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抓拿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什么要用一群小孩子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康熙四年,12岁的康熙皇帝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婚以后,康熙皇帝就开始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也就是玩摔跤。鳌拜认为这乃系尚未成年的康熙皇帝,玩心所致。

  康熙八年,这些昔日的少年侍卫们一举将“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拿下,投入狱中!

image.png

  对于康熙皇帝选择少年侍卫的原因,《清史稿·圣祖本纪一》有过说明:

  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

  啥意思?

  就是因为考虑到鳌拜这个“满洲第一勇士”武功高强、力大无穷,“多力难制”,康熙皇帝才会命令“年少有力者”,而并非“一群孩子”,经过长期的“扑击”训练,才能有把握完成这项任务。

image.png

  为什么不选择“大内高手”,也就是“御前侍卫”动手呢?

  我们来看一下鳌拜的履历。

  《清史稿·列传三十六》记载:

  世祖亲政,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予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鳌拜受顾命,名列遏必隆后,自索尼卒,班行章奏,鳌拜皆首列。

  也就是说,自顺治八年,顺治皇帝亲政以后,鳌拜就开始担任领侍卫大臣,专门负责御前侍卫的管理工作,一直到康熙皇帝在康熙八年将其擒获。而且,在索尼病逝以后,位居“四大辅臣”末位的鳌拜一下成为朝臣之首,大权在握,操控朝政。对于皇宫戍卫、宫廷侍卫乃至康熙皇帝近前的服侍太监全部由鳌拜安排。

image.png

  也就是说,当时的“大内高手”们基本都是鳌拜的党羽势力,都受鳌拜控制。别说用他们来擒获鳌拜,会不会走路风声,让鳌拜有所准备;就连这些“大内高手”会不会听命,都不一定!

  另外,康熙八年,康熙皇帝虚岁16岁,和那些“年少有力者”更有共同语言,更易做出擒捕安排。也就是说,这些人在一起,康熙皇帝可以不顾皇帝威严,可以做出任何手段、计谋的安排;而面对“大内高手”这些出身高贵、有官职品衔的臣子们,康熙皇帝就会放不开,就会顾虑皇帝脸面,也就不会那么顺当地将鳌拜擒获了!

  毕竟,所谓的“智擒鳌拜”,并不是一个帝王惩治臣子该有的模样!

  参考文献:《清史稿·圣祖本纪一》、《清实录·圣祖实录》、《清史稿·列传三十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