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揭秘徐寿辉麾下的五大猛将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寿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卖布出身的徐寿辉利用莲教聚众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同年十月,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陈友谅为元帅簿书椽,以赵普胜、丁普郎、傅友德等为将,其中邹普胜、倪文俊、赵普胜、丁普郎、傅友德为天完政权的五大主将,然而这五人的命运却是大不相同,他们有的兵败身死,有的选择向朱元璋投降。

  倪文俊,号蛮子,出身渔民,从徐寿辉起义,曾率众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连克湖北许多州县。史载他勇悍善战,“用多桨船疾如风,昼夜兼行湖江,出人不意,临战多克捷。”徐寿辉称帝后,以彭莹玉为军师,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大将军,国号“天完”,建莲台省,设六部。翌年分兵攻占鄂、浙、湘、江、皖、赣等省,一时拥兵百万,战将百员,一举撼动元朝统治。倪文俊后率军入湖南,大胜。太平二年(1357年),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果。遂奔黄州,被其部将陈友谅所杀。接着,陈友谅取代倪文俊掌握实权。不久,天完政权也因被陈友谅的大汉政权所代替而寿终正寝

image.png

  赵普胜,安徽庐江人,善用双刀,故号“双刀赵”。徐寿辉起义时,赵普胜会同俞廷玉父子、廖永安兄弟,以巢湖为根据地,发展水师,有水军千艘。配合天完军攻占太平诸路,继而攻下安徽无为、铜陵、池州、安庆等地,占江西湖口、彭泽一带。赵普胜投奔徐寿辉后,进驻枞阳,再取安庆,成为天完政权的一员猛将。陈友谅想要取徐寿辉而代之,又忌讳赵普胜战功赫赫,遂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诈以会军为期,将赵普胜邀至安庆,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之,挟徐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

  丁普郎,湖北黄陂人,初为红巾军徐寿辉部将,能征善战,战功赫赫。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后,丁普郎虽率众归顺,但心中不耻友谅为人。在陈友谅设计除掉了赵普胜后,丁普郎与傅友德一起投降朱元璋,授行枢密院同知,数有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从元璋援南昌,与陈友谅战于康郎山,身被十余创,头断,仍屹立不倒。赠柱国上将军,封济阳郡公。

image.png

  邹普胜,湖北黄冈人,少以炼铁为生,与徐寿辉共同举义,徐寿辉建国称帝后,被封为太师。次年,率兵沿江西上,直取汉阳,进逼江夏,不久据有池阳、太平等地。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后,邹普胜仍称太师。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败死,邹普胜遂隐姓埋名,自名为何野云,云游四方,以相风水谋生,其人形骸放荡。民间称其为虱母仙、邋遢道士,尊称何野云仙师、龙尾圣王。

  傅友德,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归顺明玉珍。明玉珍和陈友谅都是倪文俊的部将,因为不被明玉珍重用,傅友德又转而到武昌投奔陈友谅。陈友谅让他协助丁普郎驻守小孤山。当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称汉帝后,明玉珍与之断交,傅友德对陈友谅也是非常不满。此时朱元璋收复安庆,傅友德便率众投靠了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1644年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