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这位传奇女性,究竟是如何数次对明朝力挽狂澜?

  孙氏是永城人,天生丽质,人又聪明机灵,史书上称其为“幼有美色,姣皙而慧”,孙氏在少女时期便已经人人皆知。而凑巧的是,当时诚孝张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母亲)的母亲张氏也是永城人,她听说孙氏有着如此美名,心想着为朱瞻基挑选一个与自己同乡的女孩,以延续自己家族的势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后来,孙氏就被带进了京城,在张氏的引荐下,她成功地进入宫中,成为了朱瞻基的玩伴,并且两个孩子青梅竹马,感情十分深厚。

  永乐八年,明成祖朱棣觉得皇太孙朱瞻基已到婚配年龄,当择配。孙氏本是皇太孙妃的最佳人选,但是通过占卜,另一个女子却是最佳人选,她就是锦衣卫百户胡荣的三女儿胡善祥。就这样,胡善祥被封为了皇太孙正妃,而孙氏被封为了皇太孙嫔。

  朱瞻基继位后,他十分宠爱孙氏,而孙氏始终对曾经的皇太孙妃胡善祥耿耿于怀,她经常向朱瞻基说胡善祥的坏话,而胡善祥由于身体不好,只生下了两个女儿,这对于皇后来说,没有儿子,她的地位是岌岌可危的。

  孙氏也没有生下儿子,但心机颇深的她却想到了一种方法。

  《明史列传·第一后妃》中曾经指出:“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

image.png

  所以现在都有孙氏借腹生子的记载,意思是说将宫女生下的孩子(即日后的明英宗)称之为自己的孩子,而孩子的生母,在生产过后便被残忍地杀害。

  但是这个说法目前还存在争议,因为孝恭皇后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并作为宣德朝的皇后,清朝编明史多有诋毁。毕竟怀胎10月,又要瞒过当时的皇太后皇帝,还有宫中的其他闲杂人等,包括在分娩之日瞒过其他人,着实很难做到。

  况且当时的明宣宗朱瞻基并无子嗣,所以关注点还是很高的,大家都十分担心朱瞻基会没有继承人,如果孙氏是借腹生子,那怎么做到瞒天过海呢?所以,这个说法其实还是有待推敲。

  但是当孙氏生下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后,明宣宗愈发宠爱孙贵妃,以胡皇后无子,所以理应让贤,逼胡皇后上表逊位。在朱瞻基的施压下,最终胡善祥不堪重负,决定自己辞去皇后一位。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征瓦剌被俘,瓦剌骑兵继续攻掠明朝北方重镇,京师告急。孙太后摒弃南逃主张,采纳主战派于谦等人的意见,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以安民心。随后积极调兵遣将,坚守北京等一系列正确决策,终于化解了危机。

image.png

  在夺门之变中,景泰帝恋栈皇位,幽禁被遣送回京的太上皇朱祁镇,废除孙太后所立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孙太后任凭废立太子,悉心保护好被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和被废的小太子朱见深。最终支持部分朝臣实施“夺门之变”,拥戴作为皇室嫡长的太上皇朱祁镇,重新复位。

  《明史》中“石亨谋夺门,密白于太后,许之”,则充分说明了孙太后的作用。

  另外,殉葬制度,其实也是孙太后主导的,督促她的儿子明英宗下诏,果断地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

  天顺六年,孙太后去世,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明宣宗合葬于景陵,祔太庙。

  孙氏本是一个小官的女儿,在封建古代,本应普普通通度过平淡的一生,但他却凭借着各种机遇以及自己的聪慧,数次力挽狂澜,对维护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