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2020-12-09 10:03:42 苏代 猗顿 赵悼倡后 陈轸 弈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与学说,法家以商鞅等人为代表,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严苛的法令配合严格的制度,让秦国迅速崛起。当然秦国的崛起是多方面的,但与法家治国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后秦亡于二世,但秦国所确定的制度与法令则大多数却得以传承下去,历经数个朝代,一直发展到现在。但凡是有法律,便会出现违反法令的人,哪怕是法令再严苛,但总有人选择以身试法。人往往在一时冲动之时,或者是出于其他的一些考虑,便做出了违反法令之事。

  当年的曹操,为了天下大义,手持一把七星刀前去行刺董卓,失败之后,骑一匹快马出逃。董卓下了两道命令,来捉拿曹操。

  董卓第一时间下令关闭城门,派一队人在城中仔细搜索,古代城坚墙厚,一旦被关在里面,配合城内的百姓,分分钟便可以将刺客抓到。第二道命令便是发“通缉令”,令画师画曹操的画像,然后派人分发到境内的各个城池,协助捉拿曹操。

  很快,曹操便逃到了中牟县,被当地的百姓抓住,送到了陈宫处。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陈宫并没有杀他,而是与他一起出逃。这只能说曹操运气好,碰到了陈宫,假如陈宫将曹操送到董卓处,三国演义或许成了另一番景象。

  通缉令真的有作用吗,上面的13个字到底是写的什么?

image.png

  实话说,我对于古代这种方法一直存在疑问。一来,画师的功力有限,画的图像都比较抽象;二来,那时候的百姓真的会配合官府抓人吗?我对此打上了一个大的问号。当时的百姓只求温饱,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他们身上是不存在。

  有心之人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出逃的人在人群中看“通缉告示”,过不了多久他们便会被认出来。我在想,真的有这么神吗?画师寥寥数笔的草图,真的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对此我是不信的。

  我查阅古籍,来验证我的想法,最后我在“通缉令”中发现了13个字,然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影视剧中的情节是真的,那张看似“草根”的通缉令真的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堪称百试百灵。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何古代的“通缉令”如此好使,依在下之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古代特殊的“连坐”制度;在古代,包庇罪犯是要承担“连坐”制度的,因此哪怕是亲朋好友,都不敢收留那些犯了案的人,一旦被发现,将会和犯罪者承担共同的罪名,这是一般老百姓所不能承受的。为了避免麻烦,犯罪之人的亲朋好友大都不会窝藏他们,这也为之后官府的顺利抓捕,奠定了基础。

  生产生活物资的把控;古代社会是一个农耕为主的社会,当时战乱不断,因此国家内部的资源大都集中在城池之内。虽说出了城便是广袤无垠的田地,可毕竟,城池的外面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单独一人对抗自然的难度相当之大。即便是去山头当土匪,他们也不定时的抢劫过往客商才能维持生计。因此逃跑在外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最终还会出现在别的城池内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张看似比较简陋的“通缉令”上面,除了嫌疑人的画像之外,还有嫌疑人的其他相关信息,例如籍贯,犯了什么案子。最重要的还有一句“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一群安稳种地的百姓,一辈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因此一旦他们发现线索,将积极配合官府抓捕,毕竟这笔巨款,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古代百姓生活的圈子小,使得嫌疑人无所遁形;一切的一切,立足于将嫌疑人抓到为目的。试想一下,嫌疑人哪怕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城池里面,他们又如何能通过通缉令上的图像找到嫌疑人呢?这件事对于古人来说很简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都出不了一趟远门”,城池本身就不大,百姓们彼此非常熟悉,当一个陌生人来到城池内,他便成为了重点观察目标。只要是“通缉令”上提供的线索稍稍吻合,那嫌疑人将无处遁形。

image.png

  由此可见,古代“通缉令”能够百试百灵,也借助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这种做法一直被诸多封建朝代使用,一直沿用至今,依旧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后记

  “通缉令”的根本还是在于充分借助于百姓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天网等的完善,“通缉令”将不再承担主要的角色,但依旧具有一定的作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家还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让“通缉令”彻底消失,美好的生活靠我们一起来守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