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领兵打仗素来谨慎,为何会贸然追击诸葛亮呢?
2021-03-31 10:44:06 武圣人 张飞 刘备 关羽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张郃是曹魏活得最久的五子良将,尤其是在曹魏后期堪称首屈一指的名将,在他投降曹操以来,一直备受重用,但是却因为官职的问题,不能独当一面,受人节制,最终导致其在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的悲惨结局。在《魏略》记载之中,张郃其实是司马懿诸葛亮的手杀掉的。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干掉张郃? 陈寿一语道破玄机。

image.png

  司马懿为何要借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张郃的评价:“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陈寿作为有名的良史,对张郃的评价是非常客观的,通过陈寿的评价,我们发现张郃不是一般的猛将,而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智将,在曹魏朝野内外有着崇高声望,连诸葛亮都忌惮,那么司马懿难道不忌惮吗? 难道张郃不是司马懿猜忌多疑而有野心的人物难道不害怕吗?

  这与当时司马懿在曹魏帝国的政治地位相关。此时,他刚刚接手曹魏西北地区的防务,责任重大。不仅对手是赫赫有名的诸葛亮,取胜艰难。同时,他手底下的这些将领大都是曹真时期的将领,基本上是曹魏集团的精英,已经习惯了服从曹魏宗室,对于司马懿这个外人并不服气。

image.png

  司马懿首次对阵诸葛亮,小心谨慎,不敢出战。部下不但不支持,反而纷纷指责,有的将领甚至当众耻笑,说司马懿胆小如鼠、畏敌如虎。这让司马懿情何以堪。此时,曹魏西北大营中最具威望的将领便是张郃。对于将领们的意见,张郃一言不发,显然是暗中支持的。不得已,司马懿派兵迎敌,结果被诸葛亮惨败而回。虽然是部下怂恿,但打了败仗,司马懿也是脸上无光,只能躲在军营里避战。

  好不容易等到诸葛亮撤军,司马懿却突然来了精神,命令张郃率兵追击。此时,司马懿明知诸葛亮此时撤军并非战败,而是整建制、有步骤、有计划地撤退,不仅不做研究,匆忙做出决定,同时派出的竟然是自己的副手、名将张郃,这不禁不让人怀疑此举的真正目的。

  张郃接到这个命令,立即发表异议:“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可司马懿坚持己见,依然让张郃追击,没有办法张郃只能领兵追击,结果在木门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不幸中箭而亡。

  但是,诸葛亮撤军并非战败,而是突然接到刘禅的命令。因此,诸葛亮有时间进行撤军前的各项准备。撤军途中,诸葛亮还不忘预防曹魏的偷袭,在木门道设下伏兵。不曾想前来送死的竟然是自己忌惮的张郃。

  蜀军统帅诸葛亮性格谨慎,很难想象在撤退中会露出破绽,甚至会设下圈套。张郃主张不追击,是完全合理的。但是司马懿不听,强张郃追击。难道说司马懿是不知道诸葛亮的个性?还是被失败冲昏了头脑,结果在张郃面前显得有些歇斯底里的固执?这样的追击,实际上是将张郃置于必败之地,甚至是死地。张郃知道自己必死,但是还是听命了。

  曹魏后期在军事上,能够压制司马懿的,而且多次跟司马懿的意见向左的,只有张郃了。张郃一死,曹魏就再未出现在智计上使司马懿处于劣势的人。所以说,司马懿借了诸葛亮的手,除掉张郃,因为原因太简单了,张郃威胁到了司马懿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