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王守仁集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1472年,一个叫王云的孩子,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王云很聪明,但有一毛病,到了四岁还不会开口说话。五岁那年,王云与一群孩童在外玩耍时,碰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他摸摸王云的头,叹息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孩童们将此事告诉了王云的父亲王华。王华一琢磨,将“王云”之名改为“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所以,大家也叫他“王阳明”。说来真是神奇,名字一改,王阳明不久就会开口说话了。王华遂开始教他读书认字。1481年,王华参加殿试,没想到竟然高中状元,留京为官,担任翰林院修撰。第二年,他让家人赴京同住。王阳明便随祖父王伦一同前往。祖孙二人途径镇江金山寺时,一帮文人听说状元之父来了,遂设宴款待,想见识一下王伦的才学。
王伦冥思苦想,吭哧半天,就是琢磨不出一首好诗来,尴尬之际,11岁的王阳明站了起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此诗一出,震撼全场。众人震惊之余,便想:“定是王伦早已作好,然后故意作不上来,让孙子出来震慑我们。”文人们见窗外月色皎洁,便让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赋一首,王阳明略微沉思后,昂首吟诵:“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慑于其诗之气魄,众人齐声叹服。
到了京城,王阳明开始接受系统教育。12岁那年,一次课堂上,王阳明一本正经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先生回答:“像你爹一样,读书登第是也。”王阳明道:“恐怕未必是读书登第。”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说:“做圣贤!”王华闻之此事,拍桌而起:“狂妄之极。”
王阳明15岁那年,父亲带着他去了一趟关外,让其领略辽阔的草原和大漠。没想到一回来,王阳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几天后,他拿着奏疏找到父亲:“我已写好平安策,请转交皇上,我愿出关,讨平鞑靼!”王华把奏疏一扔:“无知之极,狂妄之极。”
王华担心儿子走火入魔,所以一等王阳明满17岁,就挑选了江西一故交之女,然后告诉王阳明:“马上去江西结婚。”结婚那天,拜堂之际,大家却发现新郎不见了。岳父一家赶紧派人四处搜寻,次日凌晨才在道观里找到王阳明。原来,王阳明昨日出来闲逛时,路过道观,便进去和道士聊天,不料聊得投缘,竟忘了结婚一事。此事迅速传遍洪都,民众惊叹:“真乃一异人也。”
1489年,王阳明带着妻子回老家余姚。途径广信时,他去拜访了理学家娄谅。“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娄谅答:“朱圣人的书中有答案。”回到老家,王阳明便开始研读朱熹之学。在那个年代,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他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他的思想被公认为“天下之真理”。
朱熹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叫做“道”。道,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洞悉了道,就可以洞悉世间一切。如何才能悟道?朱熹说:格物致知。格,就是琢磨的意思——只有不停地格物,与事物亲密接触,才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理”。21岁那年,读完朱圣人之著作后,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两人坐在院子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格了三天三夜,朋友砰一声晕倒了。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砰一声晕倒了。苏醒之后,王阳明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王阳明开始全面怀疑朱熹之学。一天,他游览杭州虎跑寺时,看见一位僧人正在打坐,据说其已不视不言三年。王阳明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冷不防一声大喝:“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禅机还是什么触动了和尚,他竟然睁眼“啊呀”了一声。王阳明盯着他:“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问:“想念她吗?”和尚没有即刻回答,良久之后,才满脸羞愧地说:“怎能不想啊!”这句回答,让王阳明陷入沉思。
朱熹把世界分成两块,一块叫“理”,一块叫“欲”。他认为“理”存于万物中,但“理”有一大敌,那就是“欲”。所以“存天理”,就必须“去人欲”。经历此事后,王阳明意识到:人之欲望,永远屹立于天地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泯灭。朱圣人之学说不符合人性。
这两事对王阳明打击甚大,其做圣贤的理想就此破灭。从此,他开始沉迷于五件事:“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事。”1499年,28岁的他考中进士,当上了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从此步入仕途。1505年,正德皇帝继位。其荒淫无道,整天与太监混在一起。太监刘瑾狐假虎威,大坏朝政。1506年,戴铣、薄彦徽等人上书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结果反被打入死牢。
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出于义愤,冒死上书,请求释放戴铣等人。结果被刘瑾重打四十大板后,贬去贵州龙场驿当一名没品级的驿丞。尽管这样,刘瑾仍不想放过王阳明,他暗中派人尾随王阳明,准备在其赴任途中将他害死。王阳明发现有人暗中跟随,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把衣物留在钱塘江边,留下遗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制造了一幕投水自杀的假象,追杀者方才终于放弃了追踪。
