的均田制不断被走向解体,土地兼并,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的解决办法是一边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徙,一边让流民客户就地入籍,实在不行就招募入伍。而唐代的兵制是府兵制,强调士兵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府兵制,兵农合一。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一般是轮番服役。流民逃户增多挤入募兵后,府兵的国防军、义务兵性质在弱化,而募兵的为利当兵,成为以当兵为职业的人。

  玄宗时,为了军事需要,不断为军镇长官增加权限,方便他们应战场需要自由行行动,开元年间,被征用的府兵逐步被募兵的“长征健儿”所取代,义务兵变成为职业军人,当战争需要的兵员不足时,军镇又可以自行募兵,军镇规模开始失控。自开元二十五年以后,各镇节度使下的军队都相继变成了募兵,流民成为募兵,开始依附统帅,“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军队部曲化。

image.png

  兵越来越多,为了减轻中央的后勤压力,军镇又开始准许屯田,本来屯田粮食是由中央户部来度支的,但是有时会跟不上战争形势,特别是西北地广人稀,大军通过州府调度军粮很难解决,于是中央又把军镇防区的财政权交给了常备军的统帅。而是防区内的盐税也让度了。

  与此同时,军镇节度使的任职长期化、职权辖区化、镇所固定化、官衔正式化。唐政府经常临时派出观风俗使、黜陟使、巡察使、巡按使、按抚使、存抚使、采访处置使等到各道巡察,汇报中央,这些职务合并成采访使逐渐也让节度使兼任。

  这样做的后果是唐玄宗时边镇战斗力强大,唐朝对外四处出击,对外战争捷报频传,恶果是藩镇、节度使在安史之乱后成为地方割据小政权,全国陷入表面统一实则战国一般的世界,中央与藩镇的战争、藩镇之间的战争,藩镇内部的战争,一切都是权力的游戏,此时,人口再多有什么用?一个强盛帝国已经不能为他的子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安全。在这种权力的恶斗中,大唐的昂扬气脉也被消磨掉了。所以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主要政治目标就是削藩。宪宗削蕃取得一定成功,唐朝立刻显出中兴之象,后来又不成功,唐朝立刻又陷入混乱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