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曾提出称臣换土地的建议,南宋为什么称臣了却不要回土地?
2020-12-01 15:19:49 胡铨 王彦 胡安国 叶适

  对南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导语:南宋,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朝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汉人政权在综合国力损失不大的情况下,选择向少数民族称臣。即使是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的后晋,也只是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而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的汉人政权。皇帝以及朝中大臣一直被后人所唾弃。

image.png

  世人皆知的秦桧陷害岳飞的故事,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当时抗金前线可谓是无坚不摧,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在其他宋军的帮助之下,一度收复了大片领土。金朝军队听到自己的敌人是岳家军,士气便会开始下降。加上岳家军独特的战术让岳家军的重步兵军团成为了金朝的噩梦。所以在抗金战争的后期,始终无法将展现往前推进一步,甚至一度后退。

  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南宋倾斜。就在抗金战争的胜利出现了曙光之后,金朝皇帝甚至都提出了称臣换土地的建议。但是,南宋拒绝了,结束了抗金战争。南宋选择向金朝称臣,却不要回土地,这一直让许多人感到困惑。收复领土难道不是南宋所期望的吗?

  历史背景

  北宋数次北伐战争的失败让宋朝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契丹在统治者的领导之下,先后抵挡住了数次北宋大军的进攻。消灭了北宋军队的主力之后,开始转守为攻,大举攻入中原地区。得益于燕云十六州的掌控权在契丹的手中,无险可守的中原让契丹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成规模的抵抗。北宋皇帝被迫在檀州与契丹义结金兰,史称潭渊之盟。

  潭渊之盟是北宋的耻辱。北宋虽然和契丹结为兄弟之国,但是却要每年向契丹进贡三十万两白银或者等价的丝绸等物资。不过好歹让契丹最终放弃了进攻北宋的想法,在边境地区建立集市与北宋开展国际贸易。不过,这种关系让北宋占尽优势。

image.png

  毕竟,宋朝占据了汉地十八省,丰富的物产和契丹物产缺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贸易当中,北宋一直处于贸易顺差之中。每年三十万两白银的岁贡很快就能够被贸易顺差的带来的巨额税收所填平。所以,在和北宋上百年的相处当中,即使岁贡在契丹灭亡之前已经上涨到了八十万两,但还是被北宋的贸易逆差逐渐掏空了国力。

  金朝的崛起并且大肆进攻早已腐朽无能的契丹国给了北宋机会。北宋趁机选择与金朝结盟,企图联手灭掉契丹。而北宋给出的条件是,燕云十六州划给北宋。作为交换,北宋给契丹的岁贡将被支付给金朝。金朝面对如此大的诱惑,条件只是这一片小小的土地,爽快答应了。很快,在灭亡契丹的战争当中,金朝军队摧枯拉朽,连连取胜。契丹军队和统治阶级常年不打仗,贪图享乐,早已没有了当年辽太祖及其军队的神勇。

  很快,契丹五个京城四个被金朝攻克。此时,北宋的军队已经开赴前线,准备给契丹致命一击。但是,契丹毕竟是契丹,虽然面对金朝可能节节败退,但是对抗宋朝军队还是易如反掌的。最后,金朝军队攻占了最后一个契丹都城。契丹皇室被迫逃亡帝国的西部,重建政权。金朝意识到,宋朝外强中干的军事实力之后,便违背了和北宋之间的协议,大举南下,进攻北宋,掳掠子民成为奴隶,抢夺粮草钱财以供军队作战之用。

  北宋的军事部署主要集中在都城和边境,这意味着一旦边境失守,金朝军队便可长驱直入,直接来到北宋的都城——汴京。而禁军糟糕的实力让汴京城很快失守,宋神宗宋徽宗以及大量皇室成员被掳走,北宋政权垮台。

  北宋皇室几乎全部都被掳走,但有一个除外,那就是南宋建国皇帝赵构。北方沦陷地区大量的抗金武装建立,互相驰援,抗争金朝的统治。但最后因为南宋皇帝赵构决定采取见好就收,见金军南下不顺利,便决定谈判而彻底被消灭。南宋最终决定割让领土,对金称臣,以换取和平。

image.png

  不为人知的真相

  在靖康之耻之后,金国占据了现在的河南和陕西。但是,刚刚进入中原的金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并不清楚如何治理这些地方,于是,傀儡政权——伪齐出现了。伪齐的皇帝是原先北宋的大臣。一上台,为了表达对金朝的忠诚,在疆域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同时借助金朝军队,镇压起义,抵抗南宋的进攻。其目的就是为了给金朝筹集军费,帮助他扩大疆域,彻底打败南宋。

  伪齐统治阶级一系列政策不得民心,百姓怨声载道,纷纷向南方逃去。田地荒芜,人口流失,原本繁荣的中原地区一下子变得荒凉。北宋曾经最看重的地区的社会经济被彻底摧毁。直到现在,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未能够回到当时在整个中国的地位。