经此一役,他对功名利禄不再挂怀。惟有生死一念,横亘于心。他凿了一副石椁,日夜端坐其中,自誓:“吾惟俟命而巳!”1508年的一天深夜,一声大笑破空而出,击破龙场山谷的宁静。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如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的心中,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这门学问,后成为无数豪杰的指明灯,也使王阳明之名超越所有帝王,与孔孟朱并列,而永垂不朽。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困扰他20年的苦闷迎刃而解,其之心境也顿时豁然开朗,种菜之余,王阳明便开始授课,因俗化导,为民众讲解其心学。心学境界阔大又很接地气,所以四方民众及学子常来听学,王阳明之声名便不胫而走,很快,朝廷上下就无人不知王阳明了。1510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一到庐陵,王阳明就抓获了一个大盗。
大盗摆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要杀要剐随便,道德廉耻之话少说。”王阳明说:“好热,把外衣脱了,我们再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说:“实在是热,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说:“光膀子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又过了一会,王阳明说:“把内裤也脱了吧,一丝不挂更自在。”大盗赶紧摇头:“使不得!使不得!”王阳明说:“你死都不怕,却怕一条内裤,说明有廉耻之心啊,我是可以跟你讲道德廉耻的!”大盗折服,乖乖认罪伏法。
王阳明以心学为本实施开导教化,庐陵县政风民风为之焕然一新。“心学教化”加“善政辅佐”,六年间,王阳明官位一路高升,1516年,他竟然当上了三品大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为何让他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一种特产——土匪。山民暴乱,占山为王,拟官僭号,攻城掠地,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上任后,王阳明并没仓促出兵,而是推出了三大举措。第一:“八府一州”立刻分析以往剿匪战例,摸清山贼详情。这一分析,他发现一个惊人巧合: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遭遇伏击。王阳明由此断定:官民之中,必有内贼。第二:“八府一州”挑选骁勇之人担任民兵,日夜操练。“强化剿匪的武装力量。”第三:推行“十家牌法”。“每十户人家编为一牌,互相监督,知贼情而不报,将被治罪。”三策一推,王阳明就准备出手了。
一天,王阳明发布消息:“各军营做好准备,明日将出兵剿匪。”第二天,大家束装而待,可是等到天黑也不见命令下来。原来,这是王阳明设下的计谋,佯装剿匪,让内贼去通风报信。官兵与群众中的内贼纷纷上当,一一被王阳明秘密逮捕。“要么杀头,要么戴罪立功,你们选吧。”这没得选,只有戴罪立功。于是,在内贼为土匪谎报军情之下,王阳明发起了“漳南战役”“横水桶冈战役”“浰头战役”等平乱战争。
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竟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确保一方长治久安,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于是王阳明一边剿匪,一边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所巡抚之地,民风遂焕然一新。在剿匪与讲学中,王阳明意识到: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于是,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去付诸实践。明白一个道理后不行动不实践,那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实践若符合这个道理,那“知”才算真知。实践若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知行合一”理论,后来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
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要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最终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很快,王阳明理论就有了实践之地。1519年,居住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剿匪之后,王阳明虽持有旗牌,但民兵已散,他手上无兵可用。
一听到朱宸濠举兵造反了,王阳明就开始推算他叛乱的三种路径:一、出其不意直取京师,此上策。二、攻下南京,再对决北京,此中策。三、蹲在南昌不动,此下策。王阳明决定发动“心战”,逼迫朱宸濠实施下策。
心战一:空城计。他找来几个戏子扮成士兵,把假造的公文缝在衣服里,成心让宁王府的内线看见。宁王府捉到这几个戏子后,在其衣服内层发现了王阳明写给皇帝的密函:“已从两广和福建调兵16万,不日进攻南昌。”朱宸濠吓得浑身一哆嗦。
心战二:反间计。王阳明写信给朱宸濠的谋士,让他们劝宁王:“迅速离开南昌、去攻南京,配合我偷袭南昌。”于是,朱宸濠遂怀疑谋士通敌,不敢接受他们进攻南京的建议。十几天后,等朱宸濠醒悟过来时,王阳明已经集结了七八万兵力。
心战三:调虎离山计。王阳明派一队人马佯攻南昌,然后遭遇朱宸濠大军,一阵猛攻后,假装败退,朱宸濠遂率大军追击。等叛军倾巢而出后,王阳明立派另一队人马突袭南昌,不用吹灰之力,就拿下朱宸濠老巢。
心战四:攻心计。为收复南昌,朱宸濠决定与王阳明在鄱阳湖展开决战。王阳明下令制作了无数竹牌木牌,上书: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然后将这免死牌投入鄱阳湖中。叛军几乎人手一块,军心哗变。朱宸濠仰天长叹:“好个王守仁,以我家事,何劳费心如此!”就这样,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在王阳明谈笑之间灰飞烟灭。
王阳明独自平息叛乱之时,很多大臣都躲起来不吭声。但抓住朱宸濠后,这些人一下蹦了出来,开始大肆诽谤攻击王阳明:“王阳明与朱宸濠之间早有通谋勾结。”“因虑事不成才迫起兵。”这一切,早就在王阳明预料之中。故谣言未起之前、上书捷报之时,他就申明:平定叛乱乃奉旨行事,武宗皇帝乃最大功臣。然后迅速把朱宸濠交给钦差总督张永。所以谣言四起后,皇帝自然不信王阳明会与朱宸濠勾结。随后,王阳明四次请求回家祭祖,回家祭祖,其实就是想辞官回家。武宗皇帝当然明白,所以不许,让王阳明做江西巡抚,继续讨贼。
