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到底做错了什么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满门

  对曹操孔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末的大儒孔融想必中国人很熟悉,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多数时候是那个谦虚让梨的孩子。

  当年刘表称霸荆襄九郡,不仅杀了东吴的孙坚,更是拒曹操于北方,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奈何被妻族篡权,降了曹操。而孔融在这时也跟着过渡了过去,虽然名义上是辅佐汉献帝,但实际上被曹操控制。

  在三国的政治舞台上,孔融虽然文采飞扬才华出众。但当时的政治环境并不是那么清明,最终因为得罪了曹操而被屠杀满门。孔融可谓是铮铮铁骨,但曹操也并不是不明事理滥杀无辜的残忍之辈。为什么对孔融就这么忌惮呢?这还要从三个方面说起。

  孔融让梨

image.png

  三国时期的整体政局

  人们所说的三国时期其实并不是历史意义上的三国。通常三国时期在人们的眼中是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开始的。事实上如果从三国建国开始算起,东汉末年纷争时期依然算东汉。

  当时曹操和一众诸侯虽然分别割据一方互相杀伐,但是整体上都是尊汉为正统。虽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被很多诸侯不承认,但从名义上说,曹操其实是汉献帝朝的丞相。而且曹操一生都没有正式篡权大汉,可谓是名为霸主实为汉臣。

  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在当时中国北方的领导地位。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曹操借着汉献帝的名义继续攻伐其他诸侯。

  当时刘表坐镇荆襄九郡,东吴孙策坐镇江南,全国依然没有统一之象。而东吴和刘表其实有深仇大恨。伐董卓之后东吴主公孙坚坐船带队返回的时候,在江上被刘表的军队伏击中箭身亡。

  而不管他们之间的征伐再残酷,其实各方诸侯和下属幕僚其实都是有朝廷的正式官职的。虽然他们内心当中并不把朝廷给的官职当作一回事,但毕竟拥有这种身份一方面可以在地方行政上便宜从事,另外一方面可以利用官职来招揽兵马以图割据一方。

  三国割据

image.png

  曹操此人与后世评判

  虽然从后人的评说当中对于曹操的个人评判褒贬不一,但汉末时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样的说法似乎大家还是承认的。

  曹操本人在军事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官渡之战战胜了数十倍于己的袁绍,而且他知人善用,军事战术灵活多变。可以说是当时乃至后世都为人称道的奇才。

  而他能够最早的看懂汉天子对于当下政局的作用,并且以勤王救驾的名义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也说明他非常具有政治战略眼光。但他的性格生性多疑,曾经妄杀过非常多与之政见不一的政敌,并且手段残忍也是人们诟病他的其中一方面。

  曹操并不是个糊涂的人,当年他还是骑都尉的时候已经看清了当时的证据形势。在他认为,汉末黄巾之乱并不是真正因为乱民而造成的暂时动荡。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汉代官制所造成的弊病。

  汉代官制是察举制,也就是说很多官员并不是因为真的拥有才学才出任政府官员的。而是在一方在朝官员用“举孝廉”的方式推荐出来的。而这些所谓的“孝廉”其实都是当时一些名门望族的后代,他看不上这些指着老子上位作威作福的“官二代”。

  孔融

image.png

  曾经曹操征伐袁绍之前,陈琳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讨贼檄文被人送到曹操面前。那时曹操的头风病正犯,看到檄文当中对自己的侮辱和指责不但没有大怒。反而哈哈大笑,并称赞陈琳的文采。可见曹操并不是听不进去他人的坏话和诽谤。

  但后来的杨修之死,孔融的祸灭满门很多人也不理解是为什么。其实曹操并不难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在当时那个时代不符合主流的行为逻辑。

  对他的评价不能单一的站在一个价值观中去评判,因为那样就会对曹操的行为评判产生偏差。

  首先曹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做什么都要先看清当下的形势,从而采取一种可以根本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执行起来非常果断彻底。

  他绝对不会管这种策略是否能让人理解或者是褒贬。再者曹操是一个既定策略者,他做事需要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

  如果这个判断错了很有可能给他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曹操的生性多疑也是源于此。很多时候曹操的猜忌是因为无法判断一个人一件事。比如赤壁之战兵败其实就是曹操对于形势判断的失误造成的。

  曹操

image.png

  孔融并不是得罪了曹操

  所以通过上面对于曹操此人的分析和判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重要结论:曹操并不会因为嫉贤妒能而杀人,孔融满门被杀事实上是孔融的很多言论和做法真正的触及了曹操的底线。

