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沈括在官场又如何呢?
2020-06-17 15:21:52 陈玄风 张先 昭庆公主 夏竦

  他是科学巨人还是卑劣政治小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奇人,在当时文人风流傲娇的大环境里,他以千古难寻的天才、通才,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撰写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成就,表现出极高的学术价值,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赞誉,被誉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坐标”。

image.png


  沈括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早年跟随父亲四处游历,长了不少见识,后来入仕为官,竟一路做到了三司史的高位,成为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得力助手。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沈括发挥他的奇思妙想,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匪夷所思的巨大成就。

  在气象学方面,沈括主张用实际测验来制定气历,他亲自测验昼夜星月的位置变化达5年之久,取得了可靠的实验数据,这才有了后来的《十二气历》;在地质学方面,他通过对古植物化石的观察,推断古代的自然环境,还首次把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亲自动手做实验,用石油制成墨锭;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隙积术”、“会圆术”;在医学方面,他对于有效的方药进行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纠正了《神农本草》中的错误;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澳洲早了四百多年;在音乐声学方面,他发现了共鸣现象,认为二十八调中,只要有音相同的就能应和……

  公元1075年,沈括奉命出使辽国,凭借机智果敢,婉拒了辽人要北宋割地的贪婪要求。归京途中,他仔细观察辽国的地理形势、山川道路和风俗人情,默记于心,回国后凭借记忆,绘成了《熙宁使虏图钞》送存朝廷,盼望着有一天能出师北伐,统一全国。后来,沈括又主持编写《天下州县图》,用13年的心血,完成了一套国家的地图集。其中最大的一幅总图,高有一丈二尺,宽有一丈,在比例尺、方位和精确度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人的成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image.png

  沈括注重观察、试验,也善于推理,坚信“视迹求意”的认识路径和方法。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缜密的分析,提出了海陆变迁学说。他坚信发展变化是无所不在的规律,提出了“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的科学认识方法,揭示出世间万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需要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问题,而不能被经验教条的规则所束缚。他深刻批判“万事无不前定”的天人感应学说,也坚决反对董仲舒“天为主宰”的观点,主张“天即民也”。这些都展示了沈括可贵的批判创新精神。

  公元1082年,由于永乐城被西夏人攻陷,负有防御职责的沈括遭到贬黜,仕途无望,几经迁转,最终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落了脚,全身心地投入到著书写作之中,著成了举世闻名的《梦溪笔谈》。该书包罗了沈括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结晶,以广博的内容、独特的创见、精当的记叙闻名于国内外,是当时中外历史上所罕见的一部巨著,是我国科学史上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梦溪笔谈》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称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image.png

  奇怪的是,这样一位科学巨人,《宋史》却没有单独为他列传,生平传记仅仅附在《宋史•沈遘传》之中,甚至死后无人给他建碑,更谈不上为他写墓志铭,为何会出现这样才高名微的怪事?

  《宋史》中对沈括的评价有“首鼠乖剌,阴害司农法”这九个字,意思是说沈括首鼠两端,见风使舵,还爱玩阴的,人品很差。对沈括有此评价,有人认为缘于“乌台诗案”。沈括与苏东坡曾经在皇家图书馆做过几年同事,关系还可以。后来苏东坡因为反对变法被贬到了杭州,沈括到杭州巡视时与苏东坡聊天吃酒,临走求了苏东坡近期的诗文,回家就逐字逐句地挑刺,以朱笔勾注,向皇上状告苏轼心怀不轨,诽谤圣上。

  沈括拿到的苏诗,其中有这么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沈括的解释是,龙不就是皇上吗?皇上好端端地在京城待着呢,你苏东坡还去地底下找龙,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乌台诗案的开始,后来搞苏轼最起劲的李定等人,大加追索,苏东坡以及受牵连的数十人被御史台(乌台)逮捕,押往京城,朝廷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上书,劝谏宋神宗不要杀苏东坡。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东坡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后来,沈括还去见过苏东坡,谈笑风生,就跟使坏的不是自己一样。沈括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脸皮厚度,苏轼则展示了他的肚量宽大。

  不过也有学者多方论证,认为沈括没有陷害苏东坡,他去杭州的时间比乌台诗案的发生早了四五年,没有道理隔了这么长时间才拿出来害人。而且苏东坡和他的家人一直对沈括挺客气,不像是有这么大的仇怨。事实到底如何,恐怕还需论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