1521年,武宗皇帝病逝,无嗣,立从弟为帝,是为世宗。世宗即位后,追录平叛之功,遂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王阳明不赴,欲告假省亲。但世宗皇帝不许他推辞。友问王阳明:为何推辞皇上赏赐?王阳明说了这么一段话:“埋没别人善举,偷占部下功劳,忘掉自己耻辱,这是造成灾祸的重大原因。我不接受赏赐,是为了避祸。”其实,王阳明还有另一目的,“传授心学,才是我一生之宏愿。”
1522年,王阳明父亲王华逝世,王阳明遂借机回老家服丧,开始在绍兴、余姚两地讲授心学。讲学期间,在“知行合一”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理论。阳明心学之理论体系就此完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
即所谓的“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世界虽然纷繁复杂,但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致良知的前提下,去知行合一地实践,那么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六年里,王阳明专注于讲学授徒,其心学理论很快风行整个东亚,四方求学者云集响应,其势如旋风,震动朝野。
1527年,朝廷诏书数下,命王阳明为两广总督,前往广西平息思田“叛乱”。王阳明以抚代剿,创新“土司与流官制度并用”制度,三个月就平息了思田之乱。然后,王阳明又运用奇谋,5个月就剿灭了让朝廷头痛多年的断藤峡及八寨之匪乱。1528年,王阳明身体急剧恶化,咳痢之疾日益加剧。自知时日不多,他立即上书辞官返乡。
1528年11月29日,王阳明从一个美梦中醒来,问弟子周积:“到哪里了?”周积回答:“青龙铺。”王阳明问:“到南康还有多远?”周积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说:“恐怕来不及了。”周积赶紧替他更换了衣冠,然后流着泪问:“先生有何遗言?”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908年,一位留学日本的浙江青年,目睹阳明心学在日本的盛行后,在日记中这样记载道:“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凡是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在阅读王阳明《传习录》,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这位浙江青年,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震撼不已,他万万想不到:阳明心学在影响明清两代无数豪雄后,竟然传到了日本。而让他更想不到的是,日本之崛起竟与阳明心学息息相关。日本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一切都得归功于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章太炎曾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梁启超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深入了解后,蒋介石慨然长叹:“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
而更让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阳明心学后来还成为战后日本崛起之重器。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日本国立银行创始人、实业巨擘涩泽荣一,早稻田大学创始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数之不尽的日本政治家、企业家,都将王阳明及阳明心学奉若神明。日本超过150年的企业现有2万多家,而中国不足100家。日本为何这么牛?答案就是:无所不在的匠人精神。而匠人精神之核心,就是阳明心学。被中国人遗忘的王阳明,被日本拾起,成为其崛起之引擎。
幸好,还有人记得王阳明。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了王阳明。
有一年,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天下一切物都在人心中。这花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体制,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唯有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辛弃疾三次营救好友陈亮,为何要讹诈辛弃疾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详情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曹操损失了哪些主要战将?感兴趣详情
杨应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播州土司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伏波将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朝时详情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代学者毕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详情
溥仪与父亲载沣的关系如何?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东方朔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详情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不管是为了一统汉室江山,还是为了详情
诸葛亮上书给刘禅的《出师表》,是否让刘禅感动?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含山公主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详情
对庄士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庄士敦是详情
你真的了解傅善祥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时的宋朝,详情
你知道赵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秦二世胡亥能够继承详情
