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为什么要虐杀戚夫人 她们之间有什么仇怨

  还不知道:吕雉戚夫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随后他的儿子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便做了太后。因为汉惠帝年轻仁弱,所以朝廷大权实际上都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雉手中。

  吕雉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折磨刘邦原爱妃戚夫人,先是命人把她漂亮的秀发全部扯下来、用铁链拴住双脚、给她穿了一身破烂的衣服,把关在一间潮湿阴暗破烂的屋子里,让她一天到晚舂米,舂不到一定数量就不给饭吃;毒杀她的儿子刘如意后,又将她砍断手脚、挖掉眼睛、割下舌头、震聋耳朵、灌了哑药,然后把她扔在厕所里,起名为“人彘”,让她在痛苦中慢慢死去,这就是著名的人彘事件。

image.png

  吕雉好象很享受这个“作品”,还让她的儿子刘盈也来欣赏,结果把刘盈吓病了,从此没有上朝理政,不久便死了。

  人彘事件残忍异常,招来后人无数谩骂和谴责,吕雉因此背上“史上最强”、“绝世”的毒妇、悍妇等恶名。司马迁在《吕太后本纪》中,不动声色地将吕雉描绘成阴险、歹毒残忍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

  吕雉为什么会如此虐杀戚夫人?什么事导致她对戚氏如此仇恨?由于缺少史料记载,我们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合理的分析和推理。

  一、吕雉对戚氏的仇恨始于艰苦磨难

  黄花闺女的吕雉不到20岁时,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了比她大15岁的刘邦。自从进了刘邦的家门,苦难的历程就开始了:

  首先刘邦已经有了一个非婚儿子叫刘肥,但吕雉没有难为刘肥;后来,吕雉陆续有了儿子、女儿之后,因为家中并不宽裕,为了生计,她还要亲自下田种地;刘邦一次因公押送郦山劳役,一路上不断有人逃跑,无奈之下,他干脆将剩余还没有逃走人全放了。怕回来被问罪,刘邦索性就带着一些愿意跟从他的人跑到芒砀山落草为寇。从此照顾老小、忙里忙外等全部家庭重担都落在吕雉一人肩上;野史还说吕雉因此吃了官司、连累下狱,受到狱卒虐待。

  刘邦与项羽打仗时,吕雉怕被项羽迫害,带着家人躲起来了。战乱中,她与儿子、女儿走失了,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她与刘邦父亲被项羽军队捕获,成为人质,在项羽军营中一关就二十八个月,期间还差点被杀。

image.png

  等刘邦从项羽手中骗回老婆和亲爹时,吕雉年龄三十八岁左右,虽然和刘邦结婚近二十年,但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少得可怜。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苦难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吕雉的姿色早已褪去,和刘邦的感情上也渐渐疏远。而此时,刘邦身边早已有了戚夫人,而且还生了一个儿子叫刘如意。戚氏年青貌美、秀发飘逸、长袖善舞、温柔体贴,被刘邦呵护备至、宠爱有加。每次刘邦外出征战时都带上戚氏,吕雉只能默默地当一个“留守太太”。“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女人天生爱嫉妒。面对此情此景,吕雉内心一定是非常痛苦、非常失落,她一定会将所有艰苦磨难、所有愤怒嫉妒都转化为仇恨,全部记在了情敌戚氏的头上。

  二、吕雉对戚氏的仇恨始于各种猜忌

  刘邦在芒砀山落草为寇时,吕雉还时常给刘邦送吃、送穿。刘邦还奇怪地问她,为什么每次都能准确找到自己。吕雉说刘邦不管到哪里,头上都有一朵祥云跟着,看到祥云就能找到刘邦。这肯定是吕雉的恭维话,背后表现的是吕雉对刘邦深深的爱。

  刘邦当了皇帝后,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后来,梁王彭越也谋反,被刘邦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流放途中,彭越途中遇吕雉,诉说无罪,吕雉将他骗回咸阳,埋怨刘邦把彭越放走等于是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在刘邦当皇帝期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刘邦的肯定和赏识。

