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流放宁古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流人”,就是被流放之人,这并非陌生词汇。从屈原流放湖南,苏轼流放海南,文人便以柔弱的身躯走在了彷徨的路上。宽大的袍袖遮住手无缚鸡之力的手,当峨冠博带被驱赶和折磨时,这些文人的眼泪落在了厚厚的山河之上。然而屈原和苏轼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如果在清代则将会被流放到极寒之地的黑龙江,痛苦则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了。清代流放黑龙江最具代表的诗人吴兆骞,江苏吴县人,曾被称为“江左三凤凰”之一,因“丁酉科场案”(又称南闱科场案)被人诬陷,流放宁古塔。他于顺治十六年(1659 年)闰三月初三出京,行期4 个月,当时吴兆骞才 27 岁,待其亲友筹钱将其赎回时,他已经 50 岁,在宁古塔流放 23 年。
在清代流放区域中,黑龙江地区的流人数量最多,据统计被流放者达10余万人,地点主要是在今天的牡丹江宁安附近和齐齐哈尔附近。
康熙二十一年“发宁古塔与穷披甲之人为奴”,成了被流放者的身份。到了雍正三年(1725),开始划定充军的具体地点。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式颁布《五军道里表》,自此清代充军之地有表可依。五军共分五等,“凡五等,曰附近,发二千里;曰边卫,发二千五百里;曰边远,发三千里;曰烟瘴,曰极边烟瘴,发四千里。”其中以发配黑龙江为最远最残酷。宁古塔地区地处“极北”之地,“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弥望无庐舍,常行数日,不见一人。”[2]黑龙江当时可谓,“千里荒野,人烟稀少,野兽成群,虎狼出没。”考虑到“发往黑龙江、三姓地方之人,俱因凶恶发遣,人亦日多,若发在一起,必致生事行凶。”所谓发遣,即是将大批罪犯发配至东北、地区,充当苦差或给当地驻防兵丁为奴。这种“发遣为奴”的形式成了整个清朝比处死犯人好一点的刑罚。
黑龙江的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
宁古塔,满语“六个”的意思,这里当时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这里有多冷呢?作为黑龙江长大的我,对此深有体会,白天最冷时期可达到零下38度,夜晚甚至可达到零下40多度。如果没有保暖设备,单靠避风的茅草屋是非常难熬的一件事,何况在那个物质简陋的流放者的生存年代里,被冻僵、冻死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春初至三月终,日夜大风,如雷鸣电激,尘埃蔽天,咫尺皆迷。”四季皆若冬,“八月雪,其常也” ,这些都是写实的。“《绝域纪略》的书中描写了流放在那里的江南女子汲水的镜头: 舂余即汲,霜雪井溜如山,赤脚单衣悲号于肩担者,不可纪,皆中华富贵家裔也。”在这些可怜的汲水的女子里,肯定有着不少崔莺莺、林黛玉这样的人物,昨日的娇贵矜持根本不敢再回想。连那点哀怨悱恻的恋爱悲剧,也全都成了奢侈。”
那些曾经生活在江南的文人,本是没有独立生活的人,一下子到了这极寒地带,顿时变得凄惨无比。“文人来到此地,往往白天赤脚踏冰,夜晚单衣无眠。”流放文人,多是来自江南世家。初到东北的他们无论是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艰苦的生活条件,都有着极大的不适应。首先东北边塞的严寒,与这些流人原有生活环境的气候形成了巨大反差。流放文人的聚集地宁古塔地区,更是“牛车仍杂沓,人屋半荒芜。”来描述东北地区的萧条景象。文人出身的吴兆骞初到宁古塔,饮水只能凿冰取之,常常以水煮稗子果腹充饥。
严寒地带
流放文人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的同时,遭受着极端气候的折磨。宁古塔“雪深丈余,其寒令人不能受” ,其族人常常“栖身于大路之旁,寒威透体”卜魁戍所的生活条件比宁古塔更加恶劣,常常“躬自灸炕,坐荆棘风雪中”,本是江东望族的方氏家族,却也只能“扫马通薪。
极其艰苦严寒的流放环境,让这些南方文人体会到了精神以外的巨大痛处,这也成了清代流放黑龙江创造历史上流放遭遇的最惨最极端的一个时期。
能够回到江南故土是所有流放者的最大心愿,然而故乡已经物是人非。
在强大命运安排面前,有些文人只能选择适应,不然就是只有死路一条。少部分的流放文人可自谋生路、也有一些人为适应战略需要被编入官庄、水师营中,情节严重重者发遣为奴,成为奴人犯。流放文人因其身份的特殊,如非特殊定罪,大多可以“各就本人所长”在当地地保的监管下,“文人富则学为贾,贫而能通满语则代人贾,所谓掌柜者也。贫而不通满语则为人师。”其家眷族属通技艺者,也可为人幕僚、从医为生、为商经营、事耕种。
即使多年后归乡,家族也早已败落,过着惨淡的生活。本出身贵胄号,称云麓老人的方拱乾晚年衰败,在赎还后,“既老且贫,无家可归”,只能流落扬州以卖字为生。得友人资助得以赦归的吴兆骞,归京后也在贫困中病逝。有的流放文人的后代为了实现先人能够回到老家的夙愿,最后只能将遗骨抱回故乡埋葬。
康熙时期的诗人丁介曾对此形容说:“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 这种悲情到了顾贞观把自己的旧有吴兆骞从黑龙江救出来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挽救朋友,顾贞观几乎是倾家荡产最后才将门路搭到太傅明珠儿子纳兰容若这里。当纳兰容若都觉得此事难办时,顾贞观将他与吴兆骞的《金缕曲》给他看,纳兰容若被这种真正的友情所感动,两首词让人读了简直同侧心扉,为之泪下:“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纳兰容若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应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 。《余秋雨流放者土地》
在明珠之子纳兰性德,顾贞观、徐乾学、徐元文、宋德宜等人的积极努力与出资扶助,最终以认修纳金。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得以“复归本土”,结束了长达 23 年的流放生涯。晚年的吴兆骞,虽赦归还京但多年的流配生活使其贫病交加,也如方拱乾般,生活拮据。生活状况也与在戍所时,教徒授业,于友人附和对诗,受到的优待和照顾受相差甚远。回京后仅三年就去世了。
最后以余秋雨先生深情感触作为本文的结尾:“不管怎么说,东北这块在今天的中华版图中已经一点也不显得荒凉和原始的土地,应该记住这两个家族和其它流放者,记住是他们的眼泪和汗水,是他们软软的南方口音,给这块土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从宏观来说,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部分流放者从伤痕累累的苦痛中挣扎出来,手忙脚乱地创造出了那些文明,并不能给流放本身增色添彩。且不说多数流放者不再有什么文化创造,即便是我们在上文中评价最高的那几位,也无法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流人人才。第一流人才可以受尽磨难,却不能受到超越基本生理限度和物质限度的最严重侵害。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今中外,婚配都是一般人转变运气、完成阶级逆袭的紧张路子,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即详情
她即是张嫣了,她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她是鲁元公主的女儿,是吕雉的外孙女,长得详情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 别看那些在史乘上的那些英豪人物怎样气吞山河,或是逃不详情
