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反明半生反清,揭秘李定国的传奇人生

  对李定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定国,字鸿远(或作宁宇、霖宇、一纯、大绶),天元年(1621年)出生于陕西延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崇祯三年(1630年),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收做养子。张献忠共四个养子,最大的是孙可望,李定国是老二,老三老四是刘文秀和艾能奇。从此,李定国追随张献忠起义反明。

  李定国骁勇异常,作战时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被人称为“小尉迟”,而且智勇双全,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出名,在张献忠的起义军中有“万人敌”之称。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李定国被封为安西将军。也就是这一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

  四月初四日,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并向清朝请兵援助。多尔衮统大军南下,入关与明末起义军和南明王朝争夺天下。

  自从清军入关以来,起义军的主要敌人由明军变为清军。1646年(清顺治三年、明隆武二年)八月,张献忠率大西军五十万北上抗清,定国率部与清军交战,阵斩清军队长古朗阿、巴扬阿。但张献忠却在西充凤凰山不幸被清军射中,不久即病逝。

  张献忠死后军中大乱,顿时崩溃,伤亡惨重。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在危难中收集残部,重新聚齐大军,南下贵州、云南。1647年(清顺治四年、明永历元年)四月,四将军在昆明共同称王,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四将军在云南恢复生产,各族人民纷纷参军,大西军扩大到二十余万人,仅李定国部就有五万多人。

image.png

  李定国提出联明抗清,并主张进占巴蜀、饮马长江。然而,孙可望只为个人打算,他对于李定国功高明显十分嫉妒,曾借故责打李定国,李定国以大局为重,没有与之计较。1649年(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李定国亲率部队,一鼓荡平贵州,使云贵连成一片,声威大震

  这时南明的永历政权却江河日下。清军势如破竹,攻占湖南,攻占桂林。永历帝朱由榔先逃到梧州,后来又逃南宁,形势危急,只好依靠大西军的势力,便封孙可望为秦王。

  孙可望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把永历帝控制在手里,在贵阳独断专行,不把抗清放在心上;李定国却决心抗清,他在云南呆了一年,训练了三万精兵,加紧制造武器和盔甲,还找来一批驯象师,组成了一支象队。做好准备工作后,他决定出兵攻打清军。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春,清廷命定南王孔有德由桂林出河池,进攻贵州,命吴三桂由嘉定(四川乐山)出叙州(四川宜宾)进攻川南。两路夹击,实现对大西军的包围。面对紧迫局势,李定国要求出兵湖广,粉碎清兵围剿。

  三月,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和五十头战象出征。临行前约法五条: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有力地保证了军纪和部队战斗力。

  五月,李定国从枫木岭渡江直取宝庆,消灭清军五千。

image.png

  六月,李定国派兵前往祁阳,夺取广西的门户全州,准备消灭桂林的孔有德。他兵分三路,由冯双礼率领左路攻占全州,张胜率领右路攻打严关(广西兴安县严关乡),自己则率领一路攻打桂林外围据点,然后三路合击桂林。大西军作战英勇顽强,迅速果断,很快攻克全州。李定国当机立断,命令部队不进入全州,而与自己合兵一处,向严关进发。

  严关位于桂林以北,夺取严关就会掐断通往桂林的通道。六月三十日,清军来攻严关,大西军奋勇抵抗,死伤无数。

  七月初一,孔有德率领精锐再次出击,但两军未战,大西军的战象就扑了过来,清军马匹受惊,孔有德战败逃跑,大西军趁势掩杀。

  孔有德独自逃回桂林,但大西军又追到桂林,包围了桂林城。农历七月初四,大西军开始攻城,孔有德亲自登城防守,明军乱箭射去,正中了孔有德额头。孔有德自知走投无路,就砍死了自己的妻儿,然后点了一把火,投到火里自杀了。

  随即,李定国坐镇桂林,派遣军队出击,收复了广西全境。这是南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胜利,李定国从此名震天下。

  八月,李定国率军北上攻打湖南,攻下全州、永州(湖南零陵)。九月,李定国攻打衡州(湖南衡阳),湖南的守将和官员纷纷逃跑,清军还未赶到,但整个湖南的清军已全部跑光。李定国在衡州安设官员,休整部队,准备继续北上。

  同时,李定国命令马宝率领广西军队东取阳山、连州,占领粤西北地区。派马进忠、冯双礼北取长沙,攻占常德、岳州,又命高文贵东进江西,进攻永新、安福、永宁、龙泉,围攻赣西重镇吉安。所到之处,无不势如破竹,短短数月,便收复了两州十六个郡的近三千里土地。

  李定国的部队不仅战斗力强,而且纪律严明。

  清军在湖广失利,清政府大为震惊,急令明朝降将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

  十一月,清廷又派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领十五万八旗精兵向长沙进发。在衡阳附近,李定国与尼堪进行了一番战斗。李定国先让明军佯装失败,向后撤退。尼堪骄狂之极,认为明军不堪一击,便率领清军紧追不舍。李定国已经事先埋伏了重兵。待到尼堪的八旗兵进入伏击圈以后,一声号炮过后,明军从四面八方出现,将清军团团包围。一番血战之后,李定国手举大刀,将尼堪一劈两半。清军失去主帅,大败而逃。大败满清八旗劲旅。清军再也不敢与李定国交战,狼狈地退往长沙。

  桂林、衡州两场大捷,使得李定国威震华夏。李定国出征不到一年,就收复了湘、桂,打败了数十万清军。清廷上下,提到李定国的名字就浑身发抖,甚至有人建议,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和谈,共分天下。

  清初学者黄宗羲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李定国的胜利引起了秦王孙可望的嫉妒,孙可望假意邀请李定国商议国事,企图加害李定国,李定国识破了他的诡计,只好带兵离开湖南,返回云南。孙可望想提高自己的威望,在湖南攻打清军,结果大败。

  孙可望野心勃勃,想逼迫永历帝退位。他知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除掉李定国,于是亲自率领十四万大军进攻云南。但是,他的将领们非常痛恨他的分裂活动,双方交战时,都站在了李定国一边,孙可望的大军也随之瓦解。孙可望灰溜溜地逃回贵阳,却遭到留守士兵的反对。走投无路之下,孙可望逃到长沙,向清军投降。

  由于孙可望的叛乱,大西军和明军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公元1658年,清军在投降将领吴三桂、洪承畴的带领下,分三路进攻云南、贵州。李定国分三路,都战败而返,只得退回昆明。永历帝和他的几个亲信官员慌忙逃往缅甸。

  永历帝逃往缅甸后,李定国继续在云南边境集结人马与清军作战,准备收复失地。他先后十三次派人去接永历帝,永历帝都不敢回来。

  1661年12月,吴三桂率领10万清兵进入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将其带回昆明。永历帝一到昆明,就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至此,最后一个南明政权彻底覆灭。

  李定国闻讯,命人为永历帝发丧,全军将士穿白衣,李定国披发徒跣,号诵抢地,双目血泪,其后悲愤成疾,重病不起。

  李定国与大清帝国苦苦抗争了十几年,但他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前,他对儿子和将士们说:“宁死荒外,勿降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