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 当初流放宁古塔的罪犯怎么样了
2021-03-06 15:10:02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罪犯,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苏辙《次韵子瞻见寄》

  古代刑法之严重在如今很多的古装剧中能窥见一二,虽然现在很多的古装剧拍的都不太符合史实,但很多现象是的确存在的。例如斩首、诛九族、发配边疆等等这些都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存在的,不过这些决定都是各个部门层层审查,最后递交皇帝判定结果。而不是像历史剧中皇帝的随口一罚,哪个当上皇帝的人是这么没脑子的,既然能当上皇帝就是要像《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做决定也要经过深思熟虑的。

image.png

  古代的刑法有轻有重,按照犯罪的轻重程度而定,打板子算是比较轻的处罚,比较重的,刑罚的莫过于“发配宁古塔”。大家对这句话很熟吧,因为在很多的清宫剧中,这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说到这里不得不批评一些清宫剧的编剧和导演,发配宁古塔是重刑,恐怖程度堪比凌迟,很多剧里不管犯人犯了多大的罪都发配宁古塔,真是太可笑了,宁古塔是朝廷大案的结点处,一些没啥处理难度的案子基本用不着宁古塔。不过有一点要提的是当年被流放宁古塔的那些重犯,在清朝灭亡之后,最终都去哪儿了?

image.png

  宁古塔对于清朝人来说不只是一个不祥的词语,更是一个无法提及的地方。虽然皇帝说过发配宁古塔,但从来没有多少个人能够活着真的到达那里。因为在发配宁古塔的途中,犯人有可能半路就饿死了,有可能被野兽吃了,或者死于当地人的口中,能活着到达宁古塔已经是万幸了。在《大清律例》中,明文规定盗墓者强盗者皆发配宁古塔。有句话是说“流放宁古塔永不得入关”,的确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基本上是出不来的。但如果犯人表现良好的话,也是有机会回到家乡的,前提是你还活着。永世流放的人基本上都是皇宫贵族,想得到赦免必须经过皇上亲自批准。

image.png

  宁古塔是一个地名,但在不同的地方却有不同的惩罚制度,按照离京的距离而定,总共分三级,分别是距离京城2000里,2500里,3000里,依次为一、二、三级,第三级则是三级中惩罚程度最重的等级。不过除去这三级,还有四千里甚至更远的地方,那里是极寒极浑之地,发配到那里基本上就是判了死刑。

image.png

  为什么宁古塔能让人如此害怕,光从它的地理条件就足以看出此地之恐怖。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常年冰封,算是我国最北的地方,又寒冷又贫瘠,既没有棉衣又没有足够的粮食,凡是个正常人都很难在这里生存下去。“宁古塔”不像是汉族的语言,的确它是用满语翻译而来,像这样的荒凉地带距离京城遥远,如果犯人不能按时到达也会受到处罚。而犯人到达那里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双腿,2500里的路程基本上50天就要走完,每天要走50里。犯人还要带着重达数十斤的镣铐,脚穿草鞋,路上还要防着豺狼虎豹和吃人的人,你说这发配路上难不难,还不如直接斩首呢,最起码省得路上担惊受怕还难逃一死。杨宾的《宁古塔杂诗》:“石矶围平野,河流抱浅沙。”也可看出宁古塔的凶险与荒凉。

image.png

  如果这一路上能够安全地到达宁古塔,别着急,考验还在后面,宁古塔极寒风大,缺水还缺粮食,还有披甲人的欺辱与鞭打。披甲人就是投降当朝的士兵,本来生活在这种极寒之地就很委屈了,有奴隶来了,再不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愤怒,恐怕要被憋死了。那些发配宁古塔的人其实也是为了去开发边远之地,没有罪的人肯定不愿意去荒无人烟而又贫瘠的地方,但毕竟是本朝的疆土总不能荒废了不是。

image.png

  可是当清朝灭亡的时候,这些被清廷发配宁古塔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因为清朝末年的时候内外交困,已经没有心思处理流放宁古塔的犯人。留在宁古塔活着的人基本上也都年事已高,并且已经适应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在这里皇帝也鞭长莫及,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再加上后期清廷也加大了对宁古塔的开发力度,这里可以出产粮食,生活的也算有滋有味。

  结语:呆在宁古塔的人,无论是犯人还是官员,处境基本上一样,久而久之也都相处得还不错。所以那些犯人宁愿留在宁古塔,永久的在那里扎根繁衍后代。

  参考文献: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大清律例》

  《宁古塔杂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