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擅用“诈降计”,“石亭之战”后又想故技重施!
2020-02-13 21:27:35 孙休 成济 段煨 孙峻

  孙权擅用“诈降计”!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诈降虽然看上去不太好看,但确实是战争时期非常管用的手段,往小了说可以保存实力,保护生命;往大了说可以麻痹敌人,出其不意,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江东集团就非常喜欢使用诈降计,也取得非常大的成果,属于诈降的高手。比如在“赤壁之战”中,黄盖使用诈降计,顺利地施展火攻,奠定胜利的基础,保证江东集团的生存空间;比如“石亭之战”中,周鲂用鄱阳郡为诱饵,向曹休诈降,诱惑曹休率军接应周鲂,又一次取得胜利。随后借助“石亭之战”的威望,孙权终于登基称帝,开创东吴政权。不过诈降计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在“石亭之战”后不久,孙权又使用诈降计,这一次却失败了。网络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孙权的诈降计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曹魏安排在东吴的间谍隐蕃透露了信息。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孙布诈降的历史背景

  孙权再一次使用诈降计的时候,是在东吴黄龙三年、曹魏太和五年(即公元231年),执行这个诈降计的人叫做孙布,关于他的信息很少,没有个人传记。“石亭之战”发生在东吴黄武七年、东吴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时间仅仅过去了三年的时间。按理来说刚刚收获了“石亭之战”的惨败,曹魏应该对东吴保持一定的戒心。但是事实上这次诈降计一开始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有成功的可能性。其中原因小编认为可能是东吴向曹魏投降的人比较多,麻痹了曹魏的神经。毕竟曹魏的实力比东吴更强大,在“石亭之战”之前就有很多东吴将领投降曹魏,甚至包括“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韩当的儿子韩综。或许在“石亭之战”之后,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image.png

  “石亭之战”的同年,蜀汉对曹魏进行了两次北伐,就是诸葛亮的一伐和二伐。一伐在“石亭之战”之前,二伐是在之后。二伐有明确的史料说明,是受到了“石亭之战”的影响,或者是为了帮助东吴吸引火力,牵制曹魏兵力,或者趁火打劫。“石亭之战”很有可能也是配合蜀汉的一伐。而在太和二年,蜀汉又一次对曹魏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兵力应该在十万以上,而且取得了“甲首三千”的胜利。那么孙权随后令孙布向曹魏诈降,大概也是为了配合蜀汉,是两个政权对曹魏的一次协同作战。

  诈降的实行情况

  孙布向曹魏扬州刺史王凌献书诈降,借口道路悬远,请求王凌率领大军来接应。孙权则准备在阜陵设下伏兵。王凌在太和二年也参与了“石亭之战”,差一点被孙权包了饺子。多亏另一路的贾逵接应,才突破孙权的包围圈。按理来说王凌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但是他并没有怀疑孙布,打算出兵接应孙布。王凌为什么会上当,小编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王凌与都督扬州军事的满宠不合,他需要一场胜利作为与满宠争权的资本;二是从阜陵这个地点可以看出,与“石亭之战”相比,这次接应孙布的路线更加安全,不会引起过多的警惕。

image.png

  王凌被贪功的心态冲昏了头脑,但是满宠没有。在“石亭之战”的时候,满宠就感觉曹休接应周鲂的路线有问题,但是没来得及阻止。这次满宠也判断出孙布的诈降计。他代替王凌给孙布回信,表示暂时不会出兵。王凌心中不满,向朝廷上表满宠年老力衰、沉迷饮酒,不应该委以重任,潜台词就是该换自己都督扬州了。朝廷召见满宠试探,满宠临行之前还告诫自己的留府长史,不能让王凌调动军队。王凌没有办法,只好令一个部将率领七百人接应孙布。结果这支小股部队死伤惨重,但是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孙布诈降与隐蕃之死

  在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说法,隐蕃的死与孙布诈降有关系。因为王凌受骗,隐蕃为了保护王凌的安全,在东吴叛乱吸引孙权的注意。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什么地方,小编不是很清楚,不过在网络上还算是比较流行。先简单说说隐蕃这个人吧。

image.png

  隐蕃是青州人,口才很好,善于交际。曹睿打算对东吴内部进行破坏,于是找这个隐蕃作为间谍,希望隐蕃能够进入东吴的司法机关,然后利用孙权和东吴群臣之间的矛盾来做文章。隐蕃奉命进入东吴,在见孙权的时候故意显露自己在断狱方面的才能,赢得了孙权的青睐。孙权任命隐蕃为廷尉监。在东吴活动期间,隐蕃利用自己的外交能力,在东吴群臣中混得特别好,和左将军朱据、卫将军全琮、廷尉郝普、太常潘濬的儿子潘翥等人关系匪浅。后来事情败露,孙权处死隐蕃,朱据、郝普等人也受到牵连,尤其郝普受到责备而自杀。这就是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隐蕃案”。

  那么隐蕃之死与孙布诈降有何关联呢?隐蕃的相关记载有《三国志·吴书·胡综传》、《吴录》、《吴历》、《吴书》等史料,其中均未记载隐蕃之死与孙布诈降有关。说明隐蕃为保护王凌发动叛乱这个说法,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在网络上可以查到的隐蕃和郝普的去世时间是在公元231年,倒是与孙布诈降的时间相符,但是小编查阅了《三国志》中的相关传记以及《建康实录》,都没有找到隐蕃和郝普的去世时间。在《胡综传》中仅记载隐蕃进入东吴的时间是在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具体事发的时间不明。《资治通鉴》中也用了“顷之”这个比较模糊的说法。

image.png

  那么从常理上来说,第一、隐蕃是东吴的廷尉监而已,他只是负责断狱方面,并没有兵权,另外隐蕃是青州人,在东吴没有任何根基,他首先不具备叛乱的前提条件;第二、因为满宠的限制,王凌没有办法调动大部队接应孙布,仅仅派遣了七百的军队,由于王凌与孙布的书信往来,孙权以及东吴群臣应该知道这个信息,隐蕃也不必为了这七百人暴露自己的身份,让原先破坏东吴君臣关系的任务失败。所以综合种种原因,小编认为隐蕃之死与孙布诈降没有关系,网络上的说法只是一种无端的猜测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