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军事家族:杨家将的创始人是谁?
2020-11-19 17:01:24 鲁宗道 吴皇后 窦材 夏竦 石介

  大家好,我是趣历史小编,说起杨家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评书《杨家将》伴随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杨家一门忠烈、七郎八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慷慨悲壮,在我们童蒙时代,即刻下了浓烈的家国情怀,《杨家将》系列评书,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初的爱国教育。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专家”,洋洋洒洒列出各种“考据”,比如“杨家将的故事只是小说瞎编”“真实的杨家将只是小角色”之类的观点,一度在互联网上满天飞。甚至还衍生出雷人观点:宋朝就是个对外怂包的窝囊朝代,只靠瞎编武将故事来“精神胜利”。

  这种观点对不对?就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杨家将的功劳,是不是瞎编?且不说雍熙北伐时,慨然殉国的杨业老将军不答应,此后扛起家族传承,继续浴血护国的杨延昭,也绝不答应。

  在”杨家将故事”里,即使比起父亲杨业,同样撑起战旗的杨延昭,也是绝对的高人气。比如云集葛优陈道明、张子健、何赛飞和于谦等艺术家的上世纪古装大剧《寇老西儿》中,都有关于杨延昭的震撼情节:当屡受北宋奸臣陷害的杨延昭,不得已假死避祸时,收到杨延昭“死讯”的辽国大军,非但没有兴高采烈,反而郑重的供起杨延昭灵牌,集体向杨延昭行礼。一句台词更让多少观众刻骨铭心:“杨延昭元帅是我们沙场上的敌人,更是我们最为敬重的英雄!”

image.png

  而放在真实历史上,杨延昭也有这般英雄风采吗?那就要从惨烈的雍熙北伐后,幸存下来的杨延昭,担当大宋边防重任说起。

  一、遂城守卫战

  宋辽几番大战之后,曾经短暂的和平休眠,双方互相提心吊胆偃旗息鼓了一阵子,但谁都知道,这种和平维持不了多久。

  公元999年冬季,辽国军队在辽圣宗的母亲萧燕燕(各种演义中的萧太后)亲自带领下,冲击宋朝边境。

  出门打仗是个大事情,但有时候真得看黄历,否则总会遇到一些不正常的事。这次辽国的入侵就属于没看黄历,他们马上遇到了对手——杨延昭。

  杨延昭当时驻守在遂城(今河北保定徐水县),这里是辽宋边境的前沿阵地。辽国想要南下的话,拔掉遂城是必然的,而杨延昭——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杨延昭集中了周围几个县的兵力,集结在遂城,抵御辽军土。边关将士,守土有责——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

  对比一下双方兵力:由萧太后率领的辽国大军,兵力约十万;另一面是宋朝的遂城威虏军,总兵力满打满算——3000。这个比例,基本上也就30:1吧。

  辽国围城开打,杨延昭坚城固守,一轮轮的爬墙、冲锋,一批批的变成尸体倒下,这个没办法,宋朝的弓弩,天下无双,想正面爬墙,那就得变成刺猬。

  双方从农历9月,厮杀到农历10月。攻守双方都是非常的疲惫,但事实就是十万辽军,连一块遂州砖头都没啃下来。

image.png

  直到这一天,晚上出奇的寒冷。当天际泛白的时候,比天气更冷的是辽军的心——一晚上的时间,遂州城成了冰城。杨延昭趁夜用水浇筑城墙,结果就是“冰挂满城墙”。面对晶莹剔透的冰城,辽军却内心悲凉——这城没法爬了。

  这便是杨延昭的成名之战“遂城之捷”,遂城从此有了个别名“铁遂城”。

  二、澶渊大战中的杨六郎

  公元1004年12月,萧太后再次帅军30万攻击宋朝。这一次力度空前、兵力空前、决心也空前,不打出点成绩,实在不好意思回家交差。

  但是这一次,萧太后仍然没有看黄历,如果细看黄历的话,她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时代,宋朝将星云集,出门不利。

  宋朝方面,在寇准、李继隆等人的谋划和坚持下,宋真宗御驾亲征,总兵力与辽国差不多。

  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终于实现了王见王——辽国的太后对阵宋真宗。

  但是,几十万大军却仅仅是对峙,因为这是一次势均力敌的对决,双方谁也没能力吃掉对方,即便吃下去,也得把自己撑死。

  然而,此刻辽国的萧太后内心却是惴惴不安:她沿途攻击保州(今河北保定)、定州(今河北定州)、瀛洲(今河北河间),可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最后才孤注一掷,绕开这些州府,直接杀向河南。

  就在宋辽双方在澶渊对峙之时,保州府的杨延昭,在做一件天下宋朝开国几十年来从没人做过的事情——攻击辽国本土。

  此时,身处辽军后方的杨延昭拥有5千骑兵,这点人马用来追击或者拦截30万辽国骑兵,那是螳臂当车,可是当这5千骑兵越过边境,进入辽国境内,那就是可怕的洪水猛兽。

  杨延昭的用意很明确:凭什么只能你辽国骑兵在宋国境内烧杀劫掠?这一次也让你辽国尝尝被宋朝铁骑蹂躏的滋味!

  战争时期,军人绝对不会一味的防守,他们是尖牙利爪的猛兽——时刻撕咬敌人,才是天职。而杨延昭,用行动阐述了军人的概念!

  正是杨延昭这样的勇将,攻击、威胁着辽国的后方,萧太后终于收敛起了嚣狂气焰,开始和谈,形成了“澶渊之盟”,从此开宋辽的百年和平。

  三、良将悲歌

  宋辽战争结束,勇将也就无用了。根据这次和平协议,双方要在边境上大裁军。从此,杨延昭成了一个闲人,而且是一个被朝廷严格管理的闲人,因为他不听话。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澶渊之盟。签订协议之后,领军的大将们提议:趁着辽国退军,在我们的国界内,抽冷子消灭这些辽国人,不但能恢复燕云十六州,甚至能覆灭辽国,恢复汉唐的神威。

  可惜,主和的文官们被这个提议吓坏了,宋真宗也被震惊了:算了,不能言而无信。

  这个决定,勇将们很憋屈,阵前卖命,却只换得屈辱和平。

  而杨延昭也很憋屈,他被宋朝诏令从辽国退回,所有占领区全部还给辽国。

  更憋屈的是:返回的辽人却恶习不改,沿途仍然到处劫掠。热血的杨延昭愤怒了,他的骑兵再次出动,教训了这些辽人,夺回了劫掠的人员、牲畜。可是,宋廷知道之后,给杨延昭的不是嘉奖,而是一顿训斥:不懂事,破坏和平!

  望着北去的辽国军队,杨延昭很迷茫,他的价值观混乱了,他甚至对自己的职业都疑惑了……

  公元1014年,57岁的杨延昭在不甘和郁闷中,溘然长逝。

  读史至此,笔者遣笔赋诗,以怀念勇将:

  其一

  河朔离离起狼烟,谁熄烽火戍雄关?

  休言百战销锋锐,尚有天狼靖陲边!

  其二

  凌关披甲风雨急,执剑戍边真男儿,

  卫国杀敌铁枪冷,跃马扬刀斩单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