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嘉诸葛亮,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对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后人多有评价。在曹操阵营中的谋士,有很多人推崇郭嘉。甚至有一些人对照诸葛亮,说出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话。似乎是说,如果不是郭嘉早死,诸葛亮就可能不会出世一般。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image.png

  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由来。

  郭嘉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他最初去投奔袁绍,发现袁绍不是能够成就王霸之业的主人,因此他选择了离开。这个时候曹操手下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他感到没有可以商谈的谋士,于是请荀彧帮忙寻找智能之士,于是荀彧推荐了郭嘉。曹操和郭嘉一见如故,从此两人开了共同奋斗的历程。

  郭嘉在曹操手下,确实对曹操的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曹操任命郭嘉为司空军祭酒,在军中帮助自己出谋划策。每当曹操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都会和郭嘉商量。而郭嘉也会尽己所能,给曹操指点迷津。在袁绍威胁曹操的时候,郭嘉为曹操分析两者的差异,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让曹操坚定对抗袁绍的信心。

image.png

  在讨伐吕布的时候,曹操面对固守不出的吕布,因为士卒疲敝准备撤退的时候,是郭嘉劝谏坚持进攻,终于消灭了吕布。在孙策准备袭击许都的时候,又是郭嘉判断孙策必然会死于刺客之手,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

  在与袁绍的战争中,郭嘉也屡献奇策。当袁绍死后,曹操趁势攻打河北,在多次取胜后,郭嘉却劝曹操撤退。他认为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各不相让,应该放缓攻势,让他们内斗。然后在两者互相削弱的基础上加以攻击。这就是郭嘉提出的著名论断,“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个论断在三国时期的多角斗争中,屡试不爽

image.png

  果然,在曹操撤兵后,二袁为了争夺冀州发生了内斗,曹操因此得以轻易的平定了河北。此后,曹操讨伐袁尚和三郡乌丸时,又在郭嘉的建议下,轻装前进,出其不意地在白狼山消灭了敌军主力,阵斩了蹋顿单于。在袁尚、袁熙两人逃亡辽东后,此时郭嘉已经病死。但是曹操依照郭嘉的遗书,不进攻辽东,让辽东的割据势力公孙康杀了二袁投降。

  从郭嘉的一生来看,他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奇谋之士。用曹操的评价就是,自己没有办法决断的事,郭嘉能够帮自己拿定主意。可惜的是郭嘉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了,为此曹操十分悲痛。他对手下还说出了本想将后事托付郭嘉的话来。

image.png

  至于诸葛亮的事迹就流传更广了。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诸葛亮就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在刘备集团的战略制订上,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他提出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跨据荆益,等待天时。当时机来临后,刘备集团便发动两路北伐,匡扶汉室,重建汉室江山。

  诸葛亮的《隆中对》比较复杂,但是这是因为刘备的实力太弱造成的。当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时候,刘备正是事业的最低谷。这个时候刘备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正是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再加上《隆中对》的指引,才使得刘备的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开创了蜀汉政权。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在蜀汉政权风雨飘摇的时刻,又是诸葛亮力挽狂澜。他与孙权重新修好,重建军队,平定内乱,发展经济。在他的有生之年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image.png

  将郭嘉与诸葛亮两人拉上关系,提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理由,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郭嘉在世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出山。但是在郭嘉去世之时,正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日,这个时间似乎有些巧合。这好像是在说明,如果郭嘉还在,诸葛亮就不会选择出山一般。

  第二个原因是曹操在遭遇赤壁之战的失败后,感叹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不会让自己遭此惨败。那么,假如郭嘉不死,那么曹操不遭受赤壁之战的失败,刘备、孙权恐怕就会灭亡了。如同那句诗一样,“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样一来,诸葛亮岂不是就算是出山,也对刘备的事业无济于事了吗?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image.png

  二、郭嘉之死与诸葛亮出山的关系。

  其实,郭嘉的死与诸葛亮出山没有丝毫的联系。郭嘉去世的时候,才刚刚三十八岁。他的死因是因为生病,这完全是一个意外。在郭嘉去世后的葬礼上,曹操同心的对荀攸等人说,咱们都是同辈之人,只有郭嘉的年纪最小。我本来想等到将天下平定后,把后事托付给郭嘉,谁知道他早早地就去世了,这真是命运的安排啊。

