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工于书法,明代陶宗仪在其《书史会要》中有何评价?
2021-04-25 11:18:53 韩龙 轲比能 秦朗 陈泰 陆抗

  韩琦工于书法,尤善正书,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书“师颜鲁公(颜真卿)而颇露芒角”。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韩琦生活在这样一种书风取向的时代,在史书中介绍他:“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宋史列传第七十一》),可见其读书勤奋,并天资聪颖。

  在书法他也下过大功夫,《书林记事》一书中这样描述:“韩忠献少年贫时,学书无纸,庄门前有大石,就其上学字,晚即涤去。遇烈日及小雨,张敝伞自蔽,率以为常”,足见他在书法上用功之勤与艰辛。

  韩琦受颜楷的熏陶很深,视觉上字字雄劲端重,丰腴俊逸,极善运用点画的粗细对比与钝锐对比。对于纵向的笔画,在行笔时,按笔较重,举墨迹中具体的字为例,如竖、点、撇、捺这些笔画都显得较粗,还有粗笔中画饱满,出锋处又强调锋芒。字左边的竖笔往往轻于右边的。横笔写得较轻,在行笔提按的轻重上,形成横轻竖重的差别。视觉上感受他的书风大气磅礴,多力丰筋,,着浓厚的颜鲁公楷书气象。

  韩琦作为一个正臣,偏爱颜真卿也是情理中事,这当然也有时代风气的影响。但不杂他体在同时代恐不多见。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六《寄相州侍中韩魏公》诗云:“晋公(韩滉)名画鲁公书,高出张(僧繇)吴(道子)与柳(公权)虞(世南)。幸得魏公挥宝墨,缘公楷法亦颜徒。”他的颜体尚有自家风格,与蔡君謨相比,韩琦显得更为浑厚朴拙,这无疑也是禀赋胸襟使然。

  正书

  楷书,字体名,也叫楷体、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image.png

  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现代。

  韩琦信宿帖

  韩琦信宿帖,与旬日帖联装。作者韩琦在北宋时期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官,封魏国公,卒谥“忠献”。他作为当时重要的军事将领,曾多次率兵抵御西夏元昊的进攻,战功显赫,为北宋一代名臣,信宿帖是其仅存的两本墨迹之一。

  纸本楷书,宽30.9厘米,纵71.7厘米。行十四,可辨识字一百五十。

  韩琦文中所提的《昼锦堂记》的成文时间为信宿帖断代的重要依据。《昼锦堂记》文中最後欧阳修具衔为“尚书吏部侍郎,参政知事欧阳修”,按《长编》可知此帖上限为英宗治平元年,又蔡襄所题《昼锦堂记》具衔为“端明殿学士”,时代下限当为志平二年。信宿帖的创作时间当在此区间。

  信宿帖书风雄健,结字严谨,学颜真卿而不杂他体,为同时代所少见。有高士奇、清内府鉴藏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