这是《史记》中对于戚夫人的刻画。 戚夫人戚夫人晓得本人儿子,不能够当西汉的详情
这是《平静御览》中对胶东王刘彻的纪录。 王佳人和刘彻传统天子选择储君,大概详情
说到残暴的君王,商纣王的残暴险些是无人能敌的,不过三国期间,也曾发现过一个天详情
三国期间,群英辈出,灿如果银河。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详情
朱元璋虽出身在非常贫苦的农家家中,还飘泊要过饭,但别人非常伶俐,靠着本人的一详情
乾隆天子继位后,仿效祖父康熙天子的做法,先落伍行了6次南巡。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情
提起汉、唐两朝,国人都短长常骄傲,那是咱们非常壮大的期间,一个让人听着就相对详情
对杨广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隋详情
但中国经历,咱们总会有如许的一种认知:天子的地位,时时刻刻都有人惦念着,稍有详情
史乘纪录,东汉暮年有如许一员上将,他每次接触都邑输,不过都能斩杀敌军的一员上详情
喜读《宋史》的同事多数听过这一句话:“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情
“如尔等胆敢毁坏一草一木,余必命令士卒扑灭尔辈,使尔等片帆不留,则尔等忏悔莫详情
作为一个社会之中不行或缺的群体,固然工匠在古代社会受到来自政府政策的打压鄙视详情
明朝近300年间,发现了很多权倾朝野的宦官,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趣历史详情
一、《燕云台》中的罨撒葛萧胡辇基础就不爱罨撒葛,但罨撒葛爱她爱到了骨子里,情详情
刘裕进行过两次北伐,其中胜负都有,但结果是黄河以南尽入南朝版图,“七分天下,详情
刘裕北伐绝对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刘裕的能力在北伐中展现的淋漓至尽。刘裕依靠北伐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到古时候的详情
刘裕在北伐过程中骁勇善战,拿下许多地区,但却因为刘穆之的死亡而早早退兵。于是详情
228年这一年对于三国时代的魏国来说算是一个流年。这一年,东线被吴国打败,西详情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详情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详情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详情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详情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详情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详情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详情
关于播州之役,历来评价甚高。此役之胜,大大树立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威风,为2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王朝从详情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随着《甄嬛详情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详情
据传说,西汉的著名飞将军李广曾在边疆驻守时经历过这么一段奇幻的故事,感兴趣的详情
对王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完成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详情
商玲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罢胡琴,掩秦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霄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详情
金朝,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何谓“风水详情
王朝云生平经历如何?后世如何纪念王朝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世卿世禄制的施行年代是什么时候?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废除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军功爵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军功爵制的赐爵原则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息夫人有怎样的生平经历?后人如何纪念息夫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卫铄有哪些民间传闻?卫铄给后世带来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冯嫽生平经历如何?冯嫽的历史评价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南子生平经历如何?南子的传闻轶事有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红拂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后世如何纪念红拂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霍小玉的传闻轶事有哪些?霍小玉的历史评价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三长制的施行背景是什么?三长制有什么意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详情
中外朝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中外朝官员组成构架是怎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聊斋志异《产龙》原文 壬戌间(1),邑邢村李氏妇(2),良人死(3),有遗详情
聊斋志异《人妖》原文 马生万宝者,东昌人[1],疏狂不羁。妻田氏,亦放诞风详情
聊斋志异《梦狼》原文 白翁,直隶人[1]。长子甲筮仕南服[2],二年无耗。详情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原文 某中堂[1],故明相也。曾降流寇[2],世论非之详情
聊斋志异《鬼妻》原文 泰安聂鹏云[1],与妻某,鱼水甚谐[2]。妻遘疾卒[详情
聊斋志异《龙戏蛛》原文 徐公为齐东令(1)。署中有楼,用藏肴饵,往往被物窃详情
聊斋志异《一员官》原文 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详情
聊斋志异《博兴女》原文 博兴民王某[1],有女及笄。势豪某窥其姿[2],伺详情
聊斋志异《浙东生》原文 浙东生房某,客于陕[1],教授生徒。尝以胆力自诩[详情
聊斋志异《秦桧》原文 青州冯中堂家[1],杀一豕,燖去毛鬣[2],肉内有字详情
鲁迅杂文《“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有这样的话:“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