  因此,如果不是因为病症的原因,按照正常情况,郭嘉应该还能够多活很长时间。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很可能会与出山的诸葛亮相遇了。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又在干什么呢?

image.png

  史册上对诸葛亮的早期生活记载得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跟随叔叔来到荆州定居,并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诸葛亮在荆州本来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这是因为他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他的叔叔与刘表有旧,自然受到刘表的看顾。他的岳母与刘表的妻子是姐妹关系,都是当地大家蔡氏族人,而他岳母的兄弟蔡瑁正是掌握荆州军权之人。

  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嫁给当地另一个大族蒯氏的蒯祺,另一个则嫁给了当地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而庞山民正是庞统的堂兄。从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看,诸葛亮也是混迹荆州上流社会的人士。从刘表的长子刘琦对诸葛亮的器重,我们也可见一斑。

image.png

  但是,诸葛亮却没有在荆州谋求一官半职,而是退隐江湖,去躬耕陇亩去了。我们从诸葛亮平日里喜欢唱《梁父吟》,并且自比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这并非诸葛亮的本心。这主要是诸葛亮对于刘表集团的不满,不愿意为他们效命。他一面通过学习,走访民情,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一面在等待天时,等待自己效力的主公。

  在郭嘉随同曹操平定河北的时候,刘备也来到荆州避难。在刘备四处寻访贤人,充实自己的实力时,诸葛亮也在观察考察着他。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终于现身与刘备相见,并且向刘备献出了自己的战略设想《隆中对》。

image.png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一下《隆中对》,就会发现虽然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实现起来也很困难,但是它却是刘备集团唯一可以采取的战略方案。并且这个方案虽然在实施中出现了意外的波折,最终还是差点成功了。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对当时天下的各个势力情况都有着准确的判断。

  诸葛亮甚至对刘备内部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在北伐中,专门给关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就是为了照顾关羽的性格、情绪而量身打造的。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刘备去寻访诸葛亮之前,诸葛亮也在考察着刘备。当诸葛亮对刘备认可后,方才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出山辅佐刘备。

image.png

  因此,在郭嘉去世前,刘备和诸葛亮也正是在互相寻访,互相考察的时期。诸葛亮的出山,与郭嘉根本没有丝毫的关系。就算是郭嘉没有因病去世,刘备还是要去三顾茅庐,诸葛亮依然要献策《隆中对》,出山辅佐刘备。

  三、郭嘉不死对赤壁之战的影响。

  那么,我们看看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郭嘉如果不死,会不会对赤壁之战的结果有影响。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曾经哀叹说,如果郭嘉不死,绝不会让我遭受如此惨败。可是,如果郭嘉真的还活着,曹操就能避免赤壁之战的失败吗?我看不见得。

image.png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也是在总结经验教训。他哀叹郭嘉,无非是想起了郭嘉的那条著名的论断,“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条论断,在平定河北袁氏兄弟的战争中,在平定辽东的战役中,都收到了奇效。而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却忘记了这条论断。

  在当时,曹操在轻易的夺取荆州,并在当阳长坂坡打败刘备,消灭了刘备步兵主力后,在对下一步的战略行动显出了急于求成的心态。在面对逃往江夏的刘备势力,和盘踞东吴的孙权势力,曹操想要一举将他们全部消灭。

image.png

  他写信对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孙权,想靠恫吓的手段,逼迫孙权屈服。他和部下甚至幻想着,孙权会去讨伐刘备作为投降自己的见面礼。谁知道,曹操最终等来的是孙刘联军的抵抗。由于事先曹操对这种情况没有准备,从一开始就落了下风。最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遭失败,三国鼎立的基础也因此形成。

