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逆臣王敦为什么要举兵谋反?原因是什么

  东晋逆臣王敦为什么要举兵谋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当年吴三桂听闻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手下掳走,冲冠一怒,率铁骑临阵倒戈,挥师反击李自成。东晋权臣王敦,起兵谋反,也是因为与东晋元帝司马睿,心生嫌隙,心态调整和情绪管理失控的恶果?

image.png

  公元318年,晋王司马睿在建康登基称帝,是为东晋元皇帝。在登基大典上,元帝司马睿诚心牵手王导,邀请他一起登上御床,共同接受群臣朝拜。这就是历史上“王与马,共天下”的由来。王敦就是王导的堂兄。

  王敦与王导两兄弟,出身于魏晋名门的“琅邪王氏”,早年与琅邪王司马睿关系良好,为其制定了脱离北方皇室混战的局面,转移实力,出镇建业(后改为建康,今江苏南京),全心经营南方。司马睿依靠“琅邪王氏”的家族势力和兄弟两人的社会名气,极力结交和收服江南门阀士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江南的士族逐步归附,江南的百姓逐步归心。同时,积极联系引导北方的名士贤臣,东渡江南,为司马睿所用,为东晋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导身居朝堂中枢,为司马睿贡献智慧,制定整体方略和规划。王敦则带兵在外征战,为司马睿讨平江南的各种叛乱,镇压流窜的流民造反。王氏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绝世功勋。

  张良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败西楚霸王项羽一统大汉,诸葛亮刘备出“隆中对”的战略,三分天下建立蜀汉。但张良与诸葛亮,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只是为刘邦和刘备打工,顶多也只是个高级打工仔。而王敦、王导与司马睿的关系,就不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而是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王氏与司马氏共分东晋的江山,一点得不为过。

  东晋元帝司马睿与王敦的关系也一直不同寻常,一路为王敦加官进爵。公元311年,司马睿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不久后又加任征讨都督。公元314年,擢升王敦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东晋一大半的地盘和军事都交到了王敦手中。

image.png

  虽如此,公元322年,王敦仍然在武昌起兵,正式宣布造反。王敦为什么要造反呢?有人可能会说,这还要问,想当皇帝呀!可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第一种理由:清除司马睿身边小人奸佞。

  这种公开的说辞,历来是藩王权臣谋反的惯用口号,谁信呢?西汉时,吴王刘濞纠集七个诸侯王造反,打得也是“清君侧,诛晁错”的幌子,汉景帝刘启不相信。明朝燕王朱棣造反,也是“清君侧”这个口号,建文帝朱允炆也不信。聪明的皇帝司马睿,自然也是不相信,明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王敦却说得非常认真,“朝廷早上将奸人刘隗的脑袋送来,我傍晚就退兵回营”。第二种理由:操纵朝廷权柄。

  起兵造反,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响动,无非是为权力权势。可王敦还有必要为了权力造反吗?王敦出镇武昌,掌管六州军政大权,东晋大半个国土都在自己手中,刺史以下的地方宫员都由自己任命。弟弟王导,任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明白地说,就是相当于宰相或丞相。与王敦形成一内一外,共掌朝政大权,再加王家门生子弟遍布朝廷各个显要职位,朝廷的大权已经掌控在王氏的手中,王敦根本用不着再谋反夺权。

  第三种理由:废皇帝自立。

  王敦造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废黜司马睿,自己登基当皇帝。王敦想当皇帝的心思可能是有的,但他心里绝对是非常清楚,他没有这个胆也不敢动这个念想。天下人心仍然归于司马氏,从北方士族大批“衣冠南渡”和江南士人快速依附就可以看得出来,就连王敦的堂弟王导以及王家许多人,都是坚决的保皇派,只要王敦胆敢自立,亲兄弟立马就会变成生死仇敌。同时,王敦的军队一时得胜攻下京城,但要想征服全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从王敦死后,造反的军队非常迅速的溃败就可以证明。

image.png

  王敦大军攻下建康,皇宫和朝廷的守卫都逃跑了,整个京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皇帝司马睿的一句话“王敦想当皇帝就早点告诉我,何苦兴刀兵让百姓受苦。如果他心中还有朝廷社稷,就早点罢兵回去,否则我就返回琅邪给他让路”。王敦听到这句话,诚惶诚恐,心有不甘地主动率兵回到武昌。再说,王敦起兵造反时,已经57岁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高寿了,冒灭族的风险造反,即使成功了,自己还能当几天的皇帝,更何况自己又没有儿子,将来皇位传给谁?

  如此说来,以上三种谋反的理由都不成立。王敦的起兵造反,只有一种理由,那就是与皇帝司马睿的关系已经有了隔阂和矛盾,互不相让,王敦心有不服,不甘心受人摆布,也不愿急流勇退,于是义气用事,刷存在感而已。

  王敦出身名门,相貌俊秀,才识俱佳,成人后又迎娶了晋武帝之女襄城公主,完美的条件和出生,养成了心高气傲的性格。同时又颇具胆识,心狠手辣。当年西晋首富石崇,在家中举办宴会,请王敦一行人吃饭时,派家中美人敬酒,如果客人不喝干怀中酒,就杀死敬酒的美人。王敦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坚持不再喝了,石崇连续斩杀了三个敬酒的美人,一起参加晏会的人,都惊吓的面如土色,只有王敦仍是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王敦早年一心辅佐司马睿,南征北讨,同甘共苦。司马睿登基称帝之后,王敦凭借自己的功劳和家族的势力,逐步显露出骄纵跋扈。皇帝也日渐表现出了对王敦的不满和憎恶,开始选拔任用北方南渡的有识之士,如刘隗、刁协等人,逐步取待王氏家族成员在朝中的职位,培养自己的心腹,打压和削弱王氏的权力。王敦由此越发不满,与皇帝之间的猜忌和矛盾更加突出。

image.png

  皇帝司马睿信任的两个心腹之臣刘隗和刁协,偏又性情刚直激烈,崇奉君主权威,排挤豪强,匡正时弊,不懂权衡变通,越发激化了王敦与皇帝的矛盾,也为王敦的起兵留下口实。

  吕思勉老先生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对王敦的起兵之因,也有一段精准的论述“然则敦实非夙有叛志,不过傲狠之习,为君所不能堪,君臣之间,因生嫌隙;嫌隙既生,既不肯屈己求全,又不能急流勇退,遂至日暮途远、倒行逆施耳。以睚眦之衅,而酿滔天之祸。”

  王敦的造反,直接导致了皇帝司马睿忧心愤怒而死。王敦病死之后,也被朝廷清算,挖出尸体斩首示众,王氏家族追随王敦的王含、王应父子等兄弟子侄,全部被杀,半个家族垮了,王氏在朝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庾亮、苏峻等人,在平叛的战争中崛起,成为朝廷的新贵,又为东晋王朝的下一场叛乱埋下隐患。

  如此说来,每个人根据时局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心理,有效管控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或急流勇进,或安于现实,都是避免祸患永保平安的良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