  按照吕雉的逻辑,她觉得自己对刘邦有爱、对大汉有功,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刘邦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不应该有废太子的想法,但是,这些都没有得到刘邦的重视,丝毫没有感动刘邦,尤其是废立太子事件,使吕雉受到沉重打击,她憋屈和痛苦心理可想而知。她当然不会、也不敢找刘邦评理和纠缠,在她看来,刘邦一定是被戚氏迷昏头了、戚氏一定是在背地里跟刘邦说了自己不少坏话、捣了不少鬼,使刘邦不思回报、不念旧情,因此,对戚氏的仇恨进一步加深。

  三、吕雉对戚氏的仇恨始于太子之争

  太子之争,触碰到了吕雉最后的心理底线,应该是吕雉痛恨戚氏的最大原因了。

  中国传统宗法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按照这套游戏规则,太子之位理所当然应该是吕雉所生的刘盈。

  但是,刘邦以刘盈为人仁弱、不象自己为由,经常说要废太子,立戚氏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戚氏也为此苦苦哀求刘邦,甚至到了“日夜哭泣”的地步。对于刘邦的看法,吕雉肯定不是这么看,儿子都是自己的好,她一定会认为这是戚氏的野心和阴谋、是戚氏在扰乱朝纲、破坏政统。

  刚开始,刘邦说要废太子,遭到众大臣坚决反对。丞相周昌又紧张又愤怒,气得话都讲不清了:“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因此有了个“期期艾艾”的成语,窘迫的样子把刘邦也逗乐了。

  吕雉听说此事后,感激涕零,跑到周昌跟前“扑通”一声跪下:“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作为皇后,向臣子深深一跪,多少酸甜苦辣、多少爱恨情仇!

  刘邦在征讨英布时受到重伤,感到生命即将消逝,废长立幼之心越来越强,已经听不进大臣的劝阻。张良因此托病不上班,孙叔通以死相逼。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吕雉肯定是心惊肉跳、寝食难安,愤怒、痛苦、绝望甚至要怀疑人生了。

image.png

  后来,有人叫让她去找张良问计。张良于是叫吕雉设法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商山四皓”,是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长的、学问高深且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高士,刘邦当年反复求请都不出山。结果,吕雉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刘盈,让刘邦大吃一惊,感觉太子刘盈羽翼已经丰满、地位难以撼动,从此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为保住太子地位、保住自己的利益,吕雉一定是绞尽脑汁、全力以赴,把老命都豁出去!反过来面对这个让自己痛彻心扉、心力交瘁的戚氏,吕雉之恨肯定是言语不及、无以复加。一旦吕雉当权,其报复手段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吕雉报复戚氏的方式其实早已注定了;所以,刘邦一死,悲剧上演。

  评论历史人物的是非善恶,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情境,不能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上,否则,容易失真、失义。

  太子之争事件中,戚氏其实忽视了一个最关键、最致命的因素:没有与功臣集团的紧密联系,没有和功臣集团建立某种信任、达成某种默契;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刘邦一人身上,但是,在涉及重大利益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皇帝刘邦只是功臣集团的大代表、大股东,他不能一人说了算、他摆不平其他股东。道理很简单,戚氏和她的儿子没有和功臣集团建立某种信任和默契,功臣集团的既得利益就得不到保护,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这事历史上屡见不鲜。所以,以张良、孙叔通、周昌为代表的功臣集团就一拥而上,极力抵制和反对,最后导致了戚氏的失败。而吕雉则不然,她非常注重与功臣集团保持紧密联系,一些功臣集团人员如张良、萧何、陈平等人都与吕雉关系密切。吕雉在后来帮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也得到了刘邦和功臣集团的认可,因此,在太子之争中得到功臣集团的大力帮助,取得了最后胜利。

  与历史上许多太子废立事件一样,本次太子之争中,吕雉胜利、戚氏失败都是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

  冤有头、债有主。吕雉虐杀戚夫人理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其中确实也有一些令人同情和理解的成分。

  纵观吕雉整个人生,她既有凶残的一面,同时也有温情的一面。比如:周昌三次阻挠吕雉杀害刘如意事件中,吕雉念于旧恩,只是责备了一番,不予追究;吕雉大肆迫害刘家子孙时,却破例放薄姬回到儿子刘恒(后来的汉文帝)的封地,让他们母子团圆,尽管其他因素是主要的,但里面多少有一些怜悯之情;审食其在战乱中跟随和照顾自己,为报旧恩,吕雉后来让他当了自己的闲职丞相,等等。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是人之常情,不管是在历史、还是现在或将来,它都会永远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