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雍正都不敢给多尔衮翻案 乾隆为什么要给他平反

  对乾隆翻案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顺治七年(1650年)冬,清朝入关的第一功臣、摄政王多尔衮于塞北狩猎途中薨逝,年仅39岁。噩耗传至京城后,顺治帝亲率诸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遗体。为了表彰多尔衮为大清立下的不世之功,顺治帝下诏追尊他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并以皇帝的规格举行丧礼。由于多尔衮没有子嗣,顺治帝又特别将宗室子过继到他的名下,以承袭多尔衮的亲王爵位,待遇是其他诸王的三倍。这段本该成为君臣佳话的故事,却在不久之后上演了大逆转。

image.png

  仅仅2个月后,顺治帝便下令追回多尔衮的一切荣誉并毁墓掘尸,多尔衮的形象瞬间从光芒万丈跌落无尽深渊。顺治帝给多尔衮定的罪状有14天,其中最主要的是谋逆。《清史列传》载:“苏克萨哈、詹岱等首告王薨时,其侍女吴尔库尼将殉,呼近侍罗什、博尔恵、苏拜、穆济伦,告以王曾制八補黄袍,令与大东珠朝珠、黑貂褂潜置棺内;又王欲于永平圈房,以两旗官兵移驻,与都统和洛会等共定逆谋,因出猎稽迟未行。”这段话记载了多尔衮“谋逆”的证据,然而稍作推敲后,却发现此案存在诸多疑点。

  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时任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上疏,细数了多尔衮生前的功绩,说得不偏不倚且句句在理。然而顺治帝并不听从,先是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随后流放宁古塔。从顺治帝的态度中不难发现,多尔衮死后的下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个人的感情。毕竟顺治登基时只有6岁,童年时期都活在叔父多尔衮的阴影之下,自己掌权了自然要宣泄自己对他的不满。顺治帝对多尔衮案的强硬态度,使得此案成为了清朝前期的政治禁地,无论是谁一旦触及都可能要承担后果。

image.png

  所以后世的康熙和雍正两代帝王,也只能选择性地忽视多尔衮案中的种种疑点。但是这两位清朝守成之君中的佼佼者不敢做的事,却让“败家子”乾隆给做了。有道是“康熙打天下、雍正治天下、乾隆玩天下”,康雍乾三帝中乾隆无疑是垫底的。但是接手一个盛世的乾隆心高气傲,不仅处处以康熙为榜样,还自认为略胜一筹。但是爷爷和父亲没敢碰的问题,乾隆也不敢贸然下手,只能是先试探一下各个利益集团的态度。乾隆三十八年(1765年),他下诏说:

  第念我朝定鼎之初,睿亲王实统众入关,肃清京辇,檄定中原,前劳未可尽泯。今其后嗣废绝,而茔域之在东直门外者,岁久益就榛芜,亦堪悯恻;着交内务府派员往视缮葺,仍为量植松楸,并准其近支王公等,以时祭扫。用昭朕笃年成勋之意。

  乾隆在肯定了多尔衮功劳的同时,也没有否定顺治帝的权威,同时他表现出了自己作为皇帝的恻隐怜悯之心,所以并没有听到反对之声。所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国史馆修史时,乾隆帝索性下令为多尔衮平反“追谥曰忠,补入玉牒”。乾隆的理由很充分:“夫睿亲王果萌异志,则方兵权在手,何事不可为?且吴三桂之所迎,胜国旧臣之所奉,止知有摄政王耳,其势更无难号召……乃不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以敛服僭用明黄龙衮,指为觊觎之证,有似情理乎?”

image.png

  乾隆的解释让人信服:兵权在握之时尚且不造反,偏偏死前要通过僭越服饰来造反?所以在他看来,多尔衮案的确是一桩冤案。但乾隆也不敢说顺治帝错了,毕竟是自己的老祖宗,贸然推翻老祖宗的权威所需要面临的风险太大了。所以乾隆解释道:“由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岂可不为之昭雪?”锅甩给了奸臣小人,那顺治爷就依然是明君,所以他给多尔衮平反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而乾隆之所以要这样做,无非是想证明自己比爷爷和父亲更胜一筹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