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统一中国的人为何是秦始皇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无论从疆域、行政、文化、经济等方面来看,夏商周三代都算不得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三代更替,更像是一次盟主的更换,而非宗庙绝嗣的王朝兴亡更替。

  商汤灭夏,封夏后氏于杞地,武王伐纣,封商王室于宋

  自从大禹死后,按照部落联盟传统,本该继位的益,被大禹的儿子击败,失去权位,夏获得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将“共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其实上古部落联盟的所谓“共天下”也是有限制的共有天下,不过是部落联盟首领在贤德的部落首领之间禅让更替,但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依然是遵循世袭制进行传承的,不会出现低层部落民众逆袭成为首领的情况的。

image.png

  夏启继承大禹的联盟首领,开启了夏后氏世袭部落首领的时代,这个时代虽然被称为夏朝,但其本质上与后世的王朝差距很大,夏朝只不过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

  而真正团结在夏后氏周围,夏后首领可以依靠的只有夏后氏以及与其同姓的斟鄩氏、斟灌氏,其他部落也仅保持对夏后氏的上贡关系,并无上下级的统属关系,独立性是非常强的。

  夏后氏传到孔甲的时候,曾经向夏后氏纳贡的方国部落,因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开始对夏后氏产生不满,到夏继位时,夏后氏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很多方国已经不再向夏后氏纳贡了,由此可见夏朝的统治其实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

image.png

  夏桀在位时期,因为不断征伐不顺从的部落,招致各个部落的不满,而且子姓商部族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商汤带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残暴的夏桀,最终在鸣条之战击败夏桀,夏后氏的部落首领时代终结,子姓商部落的时代开始了。

  夏桀战败后,并没有被商汤杀死,而是被放逐到了历山,此后夏桀带着一部分夏后氏的民众迁徙到了南巢,商汤封夏后氏的一支贵族在杞国,以奉祀夏后氏的宗庙祖先,杞国一直延续到战国初期,被楚国灭亡。

  商朝继承夏朝成为华夏部族联盟的首领,商朝相较于夏朝,整个社会已经从部落形态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各个部落或合并或自发的建立起了一个个或强或弱的国家,国家的治理保持高度独立,保持向商王称臣纳贡的基本共识,这是商王朝统治的基础。

image.png

  商王朝为了方便统治这个松散的方国联盟,又在四方设置方伯,由其统领四方诸侯,比如西周部落,一直就担任西伯,为商王朝统领西方诸侯,到了商朝末期,西周部落强大起来,不断发生叛乱挑战商王朝的领导地位。

  终于在最后一任商王帝辛时期,被西周部落抓住了机会,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誓师讨伐商王帝辛,在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国内商军全军覆没,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灭亡。

  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帝辛的儿子武庚于殷,继续奉养商王宗祀,周武王死后爆发“三监之乱”,武庚兵败被杀,周公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继续奉养商朝宗祀。

image.png

  相比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秦灭东周,周王室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秦昭襄王灭亡西周国,俘虏周赧王,将其贬为庶人,不久周赧王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吕不韦灭亡东周国,周王室的祭祀从此断绝。

  因此,可以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更像是霸主地位的更换,宗庙祭祀并不会因为失去领导地位而断绝,这与夏后氏之前的“禅让制”的并无本质的区别,秦朝的统一却是断绝宗祀的兴亡之战,后世基本延续秦朝的做法。

  在行政制度上的诸侯封建与中央集权,代表着时代的不同

  夏商周三代的统治形式,处于早期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变革中,相比于夏、商时代的部落、方国联盟,周王朝的统治介于后世集权王朝与诸侯联盟之间。

image.png

  《左传》中说:“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周天子对各诸侯国拥有较高的权威,各诸侯除贡纳外,还需朝觐述职,出兵从征。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商周交替之际,各方国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很多小的部落诸侯都被大的诸侯国兼并,尤其是商王室征服了很多土地,结果被周武王给抄了老家。

  因此周王朝建立后,大片的领土可以用来分封,再加上三监之乱,让周王室觉得只有大量封建诸侯,藩屏周室,才能维持安定,于是周王室将大量姬姓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姬姓诸侯国起初必然对周王室唯命是从的,所以西周时期周王室非常具有权威,还时常干涉诸侯内政。

image.png

  但是周王室的统治建立在“世卿、世禄”制度下的诸侯分封采邑制度,其本质依然是诸侯联盟制的国家,类似于现代西方的联邦制,各诸侯国内部高度自治。

  周王室对诸侯国的管理是非常有限的,大都限制在率兵跟随出征,朝拜纳贡等范围内,也有诸侯出任周王室的卿士,参与周王朝的朝政的,但整体来说依然是周天子统领诸侯,诸侯又统领国内的卿士贵族,是一种分层效忠的联盟制度。

  秦始皇统一之后,中央朝廷逐步加强中央集权,仅仅在西汉初期分封诸侯时,各诸侯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汉景帝七国之乱”后,中央王朝从税赋财政到行政治理上,都全面铺排到了全国各地,一路延伸到了县乡一级的单位,这才是真正全国统一。

image.png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在文化、经济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早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中原各诸侯国在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其状况大致与今天的欧洲各国一样,文字书写各部形态,货币形式有布币、贝币、裤币、刀币等形式。

  秦始皇统一后,在文字上要求全国统一,以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对马车的形制和轮距做出统一规定,方便道路的修筑。同时,流通货币统一采用圆形方孔钱,对商业贸易中的一尺、一斗等度量进行统一规范,使全国真正实现上下统一,方便沟通和经济贸易。

  领土的统一并不是最关键的,只有在文化和意识上形成统一的思想,全国统一的格局才能保持下去,草原游牧民族曾经打下的疆域超过想象,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化制度来维持,因而只能是过眼云烟。

  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统一的文化和制度,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才是维护天下一统的关键,即使秦朝二世而亡,但是秦朝统一的思想和制度依然被延续下来了,不会随着王朝的更替而消亡,直至今日,我们一直在延续,所以说天下一统从形式和制度上始于秦始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