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作为边塞诗的鼻祖,为何被人称为“七绝圣手”呢?

  唐朝诗人王昌龄生活在武则天李隆基执政阶段,正是大唐最鼎盛的年代,也是大唐施行募兵制以后,文人学士投笔从戎、渴望边疆建功的一段热血岁月。

image.png

  唐朝诗人“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也被这时代的潮流所簇拥、所推动,满怀壮志豪情,到西北边疆地区进行了一番游历锻炼。那年他27岁,是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中出塞最早的,岑参高适王之涣三人都比他晚。

  目睹着边疆大漠雄伟壮丽的风光,感受着戍边将士坚守边陲、杀敌报国的壮志情怀,王昌龄内心受到了极大触动,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边塞诗的鼻祖。

image.png

  《出塞》《从军行》《塞下曲》是王昌龄边塞诗中的代表之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这些意境深远、气魄宏大的诗篇名句,既细致描写了边塞风光和战场场景,又精心描摹了戍边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可谓情景交融、情在景上。

  王昌龄从边疆游历归来后,就积极应试科考,30岁的时候进士及第,走上了仕途。不过他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官场上需要的圆滑,所以终其一生,职位始终没有得到大的升迁,反而被贬过两次。先后干过秘书省校书郎、龙标尉、河南汜水县尉、江宁丞等职务,所以王昌龄又被称为“王龙标”、“王江宁”。

  王昌龄在仕途上没有大收获,但却收获了很多诗友情意,李白孟浩然王维、岑参、高适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他与李白在巴陵(今湖南岳阳)相遇,相谈甚欢,写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他到江宁上任,岑参写了《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他到襄阳拜访孟浩然,孟浩然非常高兴,摆上海鲜大宴招待他,自己也陪着吃了一点,不想竟导致痈疽复发而死,王昌龄感怀孟夫子的情意又愧疚不已。

  公元757年十月,60岁的王昌龄路经亳州,竟然被无冤无仇的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后世多方查究原因,也没有找到让人信服的理由,只能认为闾是“妒才杀人”。后来闾丘晓因为贻误军机被判杖杀,他向宰相张镐乞饶说“有亲人要奉养”,张镐冷冷地说:“当年的王昌龄,难道没有亲人要奉养!”果断下令将其杖杀,也算为王昌龄报了仇。

  从踏入仕途到遇害离世,此期间王昌龄也写了不少诗,最出名、最有成就的有两类,一类是描写宫女思妇怨情的闺怨诗和宫词,《宫词》《闺怨》等诗篇展现了作者刻画女性内心情感的卓越艺术才能,语言凝炼,情韵深刻,后人难以比肩。

  另一类是送别诗。王昌龄一生交际很广,朋友很多,他又两次遭贬、长年谪居,内心情感充沛,聚散之间需要诗歌相和聊以慰怀,表达朋友间真挚的情意和美好的祝福,《芙蓉楼送辛渐》《送魏二》《送柴侍御》就是流传下来的杰作。

  王昌龄作为边塞诗的鼻祖,作为与李白齐名的“七绝圣手”,作为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在中国诗坛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