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孙子兵法分析,张良是如何逼得项羽四面楚歌的?
2021-04-04 14:25:59 张华 裴頠 姚弋仲 苟晞 左芬

  说到张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中,孙子就有讲到,“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在我们一个部队行军打仗的时候,要在敌人预料不到的地方和时间进行进攻 。且行军千里都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敌军无力抵抗的地方,如入无人之境一般。那么善于进攻的军队,经常能够在敌方想不到的敌方进攻,使得敌方不知道怎么防守。且同时自己的防守也一定要稳住,使得敌方不知道从哪进攻。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你就一定会获胜。

image.png

  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一下这段话,也就是我们要抓住敌人的弱点和毫无防备的地方,给予致命一击,在敌人进攻我们的时候,我们防守的一定要到位,不能疏忽每一个点位。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能看得清局势的将领了。这个将领一定要把握各种信息, 也要利用战场中的局势去创造信息,利用真真假假的信息来迷惑敌人。这样一来敌人不知道这个信息的真假就不会轻举妄动了。且主动权就被自己所掌握了,赢得战争只是时间的问题。其实虚实篇这一篇文章,在我看来主要讲的就是,我们要善于利用战场上的各种消息去判断,敌方下一步的动作和思维。这样子在敌方进攻自己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先准备好,从而让敌方无功而返。且在自己进攻敌方的时候就抓住敌方信息的一个弱点之处,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image.png

  公元前203年的时候,韩信彭越英布等各路兵马就准备和项羽决战。韩信在观察好地形后就在垓下布下了十面埋伏,准备把项羽引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随后就故意去嘲讽项羽,项羽哪受得了这种气,直接率领这十万军队就冲到了垓下,可没见到韩信,后发现四面都是汉兵,就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了。项羽就说了,我们现在中了汉兵的埋伏,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阵营就一定会全身而退的。可没想的是自己粮草还被汉兵给截住了。没过几天手底下的士兵就受不来了,想要出去跟他们决一死战也比在这饿死的好。项羽就到这一行人想要向前冲过去,击败了不少的汉兵,可是这些汉兵一批接一批的。项羽一个人终究是抵不过韩信的十面埋伏,随后就撤回到了垓下的大营内,等待好的时机出现再战。

  当到了傍晚的时候,自己听到外面传出来了歌声,结果发现是汉营内传出来的,四面都是楚歌。项羽这一下慌了,心中一想刘邦是不是攻下了西楚,因为他知道韩信的士兵大多数都是齐、赵、燕、代这些地方的人。压根就没想到英布是九江兵。当时刘邦的谋士张良就教会了这些汉兵唱楚歌。张良料到楚兵听到自己家乡的歌心中肯定会乱,必然会打破逃亡,还让汉兵不要阻拦逃出来的楚兵。果然当楚兵听到自己家乡歌的时候,就想起了家。因为没有粮草且没有救兵,慢慢的就有很多人开始溜了。就连项羽自己的叔父项伯都投奔张良去了。而后项羽就开始带着自己的剩下的士兵开始突出重围,一直到东山脚下的时候,已经剩下二十六了士兵了。自己就有带领这二十六个士兵跟汉兵决一死战。知道最后只剩下项羽一人,这时候自己身边围的全是汉将。项羽知道自己这次可能要死在这了,但是却不愿意死在汉人的手上,随后就拿起自己的兵器自尽了。

image.png

  通过这场战役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张良让这些汉兵唱楚歌,给项羽手底下的士兵传递了一种西楚已经被我攻下了,你们只有投降才有活路可走了,要不然只有死路一条。通过散步这个虚假的消息来导致项羽手底下的士兵,渐渐的为了自己活命都纷纷的溜走和投降了。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项羽这场战役已经就输定了,因为这些士兵已经被这个虚假的消息攻破了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为了活命只能逃走了。所以在古代的战役中,拥有一个好的将领是多么的重要,要是当时的项羽能够知道敌方这个是假的消息的话,自己可能也不会到最后自尽而亡。不得不说,张良这个计谋,在这场战役中有很大的效果。利用项羽被包围,且外部的消息都被阻拦了,能知道消息都是通过自己去传递给他的。这个时候主动权已经在张良的手上了,赢得战役只是时间问题了。在此,我也希望各位读者有分辨真消息和假消息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一旦你相信了一个假消息,那么你可能就会输得一败涂地。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商场上都好,凡事还是小心点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