  这个时候,金朝内部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问题——主战派的代表金太宗去世了。此时的金宋战争已经持续了十余年,双方各有胜负,始终无法将对方彻底击败。新继位的金熙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和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金熙宗是一位对中华文化非常喜爱的金朝皇帝。这其实和少数民族的政权历史发展规律非常相似。中华文化和他们少数民族的文化相比,实在是先进了太多。

  金熙宗就是开金朝向南宋学习的鼻祖。他自己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他对中华文化的向往让他自己成为了金朝皇帝当中,最有文化的一位。聘请宋朝的大儒作为自己的老师。另外,他甚至还学着当时两宋之际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诗人,吟诗诵词。虽然水平非常的勉强,但是在金朝当中,已经算是少有的人才了。

image.png

  对于中华文化的向往让金朝意识到绝对不能让这个文化的正统继承者消失,于是在金熙宗的主导之下,金朝向南宋提出了和平建议。条件非常诚恳:将中原地区还给南宋,让南宋对金称臣。这个条约在现在看来很能体现出金熙宗被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之下而表现出的"德"。但是在当时,金国人并不理解,认为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之下,却提出这种建议,这就是一种卖国行为!

  金国人对这项建议的抵制可以理解,毕竟,把到嘴边的肉又还给南宋,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南宋竟然也拒绝了这项建议。这实在是出乎金熙宗的意料。

  南宋不接受建议的原因

  南宋之所以拒绝了这项非常有诚意的和平建议,是因为至宋朝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国家内部的地域歧视。南宋的子民并不同意收回中原地区,甚至连朝中的大臣也是这样认为。这个原因得从北宋开始讲起。北宋时期,重文抑武的政策让文人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朝廷上存在着一种偏见,那就是北方人和南方人相互看不起。

  由于朝廷中北方人较多,他们极力打压南方的官员,在科举之中也不允许南方人成为状元。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北宋的晏殊因为北方的官员才没有拿到状元。这种歧视,南方人当然看在眼里。当金朝提出拿土地换称臣的时候,南方人自然也是极力阻止。现在看来,颇有一种落井下石的味道。

  其次,最现实的原因就是财政。从靖康之耻南宋和金朝南北对立之后,宋朝就一直处于战争当中,土地的不断失去最大的影响就是人口的减少导致的税收下降。而连年的战争又需要高额的军费开支。倘若接受的金朝的协议,收回了中原地区。此时的中原地区早已是满目疮痍,根本没有当年北宋时期的繁荣昌盛。战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

  历朝历代凡是需要大量经费的时候,有着国家钱袋之称的江南地区就会被统治阶级收取繁重的赋税。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不受到连累,百姓极力反对收复中原地区。这也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南宋失去了中原地区,但是综合经济实力反而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上升。当然现在的领土的重要性已经和古代不一样了,任何一块小小的土地都可能蕴藏着无尽的矿产,能源。但在古代,土地的作用就是耕作,生产粮食。

image.png

  而南宋的统治阶级的想法和南宋百姓不谋而合。不过他们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政治以及权力上的争夺。试想一下,倘若岳家军真的打败了金朝军队,金朝不得不将之前俘虏的宋神宗和宋徽宗释放回来,那么这个皇位到底是由谁来做?是现在的赵构,还是宋神宗或者宋徽宗?所以皇帝未了自己的皇位,选择不支持岳家军的北伐,连发十二道金令命令他率领部队,班师回朝。

  当然这其中也有着对武将的忌惮,原因和北宋一样,在混乱的年代,一个新生的政权没有军事实力就不可能一直存活下去。但是军事力量的强大会让武将对最高统治者产生威胁。北宋晚期对抗西夏的西路军就因为实力强大,前线将军因为掌握了权力开始拒绝听从中央的调遣。所以这其实非常的矛盾。历朝历代都一直未能完全平衡中央和将领之间的天平。

  结语:南宋其实并不是没有实力收复领土,而是不愿意收复。试想,若是岳飞被授予了最高军事统帅权,有权力集结所有的南宋军队还有在金朝内部做抗争的起义军们,想要收复北宋的全部疆域并不是不可能。但是,武将权力过大,中央必定会产生忌惮。另一方面,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的歧视心理,战后重建造成的巨大财政压力以及政治权利的争夺都是南宋收复失地无形的阻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金朝内部出现了一些起义军,奉南宋为正朔,但是大多数老百姓要么选择逃往南方,要么就直接留在土地上了。逃往南方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自己的迫害和搜刮,造成的惨剧。无论是留在北方还是逃往南方的的汉人,其实是因为促使他们做出选择的不是国家的认同感,而是战争还有政权对自己的影响。

  对百姓来说,谁统治其实都一样,自己的生活并不会有明显的改观。除非是类似于清朝逼迫汉人剪发扎辫这种和汉人传统的"头可破,血可流,头发不能剪"的观念冲突的时候才会有大规模的反抗,比如南明政权。否则,其实他们并不在意。这也是宋朝统治者的一大政治败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