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人才济济,为什么这些人才都去了秦国呢?
2021-06-16 12:07:22 诸葛诞 诸葛均 诸葛亮

  魏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战国初期,魏国国力强盛,对周边诸侯国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不过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以后,国力逐渐超越魏国,从而走上称霸之路。实际上帮助秦国崛起的商鞅,他原本是魏人,但后来选择转投秦国。当时很多具有才华的名将原本都是魏人,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留在魏国,而是去他国求职,为什么魏国就留不住人才呢?无情、张仪公孙衍等人都是魏国人,但最后却在别的国家发光发热,让魏国吃了大亏。

战国时期魏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魏人助秦国变的强盛

  《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

  当时的魏国可谓人才济济,为什么逐渐衰落了呢?为什么卫鞅、公孙衍、张仪、范雎之类的大才未能在魏国施展才华,反而入秦一举成名?

  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点:

  其一,以“用人者”角度来看,国家发展阶段不同,当权者对人才的态度有异;

  其二,以“求职者”的角度来看,魏虽强,舞台却小,秦虽弱,可大有为。

  以下分别论述:

  一、国家发展阶段不同,当权者对人才的态度有异

  应该说,魏国至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时,国家昌盛日久魏国上下对人才的重视,尤其是对平民士子人才的重视与魏初魏文侯振兴魏国时的求贤若渴有天壤之别,致使治国大才未能进入当权者的视野,或者当权者已无鉴别大才与否的兴趣。

image.png

  1、魏国占据晋国中部地带,向来以三晋正统自居,且自立国以来有一统三晋的宏愿。

  魏文侯治国有方,国内实力蒸蒸日上,令各国羡慕不已;同时,在应对国际局势问题上,魏文侯出手有策,令韩赵折服,彰显了大国国君的风度,于战国之初一跃而成为诸侯国之首,雄霸天下。《资治通鉴》记载:“魏于是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魏文侯一改诸侯列国世家贵族把持朝政的局面,以远见卓识,从决定国家发展的人才因素入手,大开方便之门,首开士子入居庙堂的先河,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魏文侯作为魏国百年霸业的开拓者,在位期间礼贤下士,广泛延揽人才,不但请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参与影响、塑造魏国,还任用李悝、翟璜为相治理魏国。最为重要的是在军事领域,魏文侯起用了乐羊、吴起为将,不但巩固魏国河山,还为魏国开疆扩土。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子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魏文侯此举开诸侯列国之先河,将引领诸侯列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魏国崛起之前,魏文侯对人才的渴求,仅从其个人操守即可窥见一斑。

  《资治通鉴》记载:“文侯与群臣饮酒,乐,命驾将适野”。大家正喝的高兴地时候,天降大雨,魏文侯突然外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资治通鉴》记载:“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魏文侯,作为大国之君,将信誉重视到如此程度,难怪他能够成就百年魏国霸业。其实,当领导的有这个权力,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前往。如此小事随便派个人去告诉那个山林管理员,今天下雨了,约会取消,改日再约。从宴会现场群臣一脸疑惑的表情即能明白,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2、《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供职于鲁国期间,曾“杀妻”得以领兵御齐军,并一战成名。吴起在成为名人的同时,他之前的件件“丑事”立即成为攻击诽谤的工具,送到鲁君案头,于是逐渐疏远吴起。

  当吴起意识到鲁国君有意疏远时,即萌生了投奔魏文侯的念头。其实,吴起早已进入魏文侯的视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魏文侯与将军李克的一段对话:“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李克的回答正是魏文侯想要的答案。果然刚到魏国的吴起就被魏文侯任用为将。吴起也未辜负魏国的期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魏文侯不拘一格起用鲁之“弃臣”,成为当时的佳话。

  3、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终魏文侯一世,吴起深得赏识。但是魏文侯之后的魏武侯对吴起却不感冒。

  吴起为魏国西河郡守,在当地施行仁政,深得民心,取得了很高的声望,久负盛名。当魏国初置相国时,吴起认为,魏国朝中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相国之职志在必得。但是任命文件一宣布,他傻眼了,相国竟然是田文。吴起心里想不通,表面上更是不高兴。吴起被怒气冲昏了头脑,竟然去找田文理论。田文以一句“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令吴起恍然大悟。

image.png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千方百计排挤吴起,最终令魏武侯“疑之而未信”。魏文侯朝思暮想而欲得的爱将吴起离魏赴楚。

  4、卫鞅在入秦之前,曾经供事于魏国相国府,深受公叔痤赏识。多年相处,公叔痤深知卫鞅的能力足以入朝为相。《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当公叔痤病倒之后,他准备借魏惠王前来探病之机举荐卫鞅,并希望魏惠王“愿王举国而听之”。

  俗话说,人将即死其言也善。魏惠王对公叔痤举荐卫鞅为相国,第一反应是“王嘿然”,最后的反应是,他跟左右谈及此事,竟然嘲笑公叔痤“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公叔痤临别之际,望着眼前的卫鞅,仿佛看到了未来,他真为魏国的将来担忧。事情的发展也正如公叔痤担忧的那样,在不久的将来,正是这个青年让魏国不得安宁。

  由此可见,魏国发展过程中三代君王,即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对人才的态度截然不同,完全在于此时之魏国相较于彼时之魏国已有天壤之别。

  二、魏虽强,舞台却小,秦虽弱,可大有为

  人才是否可以施展其才能,与供职国发展阶段有直接关系。百废待兴,思贤若渴,不拘一格;国富民强,千甄万别。

  魏国通过改革在释放生产力,综合国力与日俱增的同时,社会管理日趋完善。魏国的富强吸引了大批人才的涌入,他们也被魏国派驻至各级行政部门,其中不乏谋国高手。

  当国家管理逐步步入正轨,当权者已经习惯于既有体制,难以接受国家体制的再造,或提升。此时,为魏国而来的士子,能否在魏国青史留名,关键在于工作态度上,是否甘愿按部就班

  像卫鞅、公孙衍、张仪、范雎之类的谋国高手,岂能甘心按部就班,他们或许抱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心理西进入秦,或辗转至秦。

  秦国百废待兴,或亟需完善,“试验”的机会远较相对成熟的魏国为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image.png

  《史记·商君列传》仅记载魏惠王听了公叔痤举荐卫鞅时,希望“举国听用之”,禁不住嘲笑其“病甚,悲乎”,再无任何相关记载,而卫鞅入秦之后可谓大费周章,三见秦孝公而留秦。

  由卫鞅对秦、魏两国君王的态度,即对魏惠王一拒而离魏赴秦,对秦孝公一而再再而三求见,亦可感受到当此之时魏虽强,舞台却小,秦虽弱,可大有为。

  魏国人才外流是魏国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魏国的衰落并非因人才外流,而是未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对国内、国际局势做认真的判断,为国富民强而付出的努力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当秦、齐崛起之后,魏国之所以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在于魏国上下缺少魏文侯当年振兴魏国的勇气与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