  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他肯定会对河北的袁氏兄弟,辽东的公孙康一样,向曹操献计对付刘备和孙权。他会向曹操建议,暂缓向刘备发动进攻,免得给孙权以压力。曹操在荆州转入战略防御,对军队进行休整整编,消化荆州的胜利果实。在等到孙权和刘备双方因为矛盾互相争斗的时候,曹操再出兵消灭他们。如果这样,曹操的形势要好得多。

image.png

  不过,在这里有两个因素,使得郭嘉的建议能否实现成为问题。第一个因素是,曹操是否会采纳郭嘉的建议。我们看曹操对郭嘉的评价,那就是自己如果无法决断的事情,要靠郭嘉的帮助。那么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曹操决断的事情,郭嘉也是很难改变的。

  而赤壁之战就是曹操决断的事情。世上有很多事都是以结果来反推起源的。我们看到,当赤壁之战失败后,大家认为曹操不给部下以战役间歇,立刻投入对东吴的军事行动,是一种冒险行为。可是如果曹操的恫吓起了作用,孙权在张昭等人的胁迫下,向曹操迎降。曹操一举消灭了孙权和刘备两家势力的话,我们就会赞扬曹操当机立断,连续作战的精神。

image.png

  所以说,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的选择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曹操正是看到了有加速战争进程的希望,才发动了赤壁之战。在曹操已经下定决心的情况下,郭嘉就算是出言劝阻,估计也是无济于事的。这样,赤壁之战依然会爆发,曹操依然会失败。

  第二个因素是孙刘两家是否会争斗。曹操如果采纳郭嘉的建议,避免赤壁之战的爆发,但是他所想的孙权与刘备两家的争斗也不一定会发生。这是因为孙权和刘备两家阵营,并不是袁氏阵营那样的眼光短浅。在刘备阵营中的诸葛亮与孙权阵营中的鲁肃,是坚决的结盟派。有他们的努力,孙刘联盟必定会形成,也会维持下去。

image.png

  孙权和刘备都是心怀天下的君主,他们都把曹操当作自己最强大的敌人。在曹操占领荆州后,由于他占据长江上游,对孙权和刘备都是巨大的威胁。这个时候,刘备在江夏,孙权在江东,两者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曹操即便不发动战争,他的巨大威胁也是孙刘联军结盟的基础。而且,两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都要占领荆州。所以,占据荆州在曹操就成为双方共同的敌人。

  有这些情况的存在,郭嘉幻想的孙刘联军互相争夺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的。相反,曹操反而可能会遭到孙刘联军的进攻。孙刘两家为了自身的战略安全,必须要夺回上游的荆州。他们只能趁曹操立足未稳,没有来得及消化胜利果实的时候发起反击。否则,一旦曹操站稳脚跟,带给孙刘联盟的是更大的军事压力。

image.png

  由于有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即便是郭嘉活着,他也不可能阻止孙刘联军和曹操的战争。他想要采取的策略,由于有诸葛亮和鲁肃的存在,由于有刘备和孙权的战略眼光,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曹操和孙刘联盟的战争不可避免,如果不发生赤壁之战,就会发生孙刘联军对曹操的进攻之战。最终,曹操依然难免失败。

  结语: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含义无非有两层。一是郭嘉死后,诸葛亮才出山辅佐刘备。似乎诸葛亮的出山要看郭嘉的存在而定。二是如曹操所说,如果郭嘉不死,曹操就不会遭到赤壁之战的失败,那么诸葛亮辅佐的刘备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如果我们从历史上来分析,就会发现,这两个含义都是不正确的。

image.png

  第一个含义不正确是因为郭嘉的死与诸葛亮的出山没有任何关系。郭嘉的死是一个意外,他因病去世时年仅三十八岁。而诸葛亮在郭嘉去世前,就和刘备之间开始了相互间的寻访和考察。无论郭嘉去世与否,也阻止不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的事实。

  第二个含义不正确是因为郭嘉即便不死,他也难以阻止志得意满的曹操发动赤壁之战。而且即便是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不发动对刘备和孙权的军事行动,他也阻止不了孙刘联盟的建立。最终,缺乏水军的曹操还是会在孙刘联军的攻击下失败。只不过是孙刘联军由于有了喘息之机,会比赤壁之战时更强大而已。这样,曹操会输得更惨。不过,假如郭嘉不死,他就会和诸葛亮在一个战场较量,就会给我们后人留下更加精彩的历史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