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受到朱元璋培养的曹国公,真的是草包?

  还不知道历史上李景隆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景隆,小名九江,是大明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的母亲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姐,而且姐弟之间从小感情深厚。蒙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李文忠之母去世,随后不久即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李文忠之父李贞带着儿子浪迹天涯,四处逃难。直到至正十四年打听到小舅子朱元璋的消息,父子二人这才算有了依靠。当时身边举目无亲的朱元璋看到外甥和姐夫,大喜过望。朱元璋把外甥当亲儿子看,对他进行了悉心的教导。

  文忠时年十六,沉毅有智勇。上甚爱之,曰:“吾甥犹吾子也。”教养之备至,命从征讨。—《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先追封姐姐为陇西长公主,后以外甥李文忠的功劳,加封曹国长公主。姐夫李贞则先封恩亲侯,后来也父凭子贵,受封曹国公。至于李文忠本人,在洪武三年的时候凭借出色的战功跻身开国六公爵之一,封曹国公,食禄三千石。

image.png

  丙申,大封功臣。上召诸将臣谕之曰:“平章李文忠总兵应昌,逐前元太子远遁漠北,获其皇孙妃嫔重宝悉归朝廷,此功最大。”—《明太祖实录五十八》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三月初一日,曹国公李文忠去世,享年46岁。在洪武十六年年底染病之后,朱元璋先是派皇太子朱标前往探视,接着自己亲自前往曹国公府邸探病。

  薨之日,上痛悼不已。辍朝三日,亲为文遣使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钟山之阴。—《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

  两年之后,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袭封曹国公。根据《明史》描述,李景隆是个又高又帅、温文尔雅、气质出众而又品学兼优的完美贵公子。这样的人物形象,再加上朱元璋心中对李文忠的怀念,很快就让他成为朝堂之上炙手可热的红人。

  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正月,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率20万大军对盘踞辽东的前元太尉纳哈出集团进行讨伐。这一次真刀真枪的战斗,对于二代勋贵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因此刚刚袭封的李景隆也被派到北伐大军之中随行观摩。大军一出就是半年,直到当年七月辽东平定以后,李景隆才被召回南京。

  从现存史料来看,朱元璋对于李景隆这次在军中的实习表现,应该是比较满意的。由于纳哈出几乎没有做像样的抵抗便全军投降,如何处理这些前元降军,到成了明军的一个负担。这些人不可能全留在辽东,需要逐步调往南方。但是为了防止南下途中发生意外,还需要另外调动官军沿途进行防护。而这个任务,朱元璋选择交给了初出茅庐的李景隆。

  己卯,命曹国公李景隆、定远侯王弼、鹤庆侯张翼往中都留守司及徐、邳等卫调官军,防护漠北新附鞑军南来。—《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八十八》

image.png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春天,颍国公傅友德讨平云南东川叛蛮之后,回师湖广练兵。老朱让曹国公季景隆去安陆,趁着傅友德在,让他跟着这位大明第一战神好好学习练兵之道。李景隆在湖广一待就是大半年,直到当年年底才返回南京。

  在避过了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案”的风头之后,李景隆在第二年三月跟随凉国公蓝玉一同前往陕西巡边。明军这次大规模的调动,包括皇太子朱标巡视关陕,目的是奔着迁都西安去的。但随着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突然去世,迁都计划戛然而止。李景隆则被召回南京,在当年年底出任太子太傅,成为皇太孙朱允炆的东宫班底。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蓝玉案”之后,明军由于大批中高级武官被杀,战斗力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然而此时的太子太傅、曹国公李景隆却挂平羗将军印,出任甘肃总兵官。甘肃一带是西北防御的重中之重,朱元璋选择让李景隆出镇,无疑是对他能力的最大认可。

  甘肃在当时隶属于陕西,军事上属于右军都督府管辖。朱元璋在让李景隆前去戍边的同时,玩了一个高超的政治手腕。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增枝(李景隆之弟),调任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其职由魏国公徐辉祖之弟徐增寿接任。不过考虑到日后徐增寿是实打实的燕王内应,那么和他共事多年的李景隆呢?

  时间进入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此时已距死期不远的朱元璋自感身体状况已经江河日下,而在甘肃坐镇五年的李景隆也被及时召回南京。李景隆这次回京,明显就是来出任托孤大臣的。这位曹国公跟随宋国公冯胜亲历过战阵,又跟在颖国公傅友德和凉国公蓝玉身边练兵巡边,最后还在西北吃了五年灰尘,真的是朱棣口中的“豢养之子”吗?