  孔融兵败之后投奔汉献帝到许昌做官时,曹操并没有直接拒绝。那时的朝廷可是曹操能一手遮天的,汉献帝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可见曹操并没有把孔融当作政敌。

  孔融的很多言论虽然看上去是只针对曹操个人,但是事实上他针对的是当下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做法。而曹操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希望能够通过控制汉献帝完成整个汉朝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让汉室江山的统一。

  到了汉末争霸的后期,曹操已经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汉献帝的权利已经形同虚设。他完全有实力篡位汉室,而且之前袁术也早已有了自立为王的先例。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依然还是力排众议的坚持只做丞相。

  挟天子以令诸侯

image.png

  孔融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汉代时期被奉为圭臬很多年的儒家文化鼻祖孔子的后人。他的一些言论方向很可能影响到当时整个朝廷的政治思想动向。

  也就是说孔融所批判的,也许会成为所有朝廷大员的批判。这让曹操感到非常紧张!因为如果孔融等旧儒的言论破坏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统一局面,那么整个汉室江山又会回到以前四分五裂的形势。对国家对百姓其实都是不好的。

  而且曹孔二人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不一样导致了他们政治立场背道而驰,但孔融不是据理力争,而是经常用文人的方式揶揄讥讽。

  这种不阴不阳的态度让曹操极为恼火,一个征伐多年的军事家怎么可能容得这种穷酸儒给自己上眼药呢?

  于是利嘴斗不过快刀,终于孔融不但搭上自己的性命,更搭上了全家的性命。

  直率的孔融

image.png

  嘴给性命惹祸的表率

  其实孔融才气纵横、刚直不阿的特点曹操并不是看不见,相反一次又一次曹操大肚能容都忍了。

  袁术在淮南称帝的时候,曹操短期之内拿袁术没办法,但是却盯上了袁术的女婿杨彪,于是打算利用陷害杨彪的机会彻底将袁术在朝中的势力铲除。

  可孔融知道后,不穿朝服就去见曹操,并说:“杨家四世三公,怎么能把袁术反叛的事情牵连到杨公身上呢?”还以辞官作为威胁来要挟曹操。其实曹操虽然非常不满孔融的言辞和做法,但是也忍住心中不悦,看着孔融圣人世孙的名望放了杨彪。

  在这之后,孔融又在朝堂上一通旁征博引言之凿凿的向汉献帝上奏:应遵照古时体制,千里之内不得封建诸侯。其实话里话外就是针对曹操的意思。但曹操手握重权,并且知道天子也不可能违逆自己的意思,于是也忍了没有当回事。

  建安九年,官渡之战之后,曹丕当时趁机霸占了袁熙的妻子甄夫人。孔融知道之后并没有直言进谏,反而是举了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给曹操写信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一时蒙住了,并没有明白孔融这封信的意思,于是便下问请教。孔融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曹操突然明白了,原来孔融是讽刺自己的家庭,讥笑自己喜欢他人妻的绯闻,更是污蔑他有乱伦之举。这样的讥讽别说是曹操了,一般人听了也接受不了啊!但曹操依然忍了!

  建安十二年,曹操讨伐乌桓,孔融依然言语揶揄,甚至以自己的言辞品评讽刺国家之事,这曹操依然没有杀他。

  曹操在军中下禁酒令,孔融又跳将出来,一连几篇文书来讨论禁酒对于军国大事的影响,并且还带着很多当时的文臣武将一起争论。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曹操写信讽刺曹操管理军队的命令。

  军事是曹操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平时你孔融强词夺理,极尽讽刺都可以看作是小聪明,都是小事。品评国家也算得上你作为官员的一份责任,也可以说的过去。但评判曹操对于军务的管理,那真的是触碰到了曹操的底线。

  尤其是他的言论已经带动了当时的一些文臣武将,其影响很有可能会造成军中乃至朝廷的猜忌和混乱。

  这曹操再也不能忍了,终于设计杀掉了孔融,而且一向斩草除根的曹操连孔融家中九岁的儿子和七岁的女儿都没有放过。

  孔融被杀

image.png

  总结

  自古文人读书,从来都是将儒家之道,孔孟之学奉为圭臬。尤其是汉代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盛行的时期。但很多人真的不明白,儒家学说只适用于治世

  文人做派可能治世的时候还管用,但是汉末三国那种乱世,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孔融正是没有理解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反复用文人的做派来得罪曹操,甚至触及了曹操在军中的威信。这才换来一个满门抄斩的惨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