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惜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他的目的是什么?

  潼关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根据以上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实行假道灭虢之计,想要打着讨伐张鲁的名号,吞并凉州。他马超联合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十部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很快包围了潼关。

  此时,曹操非常震惊,虽然有“防守专家”曹仁在潼关,也不放心,于是亲率大军支援潼关,讨伐马超。那么,潼关到底有多重用,曹操为此不惜倾国之力,讨伐马超呢?个人认为潼关是三秦锁钥,长安门户,潼关在,长安安,潼关失,长安危,而马超也是西凉悍将,值得曹操亲自征讨。

  潼关地理位置重要性

  其一,潼关是三秦锁钥。

image.png

  潼关,位于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占据潼关,就能扼守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它是关东进出三秦的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已经取代先秦时期的函谷关地位。潼关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其二,潼关易守难攻。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东汉末年设置此关,大约是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潼关是是关中的东大门,就连清朝乾隆皇帝游历到此,也深深感慨潼关之险峻,还在城楼外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image.png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

  其一,西凉马超铁骑骁勇善战,非曹仁所能阻挡。

  西凉民风彪悍,尤其是骑兵,来无踪去无影,天下无双。想当年,西凉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关东十八路诸侯,才勉强把董卓赶跑,也没有彻底消灭董卓西凉兵。现在不只是马超一个军阀反了,而是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个势力反了,声势浩大。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排名第五,比燕人张飞还高一个名次。曹仁虽然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可是和马超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曹操对于马超还是非常忌惮的,在马超反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杀掉在京城的马腾、马休、马铁等人。可知,曹操不敢把事情做绝,想以此威胁马超,甚至和马超讲条件。而演义中所描述的,因为马腾、马休、马铁等人被曹操所杀,马超才举起反叛大旗的,这和正史上有一定的差距。马腾等人被杀,是因为第二年,马超在凉州卷土重来,攻克陇上诸县才被捕杀的。《后汉书·孝献帝纪》相关记载如下 :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韂尉马腾,夷三族。

image.png

  因此,曹操是怕马超的,为了万无一失,于是不顾年事已高,率军出征,亲自排兵布阵,将马超、韩遂联军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换做其余人叛乱,是不需要曹操亲自带兵征讨的,派一员上将,即可平定。

  其二,曹操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为了确保潼关万无一失。

  潼关是关中平原的门户,守潼关意义重大。如果潼关丢失,曹操将会失去关中平原,损失惨重。想要保住关中平原及西京长安,首先得保证潼关万无一失。曹操本来是想借道,讨伐尚未归顺的汉中张鲁,结果引起马超、韩遂等军阀的强烈不满,还因此发生了战争。曹操担忧潼关,怕曹仁兵少,阻挡不住马超军队。

  曹操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演义中,曹仁防守潼关不到十天,就丢了。因此,曹操不得不筹集粮草,亲自带兵征讨马超。他刚开始,也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最后,曹操采纳贾诩的反间计,成功离间马超和韩遂,这才击溃马超,取得成功,保住潼关。

  总结:潼关是关中平原的门户,潼关在,关中安,潼关失,关中危。因此,曹操为了保住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马超。双方在潼关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最终以曹操完胜告终。曹操看到了潼关的重要性,它是三秦锁钥,想要保住关中平原,必须守住潼关。因此,曹操亲自带兵征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支援潼关,分化瓦解韩遂、马超等十部联军,平定西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