  临危受命,连场惨败

  岐阳武靖王李文忠虽说是朱棣表哥,两人之间的岁数却差了足足有21岁。李景隆虽然是朱棣名义上的表侄,但是二人应该年岁相仿,从小一起长大。因此当燕王在北平举兵靖难之时,朝廷派出的统帅并不是曹国公,而是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

  但是很遗憾,在真定的一场偷袭战中,耿炳文殉国,两位副将驸马都尉李坚和都督甯忠一死一俘,残部困守真定城。消息传回京师,朝野震动。朱允炆的军师黄子澄力荐由曹国公李景隆挂帅,于是朱允炆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饯之江浒,指示李景隆可以“一切便宜行事”。

image.png

  关于李景隆抵达真定的时间,《实录》说在9月11日之前:

  戊寅,谍报曹国公乘传至德州,收集耿炳文败亡将卒,并调各处军马五十万进营河间。—《明太宗实录卷四上》

  但是根据《明史·耿炳文传》,似乎又发生在8月28日:

  太常卿黄子澄遂荐李景隆为大将军,乘传代炳文。比至军,燕师已先一日去。—《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耿炳文战败是在8月25日,燕军撤围发生在8月29日,按照《明史》的说法,李景隆抵达真定的时间只能是8月28日。逻辑上这是说不通的,从朝廷收到战败消息,到李景隆哪怕是轻装出发,短短三天时间都是远远不够的。有专家站在《明史》一切正确的立场上,认为朝廷早有更换耿炳文之心,在他尚未战败之时就让李景隆北上接过指挥权。但是这样一来,和《李景隆本传》上的记载又自相矛盾。所以笔者以为,还是《实录》上的记载更靠谱。

  9月底,为了解决兵员不足的困境,朱棣决定冒险率主力北上偷袭大宁,目标是已经和朝廷撕破脸的宁王朱权手下营州三护卫。而留守北平的重任,则交到了燕王世子朱高炽手上。这是一场事关命运的赌博,朱棣别无选择。

  虽然朱棣用绕道刘家口而不走大宁门户松亭关的方法隐藏行迹,但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景隆还是知道了燕军的动向。战机已经出现,李景隆自然不能继续再待在德州,他立刻挥师北上。当朝廷大军通过无人防守的北平门户卢沟桥之时,李景隆敏锐地判断出城中守军兵力不足。

  后世的史书将李景隆在本次北平保卫战的表现贬损得不堪入目,甚至还有他嫉妒瞿能的功劳,导致攻城战功亏一篑的记载。那么拨开这些障眼法,这位曹国公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呢?

  在指挥大军包围北平之时,李景隆先是分兵包围通州,切断外围燕军与北平城的联系。随即又在北平九门每个城门之外筑起营垒,对其完成全面封锁。

  北平只是一座孤城,到底是先将它一举攻克,然后赌燕军会军心崩溃还是更加破釜沉舟,甚至北窜进入大漠。抑或是佯装猛攻,实质吊着北平城逼迫朱棣南下决战?从李景隆在北平以东的郑村坝设立九座大营并亲自坐镇来看,他是打算一举围歼朱棣主力的。北平城内守军自保尚嫌不足,根本没有能力和朱棣来一个里应外合。

image.png

  因此当朱棣完成对大宁驻军和宁王护卫的改编之后,11月4日,燕军抵达孤山,与李景隆隔白河对峙。李景隆收到谍报之后派都督陈晖率万余骑兵在白河沿岸进行巡逻,目的就是在燕军渡河之时给予半渡一击。

  庚午,师至孤山,讯知李景隆军郑村坝。我逻骑至白河,还言河水流澌,兵不可度。又闻景隆列阵于白河西。是日大雪初霁。上默祷曰:“天若助予,则河冰合。”—《明太宗实录卷五》

  从布阵上看,李景隆的操作近乎完美。上万精锐骑兵沿河巡逻,准备对渡河中的燕军发动攻击。大军列阵河西,准备对渡河后的燕军完成合围。

  就在朱棣无计可施的时候,神奇的天象开始作妖。原本满是流冰的河面,经过一个晚上突然就冻住了,朱棣趁机挥师渡河。更为神奇的是,当陈晖在河边与燕军交手失败后,曾想渡河奔袭燕军大营。结果好端端的冰面突然崩塌,官军在白河之中人仰马翻,溺死无数。

  朱棣神奇渡河之后,亲率精锐骑兵直扑李景隆大营,燕军骑兵发挥其机动性强的特点,连续地拉扯官军防线。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自午至酉),燕军斩首数万级,俘虏亦数万人。但官军虽然损失惨遭,却也并未全线崩溃。朱棣被迫收兵回营,等待明日再战。

