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公使驻京。
早在 17 世纪,英国就与中国就有着民间的商业贸易往来。随着贸易额的逐步增长,英国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开辟中国广大的市场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不断派人来华交涉,要求遣使驻京。
1792 年,英国政府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使臣马戛尔尼来华交涉通商事宜,并呈递了英王的国书。
信中说道: 从前大英国的许多商人到中国海口来做买卖,但商人的心思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人严加管束他们,恐怕他们会惹出许多事,所以派驻使者是为了与大清国友好相处下去。
必须有一我国人,住在中国地方,方便管制我们来的人,有过错代表大英国处罚他们,有委屈亦可保护他们,不让国人在异国他乡受到伤害。而清廷自乾隆起,为什么历代皇帝都反对"公使驻京"呢?
一、乾隆爷以与大清国家体制不同拒绝"公使驻京"
看看马戛尔尼使臣是怎么和乾隆说的。驻使在欧洲各国都已经有了先例,好处在于欧洲各国互派使节的惯例,通过常驻使节来解除两国间经商贸易而发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不愉快,促进两国之间的友谊,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马戛尔尼表面目的在于约束本国商人,不让他们在中国地盘上生事,促使两国永远和平交好。
乾隆帝以派驻公使驻京与天朝体制不合为由拒绝英国政府的请求。乾隆爷对使臣说,我们天朝物产丰富,什么都有,不需要你们外国人的东西和你们的工业品。言外之意是你们区区一个小国,我们大清根本看不上。
二、宗藩体制不允许"公使驻京"
实际上乾隆爷以及嘉庆、咸丰在大清心中是深受着宗藩体制这种思想影响的。其实中国以往历朝历代皇帝都以自己的皇权在上为大国思想。宗藩体制是自秦汉大一统以至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外交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传统的中国在东亚地区构建起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稳定的国际关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是宗主国、"天朝上国",也就是上等国家,其他周边各民族则,成为中国的藩属国,要依附于中国,要朝贡叩拜,有事我们可以帮助这些藩属国来解决。
近代以来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只有上国对藩属的关系,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中国的一切外交也都是以此开展外交,凡是到中国来的外国使者都是朝贡的。这明显是大国自居的自我认知状态,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几千年形成的思想。
宗藩体制的形成与中国所处的相对封闭的周边地理环境和儒家思想的长期浸润密切相关。儒家崇尚以"王道"治天下,所谓的"天下"就是中国所认识的世界,而中国则是世界的中心。
在人类的历史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各民族之间相对孤立,互不往来,民族贸易、人民种族的繁衍等多方面融合更是无从谈起。
在中华文化区域四周的的各民族,凡能接受中华文化者,便是中国,各民族接受中华文化与否,任其自择,决不强求。
成为藩属的民族对中国的义务,只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朝贡,中国则通过赏赐、代为戡乱,帮助抵御外敌入侵,传播文明以及朝贡贸易等形式,对藩属国加以恩惠。
例如本国内曾经的吐蕃、大理等等少数民族邦国,周边的朝鲜、日本,像东南亚的那些小国更是攀附于中国,使其获利,自甘于藩属的地位,尊中国为"上国",从而减少战争的摩擦,维护了中国作为"中央大国"的威严和安全。
这都是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力分不开的,国强则军强,国弱则民弱。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国力强盛时期,则"王道"开张,文化广被,而"万国"朝贡臣服。
尽管如此,这种观念深深地扎在统治者的心里,几千年形成的思想就像儒家思想一样到现在的中国也存在于国人心中,这样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
面对西方已经开始工业革命产出的铁甲船和火炮,清朝还抱着传统观念不放,自认的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纳入自己宗藩制度中,不管西方国家是否接受,来维护自己封建统治的根基,这是封建思想腐化的一个表现。
清朝政府把"公使驻京"这样的外交政策视为对宗藩制度乃至皇权集中统治的最大的阴谋,不惜代价进行反对、抵制。清政府这种外交政策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得以改变。
在1860年,在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时,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在通州进行谈判。在清王朝政权危在旦夕的时候,双方竟然还在为公使驻京觐见皇帝礼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英国代表认为公使进京必须面见皇帝、亲递国书,见到皇帝不必下跪。清朝代表认为此事关系大清国的国力,不肯让步。
因而,当面对受资本主义扩张规律支配来华要求通商的西方国家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统治者自然把这些新来的西方各国商民当作朝贡者对待,他们派出的使臣在中国人看来无疑也是为了朝贺和进贡的,因而他们所得到的不过是被准许定期朝贡。
分别修撰于康熙、乾隆、嘉庆朝的《清会典》均把与清朝进行商业往来的西洋诸国列入清朝的朝贡国范围,直到 1899 年,这个时期才有了"公使驻京"。
三、鸦片战争国际公法后"公使驻京"得以实现
鸦片战争前,虽然有人注意到英国在海外的殖民扩张活动,却没有引起统治阶级的警惕。鸦片战争是国际公法对宗藩制度的第一次激烈冲击。
经过战争,宗藩制度遭到巨大破坏。在签署《南京条约》中,大清皇帝和大英君主的地位是一样的,没有臣属、朝贡等与宗藩制度有关的字样。
显然这个时期的大清在外国人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和他们地位上是一样的,不再需要跪拜大清皇帝,也不再向大清皇帝进行进贡。
在欧洲,他们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大清还处于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统治下,这个时期的大清在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上已经开始落后于欧洲大国,只比亚洲的日本强些。
英法联军兵临城下,在通州谈判时,清朝代表宁愿兵败城破也要坚持觐见礼仪的原则,显得多么不合时宜。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仍然把"隔绝"当成了防范外人的指导思想。
这种思想一方面反映了长期闭关状态下养成的追求平静和安逸的心态,一方面也反映了统治者对资本主义的扩张性缺乏清醒的认识。这种无视世界发展方向的认识和行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国际公法是以国家主权平等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派驻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这又与宗藩制度是相逆的,不论内部的藩国还是西方的藩国,都要臣服于皇帝,这是不容置疑的。
"公使驻京"与宗藩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从这个说法上来看,"公使驻京"是宗藩制度彻底瓦解的标志、开始,是走出闭关锁国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最最重要的一步。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宗藩制度是在西方列强的武力逼迫下被迫瓦解的。接受他国使臣,本应是接受国的主权权利而非义务,但此时的国际公法掌控在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手里。所谓的主权平等,只是针对西方列强之间的。
对于落后的亚洲、非洲及拉美国家,资本主义列强从来没有讲过主权平等。在"公使驻京"这个问题上,西方列强表面上打出的是主权平等的国际公法旗号,但从来没有把中国视为主权平等国家。
当国际公法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实现其殖民目的障碍时,他们就会把国际公法踢到一边。
若说乾嘉两朝还有能力"持盈保泰",坚决拒绝了公使驻京;但到了咸丰朝清政府再也没有能力维护国体,被迫允许外国公使驻京。
正是由于文明性质和外交体系的差异,导致了清政府与西方诸国之间不能建立起平等的对话,而公使驻京恰恰历史性地成为打破这种不平衡的突破口。
尽管在对外认知上表现出迟缓、顽固和僵化,但随着西力强劲的东来,清政府在外交上也不得不开始艰难地迈向近代化。
