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强“败家子”:朱祁镇到底有多败家?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祁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诸部向明廷进贡战马,大权独揽的宦官王振故意克扣赏钱,引发诸部的不满。

  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利诱蒙古诸部,率联军大举侵犯明朝疆域。

  明英宗朱祁镇幻想着能像曾祖父明成祖朱棣一样,率明军驰骋沙场,威震草原大漠,他不顾众大臣的极力劝阻,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决定御驾亲征瓦剌部。

  明英宗册立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太子,以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以王振为主帅,临时征调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人,浩浩荡荡出发了。

  然而,朱祁镇却将这二十万大军全部葬送。

  兵部尚书邝野等六十六个大臣、近三分之一的将士全部战死沙场,战马损失二十万匹,大明天子朱祁镇被活捉,这次战事史称“土木堡之变”。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曾深入草原腹地,打得蒙古骑兵鬼哭狼嚎,满地找牙。

  短短三十几年之后,二十万大军被五万骑兵打得全军覆没,明军难道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image.png

  明军惨败有多种原因,首先是决定出征两天后就出发了,没有进行战前动员鼓舞士气,粮草、辎重等也准备的不够充分。

  不到十天,明军还没到山西大同的时候,军中就出现粮草短缺,不断有人病饿而死,士卒怨声载道。

  王振不懂军事,纯属瞎指挥,明军撤退的时候,他打算从紫荆关(河北易县)撤回京城,以便大军途经其家乡蔚州,让皇帝驾临其府第,以此向家乡父老炫耀自己有多么多么牛。

  王振没有率主力进攻瓦剌骑兵,仓皇撤退造成士气低落,军纪败坏。

  王振率军撤退走了四十里的时候,又担忧人马踩踏庄稼,临时改变向宣府(河北宣化)行进。

  瓦剌骑兵得知明军不战而退,也先下令追击,大同参将郭登等人建议,不能改道,否则就会被瓦剌骑兵追上。

  王振不听,坚持改道向东行进。

  明军向东迂回,走冤枉道,等于给瓦剌骑兵赢得了时间,不久追袭上来。

  明英宗派吴克忠、吴克勤率兵断后,掩护皇帝及主力撤退,吴克忠、吴克勤等人全部战死。

  明英宗再派朱勇率三万骑兵阻击,朱勇误入敌军包围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三万骑兵全部阵亡。

  王振率军加快撤退步伐,行至土木堡,以一千多辆辎重车尚未到达为由,不顾明英宗的安危,执意夜宿土木堡。

  邝野劝阻,王振不予理睬。

  邝野闯入皇帝行殿,求见明英宗,王振却令武士将其强行拖走,丧失了安全撤退的良机。

  次日,明英宗打算程撤退的时候,瓦剌骑兵已经包围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势较高,附近没有水源,南面十五里处是桑干河,却被瓦剌骑兵抢占。

  二十万明军被围困两天两夜,得不到一滴水,将士饥渴难忍,纷纷抱怨,叫骂之声不绝于耳,军心严重涣散。

  也先派遣使者诈称议和,王振信以为真,满口答应,请示明英宗后,由曹鼐起草诏书,派人去瓦剌营中谈判。也先故意将桑干河让出来,佯装撤退,暗中埋伏起来。

  明军将士争抢着到河中取水,也先命伏兵趁乱偷袭,瓦剌“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

  明英宗见突围无望,索性下马坐在地上束手就擒。

  明英宗被俘,二十万大军被瓦剌骑兵迅速击溃,护卫将军樊忠怨恨王振,用铜锤将其活活砸死。

  朝廷得到消息,百官号啕,皇太后命郕王监国,将王振侄子等家族及其党羽全部诛斩。

  可笑的是,明英宗复位之后,依旧思念王振,下诏恢复王振的名誉,建旌忠祠祭奠。

  啥叫死不改悔?这就是死不改悔。

  朱祁镇将他祖先遗留下的兵力挥霍一空,真可谓是最强“败家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