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看到英国使团的先进船只后,他进行了什么预防措施?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乾隆是比较著名的皇帝,也是一个能力较为突出的皇帝,在他的带领下,清王朝走向了比较不错的发展道路,人民也过上了较为幸福的生活。

  然而,对于乾隆而言,其实他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比如“自负”便是其中之一,他甚至为了掩饰他人比自己强大的真实情况而掩耳盗铃。

image.png

  英国使团来访

  故事发生在1792年的时候,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勋爵率领近700人的庞大使团,航海近一年,于翌年9月14日在热河觐见了乾隆。清朝的大臣们都认为对方是“远夷慕化”,前来归顺效忠,因此看不上他们。

  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他们眼中的“野蛮人”,竟然在国书中将自己与清朝比肩,自称“兄弟和朋友”而不称“臣”,并且英使也不肯行三跪九叩大礼,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在中国开辟新贸易港口、租借岛屿、派遣常驻使节等。乾隆皇帝听了之后,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所以一口拒绝,并要求对方尽快回国。而这一年,乾隆已经82岁高龄了。

  显然的,乾隆是个骄傲的人,他甚至自诩为文治武功超迈古今的“十全老人”,所以并不愿意接受他人比自己强大的局面。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乾隆皇帝看到英国船只的高大,航行的迅捷的时候虽然非常吃惊,并不愿意将这件事情公布出去。

image.png

  乾隆“掩耳盗铃”

  据说当乾隆皇帝打发使团离京后便连发谕旨,反复叮嘱手下官员要严防英国人报复:“今悉英吉利居西洋各国之首”,“较为强悍”,虽贡使眼见“我朝法制森严,万方率服”,然而“不可不留心筹计,预为之防”。

  最为有趣的是,乾隆的预防政策,实在是令人无法欣赏。他先是对对方略施恩惠,虽然赶走人家,却又用亲笔书写“福”字等小恩小惠麻痹其心。然后,乾隆向对方展示武力,展示森严的“法度”(实为繁琐的礼仪),借此恫吓与威慑。最后,乾隆严防死守,严禁中国人为“夷人”服务,违者处死。

  显然的,这些政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稳住对方”,先“哄”对方,令洋人“不愿报复”,然后“吓”对方,使其“不敢报复”,最后“釜底抽薪”,叫洋人“不能得逞”。

  英国人的反应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这些计策的效果并不好,就拿第一条而言,其实马戛尔尼并不喜欢,他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

  “北京朝廷……是否真的不明白只消几艘英国战舰便能消灭帝国的整个海军?只需用半个夏天,英国战舰便能摧毁中国沿海的所有船只,使沿海居民可怕地挨饿?”

image.png

  而在第二条里,英国人看到了中国落后的技术的时候,非但没被吓倒,反而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第三条“封锁消息、杜绝往来”,便更加没有效果了,甚至是掩耳盗铃的行为。

  正是因为乾隆皇帝此时的决定,使得国家陷入了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之中,最终为未来王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对此,英国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停滞的帝国”,除了战争,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让它睁眼看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