  11月份的北平早已天寒地冻,对于不习严寒的朝廷官军来说非战斗伤亡太大,史书记载:“冻死及堕指者甚众,临战率不能执兵”。面对严酷的天气和大量的非战斗减员,李景隆当机立断,下令丢下辎重,全军当晚开拔向德州方向退却。虽然史书上对李景隆此举大加讥讽,但实事求是的说,朱棣在眼皮子底下就让李景隆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全军安然撤退,也算是挺丢人的。

  郑村坝之战后,朱棣一边忙着和朝廷打嘴仗,一边竭尽全力整顿军马。而在另一边,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陆续率军抵达德州。李景隆调兵遣将,准备在第二年春天再次北上。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由德州出兵,郭英、吴杰由真定出兵,大军缓缓北上,直扑北平而来。此前朱允炆派中官赐给李景隆的玺书斧钺,在渡江的时候居然碰上雷暴天气导致沉船,致使玺书斧钺皆沉于水。此事大触霉头,为官军此行蒙上了一层阴影。

  朱棣在收到消息以后亲自率军南下应战,4月20日,燕军于白沟河边的苏家桥(今河北保定东北)驻扎。白沟河发源于太行山脉,从山西一直绵延到河北保定,最终汇入当地重要的湖泊--白洋淀。

  在郑村坝见识了燕军的骁勇之后,再次北上的李景隆显得更加谨慎,特地征调了曾多次跟随朱棣北伐,熟知其作战技巧的平安随征。平安小名平保儿,为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朱棣听说平安来了,心中虽然打鼓,嘴上却夸下海口:

image.png

  上曰:“平安竖子耳。往从吾出师塞北,颇识吾用兵,故敢为前锋。吾今日破之,要使其心胆俱丧。”—《明太宗实录卷六》

  此时的朱棣似乎忘记了骄兵必败的道理,4月24日,燕军由西北循河而进,午后大军度河之后,遭到了平安所率领的万余骑兵伏击。而朱棣亲自指挥骑兵冲击李景隆中军,却遭到了新式武器“地雷”的打击,从而损失惨重。

  景隆、英、杰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尽管《实录》中花式吹嘘了朱棣的勇武,使人乍一眼竟然看不出此战谁胜谁败。但实际上这一仗下来把燕军的建制都给打散了,以至于朱棣身边只剩下三人,而且好不容易才逃回大营。《实录》不好意思写朱棣大败,只能说是他亲自殿后。连朱棣本人才4个人,这是哪门子的殿后?

  吸取了昨天单兵突进险些全军覆灭的教训,第二天清晨朱棣命张玉居中,朱能居左,陈亨居右先行渡河,丘福率骑兵接应,房宽率军殿后。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渡过白沟河列阵以待,不敢再有丝毫轻敌之意。

  李景隆则在燕军布阵未定之际,命瞿能父子率骑兵迂回直捣朱棣后军,另一位大将平安在侧翼对瞿能进行掩护。房宽所部在瞿能父子的冲击下渐渐不支,官军气势凶猛,连张玉等人都为之胆寒。

  危急时刻朱棣率麾下精锐护卫亲自对瞿能发动反冲锋,燕军必须要拼命了。一旦房宽的后军被彻底打垮,李景隆再指挥官军正面压上,十余万燕军恐怕就要被全歼在白沟河岸边。面对燕军不要命的攻击,官军并不示弱,瞿能更是指挥部下盯着朱棣实施斩首行动,所谓的“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根本就是一句鬼话。

  南军飞矢如注射王马,凡三被创三易之,所射矢三服皆尽。乃提剑左右奋击,剑锋折缺,不堪击。马却,阻于堤,几为瞿能所及。—《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此时负责掩护的平安见瞿能战况激烈,也率部投入战斗。平安武力超群,燕军大将陈亨、徐忠皆被其重创。其中徐忠被平安一刀砍到手上,结果自己把将断未断的两根手指砍掉,撕下战袍裹住伤口之后,继续酣战不已。

  鏖战多时的朱棣此时已是筋疲力尽,幸亏高阳王朱高煦率领数千骑兵赶到,才勉强稳住了战局。但到了中午时分,瞿能高呼着“灭燕”的口号,再次对燕军阵地发动突击。越嶲侯俞渊、陆凉卫指挥滕聚率军紧随瞿能而上。(越嶲侯俞渊,是胡党南安侯俞通源的弟弟,洪武二十六年被朱元璋贬黜,此时被朱允炆重新用。陆凉卫是云南卫所,证明了沐家统领的云南兵一直就和朝廷是一条心。)

