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北宋短命诗人,写下一首诗备受王安石称赞
2021-07-12 11:36:31 鲁宗道 吴皇后 窦材 夏竦 石介

  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歌史上,除了贺知章、李益、顾况、白居易等高寿诗人外,人们熟悉的还有那些令人叹惋的英年早逝的诗人,比如李贺王勃、刘希夷、高。而到了宋代,人们印象中的诗人似乎都比较长寿。其实,并非如此,天道无常,生死天定,任何时代都有天妒英才的事情出现。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间的才子王令也是一个短命诗人。

image.png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五岁而孤,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王令小时并不喜欢读书,稍微长大明白事理后,开始发奋读书。16岁就开始在天长、高邮等地授徒为生。20岁时朝廷诏天下贤者,王令因贫不应试,作《送穷文》以明志。22岁时,王安石被召入京,途经高邮,王令赋《南山之田》求见,王安石读后大为赞赏,期望王令的才能可以与他共创大业。25岁那年,得到王安石赏识,娶王安石妻妹,但不幸的是,仅仅一年后,年仅27岁的王令就英年早逝。

  王安石

  王令的诗风格雄伟、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才思奇轶,所为诗磅礴奥衍,大率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李贸、孟郊之间,虽得年不永,未能锻炼以老其材。或不免纵横太过,而视局促剽窃者流,则固倜倜乎远矣”。虽然他的知名度与唐代很多大诗人相比并不高,但在宋代,已经接近一流诗人的水平了。“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他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春晚》诗,大概人人皆知吧。今天我们说的是他被世人高度评价的另一首诗:《暑旱苦热》。

  子规半夜犹啼血

  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这首诗大意是: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远的清凉。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清风无力屠得热

  这首《暑旱苦热》是王令的代表作。诗驰骋想象,得唐李贺诗神髓。整首诗围绕暑热来写,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抒发诗人苦于暑热,憎恨“热”、“天”之情;后四句意为尽管昆仑有积雪,蓬莱常遗寒,诗人也不忍心舍弃天下,独自一人前往,重在抒发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image.png

  落日着翅飞上山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屠:屠杀。这里意为止住、驱除。着翅:装上翅膀。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暑天的清风是最受人喜爱欢迎的,但诗说清风本来能送凉,现在却无力驱除热浪,表示对清风的失望,加深暑热给人的难受。诗用了一个“屠”字,令人叹为观止。王令在这里把风比作刀,是寄希望于风,表示对热的强烈憎恶。

  人固已惧江海竭

  次句与首句一样,也是故作拗折。日落后天就会凉快一些,可太阳偏偏仿佛胶住了,动也不动,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着翅”二字,固然是由神话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后世往往以“金鸟”称太阳联想而来,但王令首次运用,充满生新感。落日飞上天当然是假象,却很深刻地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

  天岂不惜河汉干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一联转入议论,还是表现“苦热”,又照应“暑旱”。三伏干旱,其热尤盛,天旱得久了,眼前的小河小沟便都干涸,但干旱似乎没有尽头,使人们不禁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暑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此干旱,收成即将无望,生计将出现危机,于是诗人由担心变成对上天的责问:“天难道不怕银河也会因此而干枯吗?”这联虽是议论,但由地上的江海而想到天上的银河,思路广阔奇特。

  昆仑之高有积雪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颈联宕开一层,由热想到避热。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的清凉世界,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仑山顶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莱岛,四季阴凉。王令由冰雪而进一步扩展到神仙所居地的高寒,更为奇特。人间苦热,属意仙境,诗意到此似乎已尽,王令却又把思路猛地拉回,写出尾联: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蓬莱之远常遗寒

  尾联说即使有神山仙岛、清凉世界,但不能与普天下人一起享受,自己决不会独个前往。这尾联直接展示诗人广大的胸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完全一致,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相类似,这也是他“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王安石语)的品质的表现。同时,“手提天下”,又展现了诗人勃勃壮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

  何忍身去游其间

  王令这首诗力求生硬,想象奇特而不怪谲,可以说深得李贺诗神髓,这在宋人诗中比较少见。这首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济世拯民的思想,是王令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