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天下养朱”现象有多严重?宗室俸禄高得吓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明朝末年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不止,随着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历时276年的明朝宣告灭亡。要说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就是由明朝开国时便有了的藩王宗室制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他认为前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在关键时刻没有宗室保护。为了吸取教训,他便将自己的儿子分封为藩王,并制定了一系列藩王宗室制度。朱棣登基后,又对这些制度进行了完善。

image.png

  在朱元璋时期,各地藩王的权力还比较大,因为要靠他们守卫大明江山,并且要保证关键时刻,各地藩王能够进京勤王。然而经过建文帝的削藩,以及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皇帝渐渐意识到,不能给藩王过大的权力。于是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更加不得私下结交官员。

  众所周知,藩王制度并不是朱元璋首创,历史上早就有了分封制。不过汉晋时期的诸侯不仅裂土封国,而且国内的土地和人口,几乎全归宗室所有。唐宋时期的宗室,可以出仕为官、统兵打仗,有用武之地,能让国家依赖。

  可是明朝完全不同,根据史书记载:“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也就是说,明朝的宗室完全由国家供养,啥事不做,坐吃山空。如此一来,就必定会出现一种奇葩现象,那就是“天下养朱”。

  明朝的宗室制度,据史书记载大体如下:

  除太子以外,其余皇子皆封为亲王;亲王嫡子世袭,庶子封为郡王;郡王嫡子世袭,庶子封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所有儿子降一等,封为奉国将军;奉国将军所有儿子为镇国中尉;镇国中尉所有儿子为辅国中尉;辅国中尉所有儿子为奉国中尉。

  宗室爵位世袭罔替,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降级,也就是说,到了明朝末年,宗室子弟最低的爵位都是奉国中尉。

  另外,皇帝的姐妹封为长公主,女儿封为公主,公主的丈夫为驸马都尉。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孙女为郡君,之后是县君、乡君。从郡主到乡君,她们的丈夫又被封为仪宾。

  而这些宗室的年俸禄大致如下:

  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依次递减二百石,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再依次递减一百石。公主和驸马二千石、郡主和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其仪宾递减二百石,县君、乡君及其仪宾再递减一百石。

  照这样算下来,就算是最低级的宗室,也就是奉国中尉、乡君及其仪宾,每年都有二百石的俸禄,这是什么概念呢?参考明朝官员的俸禄制度,当时一个七品县官每年的俸禄是九十石,而一石就等于一百八十斤左右。如此算下来,两百石就等于三万六千斤左右,这还是最低级的,亲王的待遇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供养这些宗室,朝廷就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然而最终拖垮明朝的,并不是俸禄最高的亲王。整个明朝一共封了八十七位亲王,其中二十二位是追封的。其中有十六位因事被废并除封,有十五位因绝嗣除封,所以到了明朝末年,亲王的俸禄方面,朝廷需要花费二十多万石。看起来数量庞大,但还不至于拖垮明朝。

  而真正让朝廷负担巨大,甚至出现“天下养朱”现象的,是数不尽的低级宗室,他们的数量比亲王庞大四十倍。他们的俸禄虽然低于亲王很多,可架不住以复数增长。在明朝初年,宗室人口大概就几十个,到了万历时期,就已经高达十五万之多了,崇祯时期更加难以想象。

image.png

  据史书记载,万历时期每年国家的税收约两千三百万石,但宗室的俸禄就要花费八百多万石。更严重的情况是:“二省之粮,犹不足供宗室禄米之半。”就是说当时两省(这里指的是山西和河南二省)的粮食产量加起来,都不及宗室俸禄的一半。

  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内阁首辅张居正就不得不实行改革。他决定清丈土地、清荫,也就是镇国将军及其以下爵位,不再进行受封,借此来防止宗室数量急剧扩增。然而随着张居正去世并遭到清算,这些改革措施也被废除,最终也没有达到理想的地步。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战乱不断,国家每年损失严重,收入逐年减少,可宗室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再者,这些宗室既不能当官,又不能从事四民之业,还不能带兵打仗,因此可想当时“天下养朱”的现象有多严重。

  可惜崇祯皇帝空有大志,想尽办法要击退起义军和清军,却是有心无力。宗室们为了自保,都不肯拿钱出来接济国库,无奈之下,崇祯就只有加重百姓的赋税。百姓本就朝不保夕,最终就只有被逼得起义,就这样陷入死循环,明朝不亡都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