说到卫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详情
说到武卒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详情
说到战国七雄的经济实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详情
你知道雍城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热播的《大秦赋》详情
你知道秦国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详情
你知道秦国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秦国的实力到了战国详情
大家好,说起承德避暑山庄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康详情
你知道唐朝的贬官制度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我国漫详情
徐州坚守不出,朱棣遂不再理会,继续南下。三月初一,燕军进逼安徽宿州。三月初九详情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详情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今河北省平泉县)整编,分立五军详情
滹沱河之战发生于明建文三年闰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与建文帝军吴杰、平安部详情
你知道长平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战国时期,秦详情
你知道阴晋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说到这个阴晋之详情
清朝平定西北,大致要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消灭噶尔丹。 康熙时详情
说到大非川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清朝能够入主中原,清太祖努尔哈赤有着最大的功劳,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详情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详情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详情
你知道和珅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的仕途顺的让人详情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详情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详情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详情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云:“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神龙之变后,唐中宗李显复位成功,他继位后重用与她相濡以沫的韦后,成果野心勃勃详情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详情
盛庸是明朝著名将领,曾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击败朱棣大军,差点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势。详情
很多人都知道,在明朝历史上靖难之役是朱棣发动的一场夺取皇位的战争。原本被朱元详情
古代皇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兄弟反目的情况时常上演,已见怪不怪。但叔父和侄子相详情
要不是朱标早逝的话,靖难之役也就不会发生了,关键是朱棣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长辈详情
说到靖难之役其实挺复杂的,我们今天不说他,我们来说当时的朱允炆和沐家军,其实详情
说到靖难之役其实这个战役也还是挺复杂挺悲惨的,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其实当时的详情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详情
靖难之役,朱棣击败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那谁才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呢?这详情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详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姨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详情
你们知道贾环为什么要诬陷贾宝玉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赵姨娘和贾环平详情
红楼梦贾琏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果说宝玉的详情
《红楼梦》中通房丫头是什么地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红楼梦贾宝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详情
贾母是怎么对待贾代善的六个妾室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你知道“秦晋之好”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我们都知道详情
说到晁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阮氏三雄都是令人喜欢的梁山好汉,尤其是活阎罗详情
你知道琵琶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犹记得,在电视剧《详情
你知道李商隐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01 海外徒闻详情
你知道王昌龄与杜牧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王昌龄与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