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皇帝为什么都是单字名?为什么刘弗陵不是单字名?
2021-04-29 11:54:27 上官皇后 刘弗陵

  说到刘弗陵,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仔细回顾古代历史,可以发现两汉、两晋、唐、两宋时期的皇帝,大多都是单字名,其中又以两汉时期最为明显,不仅二十四位皇帝中有二十三位都是单字名,且官员、百姓大多也取单字名。而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避讳。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例如黄清敏的《汉晋人物单名现象试探》,又如魏斌的《单名与双名:汉晋南方人名的变迁及意义》。网上有说法认为,单子名的流行源自于《公羊春秋》中的“二名非礼”,其实并不准确,根本的原因还是必会制度的发展。

image.png

  避讳制度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开始流行,不过,先秦时期的避讳制度,与后世却有不同。《礼记·曲礼》有载,“礼不避嫌名,二名不偏讳”,也就是说,避讳可以不用注意同音字和读音相近的字,遇到双字名只要不把两个字同时使用,便也不算违礼。

  然而,从秦汉开始,出于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为了维护皇室威严,导致避讳制度愈加严苛,不仅同音字和近音字不准使用,遇到双字名更是要求两个字都要避讳,而且就连皇族和外戚的名字都要避讳。例如,汉武帝名叫刘彻,民间就连车辙的“辙”字都不能用,而只能改为“车通”。又如太后王政君的父亲名叫王禁,“禁中”便被改为了“省中”。再如寿良县为了避讳光武帝叔父的名讳而改为寿张县。甚至连古书名字都得更改,如将《春秋》改为《阳秋》,《庄子》改为《严子》等。

  这种严格的避讳制度,带来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需要避讳和更改的文字必将越来越多,很容易引发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等出现混乱。于是,为了避免避讳制度引发混乱,单字名就此流行,毕竟“单字名”比“双字名”的讳字要少一半。

image.png

  而且,不仅两汉皇帝大多为单字,曹魏五帝、蜀汉两帝、东吴四帝也全部为单字,两晋从司马炎司马德文,十五帝中仅有两人为双字,唐宋两朝同样如此,除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等少数皇帝外,绝大多数也皆采用单字。

  于是,很多皇帝在即位之前为双字,但在继承皇位之后便会改为单字,例如汉宣帝本名刘病己,即位后改名刘询;又如汉平帝刘箕子,即位后改名为刘衎。

  而具体到刘弗陵,情况有点复杂,汉武帝先后共生有六子,长子戾太子刘据,次子齐怀王刘闳,三子燕剌王刘旦,四子广陵厉王刘胥,五子昌邑哀王刘髆,六子汉昭帝刘弗陵。可见,汉武帝六个儿子之中,前五个全部为单字,偏偏只有第六子刘弗陵为双字。

image.png

  那么,刘弗陵即位后到底有没有改名呢?答案是不知道,《汉书·武帝纪》张晏注中提到,“昭帝也。后但名弗,以二名难讳故”,但《汉书》中对此却没有丝毫记载。

  按理来说,《汉书》既然记载了皇帝刘义改名为刘弘刘病已改名为刘询、刘箕子改名为刘衎之事,如果刘弗陵真的改名,那么《汉书》不太可能将其遗漏,毕竟皇帝改名可是大事件。因此,刘弗陵未曾改名的可能性更大,至于原因嘛,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是否改名乃是皇帝的自由,而并非硬性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