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对明朝的很重要吗 崇祯杀魏忠贤究竟是对还是错
2021-01-30 10:20:42 杨涟 左光斗 魏忠贤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崇祯魏忠贤,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1627年,十六岁的朱由检接手了他皇兄朱由校的天下,成为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年号崇祯。朱由校在位时,宦官魏忠贤与朱由校乳母客氏专政,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朱由检认为明朝沦落到这种地步就是因为魏忠贤,于是他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想办法除掉魏忠贤。

image.png

  崇祯皇帝

  明天启七年十一月,崇祯皇帝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然后又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去凤阳守朱元璋父母的陵墓,而后魏忠贤畏罪自缢于途中。魏忠贤一死,宦官势力的影响力大减。按理来说,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只要崇祯励精图治,拯救明朝应该不在话下,可为何明朝在魏忠贤死后却越发萎靡呢?

image.png

  魏忠贤

  事实上,关于崇祯杀掉魏忠贤是对是错,数百年来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杀掉魏忠贤是对的,因为魏忠贤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皇权;而有人却认为,魏忠贤死后,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文官内斗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那么崇祯杀魏忠贤到底是对是错呢?

  在李自成杀向北京城时,国库空虚,已经没人为朝廷着想了,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说了一句话:“使忠贤在,国事必不至此!”没错,若是魏忠贤在的话,国家不会沦落为这样。这句话仔细分析一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image.png

  崇祯皇帝

  魏忠贤作为宦官集团的首领,的确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但那些罪行大多都是针对文官集团的。他虽然结党营私、贪权纳贿,是明朝的一个毒瘤,但哪个朝代没有毒瘤呢?更何况魏忠贤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制约文官集团,也就是当时的东林党,从而使得明朝权力平衡,魏忠贤一死,东林党一家独大,反而成了明朝更大的祸害。

image.png

  魏忠贤

  同时,明朝的宦官集团是极度需要依附于皇权的,必须以皇帝为核心,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朝,不管宦官集团的势力有多强大,只要皇帝想收拾就能立马解决掉。而明朝的文官集团则不同,他们势力庞大,只靠皇帝一个人是干不倒他们的。这也是为什么明宣宗朱瞻基要重用宦官的原因,只有用宦官来对抗文官才能达到势力平衡。

image.png

  文官集团

  魏忠贤一死,崇祯马上解决了他的连带势力,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本来也没什么,只是制约了皇权而已,这些文官能将国家治理好也就算了。可关键是这些文人讲大道理能说出一大堆,实际办事却不行。

  魏忠贤虽然是宦官,办事却有一套,魏忠贤是给富人加税,减少穷人的赋税,这才使得朝廷有足够的钱去招兵买马,抵御后金。魏忠贤死后,东林党给穷人加税,最终税收不上来,没钱不说,还激发了农民的怨气,导致农民起义。国家没钱,灭亡是必须的,可即使到国家灭亡之际,家财万贯的文官集团也没有拿出一分钱来帮助一下国家,最终都便宜了李自成。

image.png

  魏忠贤

  但这并不是说崇祯杀魏忠贤就是错的,没有一个皇帝喜欢自己的无上权力被他人所制约。错的是崇祯在没有培养成自己的势力的时候就杀了魏忠贤。作为一个半路上位的皇帝,崇祯杀魏忠贤立威没错,但他只看到了魏忠贤把持朝政的缺点,却没看到宦集团对文官集团重要的制约作用。

image.png

  崇祯与魏忠贤

  总的来说,崇祯杀魏忠贤没错,但是时机不对,或者说他不该把宦官集团打压得抬不起头,而应该扶持自己的“魏忠贤”,毕竟宦官势力就算再大,最终还是效力于皇家的人。而不是像东林党一样,内斗不断不说,对国家也没有归属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魏忠贤的死也是明亡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