  经过短暂休息过后缓过劲来的朱棣再次领兵杀出,和朱高煦、张玉合兵一处围攻瞿能父子。原先在左翼的朱能已经驰援右翼,代替陈亨对抗平安。此时的战况已经容不得朱棣再留后手了,丘福指挥的骑兵对李景隆的中军发动冲击,但官军不但在李景隆的指挥下巍然不动,还分出一支精兵抄袭燕军后路。

image.png

  从当时的战场形势来看,朱棣的最后一张牌已经打出,而李景隆的总预备队还没有动。照现在的状态耗下去,燕军难以支撑到天黑。就在燕军眼看不支的时候,神奇的天象再次出现。一阵妖风吹过,李景隆的帅旗竟然被刮断。古代作战,最重要的就是靠旗语进行指挥,因此帅旗一倒,前线官军都以为李景隆的中军出了问题。一时之间,官军旗号混乱,阵型开始松动。

  可惜瞿能父子功败垂成,壮志未酬,在一片混乱之际被朱高煦所杀。而平安也在和朱能的对抗中败下阵来。官军阵脚大乱,俞渊、滕聚等人相继战死,只能退回大营,试图据营坚守。

  但朱棣乘着风势,对李景隆大营实施火攻,于是官军最终崩溃。郭英部向西面溃散,李景隆部则向南面溃散。不但营中辎重、器械、孳畜等都丢给了朱棣,连皇帝御赐的斧钺都来不及带走。燕军一直追杀到雄县月样桥才收兵。

  靖难第一功臣

  此前李景隆大败于郑村坝之时,黄子澄等人让其隐匿败绩不要上奏给皇帝。现在纸包不住火之后,黄子澄却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地说出下面一段话,简直是演技派影帝,令人瞋目结舌。

  景隆还朝,帝赦不诛。黄子澄痛哭曰:“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亟诛何以谢宗社,励将士!”—《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李景隆出师近一年,期间出生入死,与燕军多场血战。到了文人们口中变成了“出师观望,怀二心”。黄子澄等人为了掩盖自己“欺君”的罪行,就想着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出生入死的武将,如何不让人心寒?

  而在建文四年朱棣千里奔袭南京,连战连捷,兵临城下之时。朱允炆的另一位军师方孝孺在朝堂之上一个箭步窜入武臣班中揪住曹国公李景隆,称“坏陛下事者,此贼也。”此时其他十八名文官更是一拥而上,对李景隆进行围殴。土木堡之变后一群文官当庭打死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之事,险些提前五十年发生。

  但是等到朱棣驻军龙潭之后,又是方孝孺,居然提出让李景隆代表朝廷去燕军大营求和。这个时候他想起来李景隆是和朱棣从小一起长大的亲戚,想利用这层关系来施展缓兵之计。朱允炆君臣的昏聩天真,实在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景隆被你们这帮文官百般针对,凭什么认为他还会忠心于朝廷?派李景隆去求和,这不是明摆着给他一个和朱棣眉来眼去的机会么?

  6月9日,李景隆和兵部尚书茹常、都督王佐等人硬着头皮来到燕军大营求见朱棣。结果就是三人都被策反,成为燕军兵不血刃攻破南京的功臣。因此战后论功行赏,李景隆名列靖难功臣第一名,增禄一千石。茹常封忠诚伯,王佐封顺昌伯。

image.png

  但是朱棣重用李景隆,不过是权宜之计。双方在靖难时兵戎相见,朱棣虽然两次对阵李景隆时获胜,但是死于其手的燕军将士也是不计其数,这样的深仇大恨不是轻易能化解的。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阵第十四》

  永乐二年,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联合刑部尚书郑赐、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轮番弹劾,终于让李景隆被削去爵位,和其弟李增枝及妻子数十人禁足于曹国公府。在朱棣迁居北京之后,还特地将李景隆押赴北京单独监禁。根据《明史》的记载,李景隆应该是在永乐末年死于北京。而他的家属直到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才被解除禁足,恢复正常生活。

  癸巳,敕南京守备、丰城侯李贤,参赞机务、兵部侍郎徐琦等:已废曹国公李景隆家属增枝等男、妇大小三十八名,拘系年久,人情不堪。兹特推恩,悉加宽释,令于所居闲住,听其出入生理。其男女听与军民结婚嫁娶,薪米之类,悉皆住给。—《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二》

  李景隆被囚禁于北京之时,他被发配辽东的家人潜逃于沧州,意图劫狱。李家子孙幽闭于府中四十多年,生活极端困苦之余,依然能做到秩序井然。这样的李景隆,怎么能说是草包?

  至于他和朱棣的两次正面交手,从排兵布阵到临场指挥,说实话都没有大的纰漏。只能说天命在燕王,非人力所能挽回。李景隆既不是草包,也不是内应,他只是败于朱棣手中众多将领中的一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