谈古论今,我们认为 19世纪中叶清政府之所以未能及时作出调整,在被动中无奈地一步步退让,一点点地作出调适。而今看来,公使驻京似乎符合近代外交惯例,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国与国交往中常有之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楚汉争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国奋详情
北宋和明朝差距,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详情
对刘秀用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汉刘秀,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刘秀呀,虽说是正统详情
对张飞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关键的详情
你真的了解张飞吓退曹军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张飞吓退曹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荀彧自杀,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曹操刚刚创业的时候详情
你真的了解刘禅娶张飞女儿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阿斗是刘详情
胡道安(368年~409年),淮南寿阳(今安徽省寿县)人。南朝宋时期太后(追详情
对张飞和妻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张飞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张飞和曹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建安二十四年,详情
对宋辽和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辽国和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北宋和西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1038年,党详情
对古代皇帝吃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朱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皇帝请吃饭,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不管是古代还是详情
对曹刘孙三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详情
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文治武功骁勇善战,但是他的小名却叫寄奴。这不禁让人惊讶详情
刘兴弟(383年~444年),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时期公主,详情
刘裕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被誉为南朝第一帝。刘裕最厉害的时候掌控了黄河以南、淮详情
草根逆袭皇帝并不常见,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南朝宋建立者刘裕就是其中之一。刘裕出详情
要说历史上杀皇帝专业户那绝对是刘裕,刘宋的建立者。刘裕一生连杀六位皇帝,屠尽详情
刘裕是南朝时期最伟大的皇帝,医生战功赫赫,最为著名的便是刘裕北伐。刘宇一共北详情
228年这一年对于三国时代的魏国来说算是一个流年。这一年,东线被吴国打败,西详情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详情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详情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详情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详情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详情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详情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详情
关于播州之役,历来评价甚高。此役之胜,大大树立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威风,为2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王朝从详情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随着《甄嬛详情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详情
据传说,西汉的著名飞将军李广曾在边疆驻守时经历过这么一段奇幻的故事,感兴趣的详情
对王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完成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详情
商玲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罢胡琴,掩秦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霄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详情
金朝,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何谓“风水详情
王朝云生平经历如何?后世如何纪念王朝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世卿世禄制的施行年代是什么时候?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废除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军功爵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军功爵制的赐爵原则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息夫人有怎样的生平经历?后人如何纪念息夫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卫铄有哪些民间传闻?卫铄给后世带来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冯嫽生平经历如何?冯嫽的历史评价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南子生平经历如何?南子的传闻轶事有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红拂女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后世如何纪念红拂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霍小玉的传闻轶事有哪些?霍小玉的历史评价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三长制的施行背景是什么?三长制有什么意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详情
中外朝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中外朝官员组成构架是怎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晁盖是《水浒传》中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武功高强,晁盖绰号是“托塔天王”,那么详情
水浒传第一回主要内容 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仁宗嘉祐三年,京师瘟疫盛行详情
水浒传第2回主要内容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高俅与端王(后来详情
水浒传我们都是熟悉的了,梁山一百单八将,齐聚水泊,替天行道,大块吃肉,大碗喝详情
水浒传第三回主要内容 史进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史进结交少华山上的详情
水浒传第四回主要内容 赵员外重参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达出逃代州雁详情
NO.1铁扇子宋清 宋清是当之无愧的NO.1!宋清是梁山泊头领宋江的弟弟。详情
水浒传第五回主要内容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小霸王周通想强娶详情
水浒传第六回主要内容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鲁智深逃到了瓦罐详情
雷横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插翅虎雷横,步军十头领之一,性格暴躁,嫉恶如仇,为详情
水浒传第七回主要内容: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花和尚力服波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