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包拯,南宋有宋慈,他们是如何破案的?

  你真的了解宋慈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先说包拯,他是北宋名臣,在宋仁宗年间由进士入仕。他对父母至孝,因为父母在,而不肯出仕。后来为父母送终后,才出来做官。在26年政治生涯中,他既做过地方官,比如端州知府,也做过中央官,比如御史中丞。在地方为官时,包拯为百姓着想,改革时弊,秉公办事;在中央为官时,他更多是为皇帝出谋划策,上书直谏。

image.png

  现在流传的戏曲文学中有很多关于包拯破案的故事,比如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但更多的是他坐阵开封府时,为老百姓申冤的事。这些故事大多是由后人杜撰的,在史书中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倒是他在朝中为官时,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据理直谏的事迹多有记载。

  不过确实有一件关于包拯断牛舌案的故事。包拯当地方官时,有个农夫跑来向他告状,说他家的牛被人割掉了舌头,快要活不成了。包拯就叫他回去,把牛杀了。结果有个人跑来跟他说这个农夫私自杀了牛,应该要抓起来。包拯反而把这个告状的人抓了起来,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别人的牛割掉舌头呢?”这个人不肯承认,包拯说:“我知道这件事肯定是他的仇人所为,就是想逼他杀了牛,好来陷害他,所以我故意准许他把牛杀了,这样一来,他的仇人一定会来告状。”这人听了,终于伏法。

image.png

  如果说包拯擅长用逻辑推理来揣摩人心,那么宋慈更在乎实证。宋慈活跃于南宋,他一生未见于《宋史》,但他写了一本很厉害的书《洗冤集录》,被中外法医界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的祖上是唐朝名相宋璟,父亲宋巩做过掌管刑狱的官吏。宋慈家学渊源,又师从学者朱熹的弟子,为人重视实践,力求真知。宋慈31岁考中进士后,开始走入仕途。他在多地为官,甚至还带兵平定叛乱。1240-1248年,宋慈正式担任刑狱的官员,他深入研究破案经验与验尸方法并记录在册。宋慈对于决狱理刑十分严谨,凡有重大刑事案件,总是坚持亲力亲为,而且十分重视验尸方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中国历来重视口供,甚至以此定罪,但宋慈认为不能尽信口供,而应查找证据,防止作弊。

  宋慈不仅断案神速,而且经常翻看已结案的卷综。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农夫自杀的事,认为事有蹊跷,便重新审理。经过开棺验尸,他更加确信这是个错案。通过走访探查,终于查清了一件仗势强抢妇女、杀害无辜的命案真相,为农夫伸冤昭雪。

image.png

  宋慈长期从事刑狱官的职业生涯,为他开创法医鉴定学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集结成册,成为后世的司法范本,享誉海内外。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包大人所不及的。各位网友,你对此怎样看,请留言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