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府到底有多奢靡?成由勤俭败由奢

  红楼梦贾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曹雪芹写《红楼梦》,主题好几个,比如他明白写出来的为闺阁做传、大旨谈情。他真想表达的其实还是批判和控诉,他批判那个社会他格格不入的一切,他讨厌男人,讨厌老女人,讨厌虚伪又黑暗的官场,讨厌最高统治者。他直接定义那个社会是末世,说难听一点,他是在诅咒统治者的灭亡。

  小说以四大家族的代表贾府作为第一场景,通过上百个主要和重要的人物展开画卷,贾府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大家庭,说《红楼梦》是曹家的家族史也不为过。对于自己的家族,曹雪芹照样的批评,尤其的对于家族里的男人们,他们窝囊、纨绔、不上进、不负责,在声色犬马里醉生梦死,直到家族的覆灭。曹雪芹将家族败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归为末世大环境,他通过不同人物的命运沉浮,告诉读者,无论怎样都无法避免这样的结局,而且他下了一个盖棺定论般的结语,结局就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image.png

  其实从读者的视角看,至少在屏山看来,需要为贾府的败落负责的,是贾府自己人。所有的矛盾,根源是经济,贾府衰落的过程,就是经济状况一路恶化的过程,小说一开篇,有前瞻性的秦可卿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提出建设意见和远见卓识的远景规划。但这时,宁荣两府尚醉生梦死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无论是秦氏之丧,还是元妃省亲,都是极尽奢华,直接将贾府推向了经济危机,加速了败落的进程。

  《红楼梦》所处的260余年前,是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农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农民,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一个人一年能生产的财富也不过几两银子而已,贾府得以维持的奢华的几乎全部来源祖宗留下的田庄。小说交代,宁国府有八处田庄,不怎么好的年景,年租除柴米山货,现银收入有2500两。贾珍说正常应该能有5000两。荣国府比宁国府多出了好几倍,同样的灾年荣府除了物资,现银子收入5000两,既然说是好几倍,就算正常年景收入15000两吧。其实看看两府花钱的大手笔,这个收入是真的很紧张的。

  多说一句,宁荣两府都属敕造,规制是一摸一样的,当年宁荣二府受封,田产应该没有什么差别才是,怎样宁府田庄少了这么多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宁府的不肖子孙卖了祖产以维持奢华,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宁府经济恶化的只会更快。

  荣府更好不到哪里去,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元妃省亲后,二十几个和尚道士原本应该解散,但王熙凤为了给贾芹一个差事,硬是留下了这伙子人在家庙里养了起来,柴米供给三个月就要二三百两银子,一年下来只这一项就要花费1200两银子,这里面其实大部分都被贾芹贪污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如此,想想荣国府有多少漏洞。就是一座金山也经不起这么消耗。

  要说浪费钱财,排第一位的要数贾府过年,从进入腊月,宁荣两府就开始准备年事了,第一件就是合府上下大小做新衣裳,不同于今天我们买新衣,对于贾府来说,除了低等级的奴才,所有的主子和有些体面的奴才的衣装全是高定。《红楼梦》72回旺儿媳妇说:(府里)哪一位太太奶奶的头面衣服折变了不够过一辈子的。

image.png

  这句话透出的信息量惊人,就拿今天的奢侈品来说,就算是有一屋子,折变了也不够过半辈子的,因为大大滴贬值是肯定的,人家贾府不同,随便一位太太奶奶,衣裳首饰都够过一辈子了,这就不单单是量大,还有特别值钱的意思。比如王熙凤,袭人回个娘家,仅这一天,她就送出去好几件衣裳首饰。后来贾府经济几近崩溃,王熙凤多次当首饰嫁妆,令人不禁感叹,王熙凤嫁妆的体量。

  王熙凤的豪已经惊掉了读者的下巴,但是在姑妈王夫人眼里,王熙凤是没法和自己比的,她亲口说,自己虽说没有享过大富贵,但比凤姐是要强得多的,这话自己说出口,证明两人在享受方面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也是,王夫人一高兴,就连普通的丫头秋纹也能得两件太太年轻时的衣裳。

  王夫人不过是一个工部员外郎夫人,这在京城,实在是不显赫,虽说后来女儿封了妃,但王夫人貌似也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便宜,至少每次赏赐,她和邢夫人是一个规格标准,荣国府有一个真正享过大富贵的,就是史太君贾母

  贾母是国公夫人,是真正的一品诰命夫人,见过了大世面,享过了大富贵,经历了贾府最荣耀显赫的时光。她是贾府真正的金字招牌,她参加朝廷的政治活动,因为资格老,比如国丧,连北静王府都给面子,租赁歇息下处时,将尊贵的东院让给贾母,自己赁了西院。自然,贾母是奢侈惯了,也就是浪费惯了,她吃饭,府里几十年如一日,将天下所有的菜蔬打出了流水,每天这么轮着吃。她有自己的置装班子,甚至有自己独立的浆洗班子,鸳鸯的嫂子就负责这项工作,贾母衣服的针线全部来自自己屋里的丫环等奴才,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离开时,鸳鸯送了她几件老太太的衣裳,鸳鸯说:

  “都是往年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得,收着也可惜,却是一次也没穿过的……”

image.png

  贾母是家族里的老祖宗,生日节下,尤其是春节,可以想象家族中众儿孙媳妇们要给老太太送多少针线衣裳,可是这位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衣裳,不穿归不穿,送还是要年年送。老太太这个规矩肯定所有人都知道,但丝毫不影响送衣裳这样孝心的表达,而且给老祖宗表达孝心,肯定是精挑细选,肯定是贵重非常。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形式大于实用,要的就是个仪式感。这是多么惊人的财富浪费。如果套用旺儿家的话,要是将贾母这些从来不穿的衣裳折变了,不知道够人几辈子过的。

  这些浪费在贾府看来,其实不过是毛毛雨,曹雪芹在写这些的时候,大约就是上层社会的主子们太正常不过的日常,因为阶级立场的不同,曹雪芹在写这些的时候,他不会去算账,这些财富需要多少农民付出多少心血,贾府这样的浪费如何可持续的问题。其实不光是贾母,他笔下最为赞美的贾宝玉林黛玉,在衣装上,同样处在顶级的奢华范围内。而薛宝钗的极简和朴素,成了把柄一般被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嘲笑。

  曹雪芹也批评贾府的浪费,只是他批评的是贾政的糊涂,贾赦的贪婪,贾珍、贾琏贾蓉们的浅薄,同样是浪费,到了贾母、凤姐、黛玉和宝玉的身上,就成了品味和美丽,至少曹雪芹在这个问题上,是真的太双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