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角鸮在世界保护名录上是低危,那它有怎样的生活习性?

  红角鸮(与肖同音)又被称为普通角鸮、欧亚角鸮、猫头鹰、欧洲角鸮,是一种小型猛禽,主要分布在阿富汗、中国、阿尔巴尼亚、巴勒斯坦、巴基斯坦等等地区。它们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8月,雌鸟每窝大概会产3到6枚卵,孵卵的任务主要由雌鸟自己承担。红角鸮会将巢穴建造在树洞或者是岩石的缝隙里面,一些枯草、枯叶、苔藓、羽毛等是它们筑巢的主要材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红角鸮的体型较小,它的体长大约是16.6到19.5厘米,翅膀的长度大约是14到15厘米,体重大约是48到105克。它的上体是灰褐色或者是棕栗色,面部是灰褐色,上面有一些黑色的纹路;头顶、背部和翅膀有棕白色的斑点,下体是红褐色或者灰褐色。红角鸮的嘴巴是暗绿色,爪子是灰褐色。

image.png

  红角鸮喜欢生活在林间、有树丛的开阔平原等等地方,它们通常会单独活动。红角鸮是一种夜行性动物,一般会在晚上活动,晚上鸣叫,叫声很像是蟾的鸣叫声,雌鸟的叫声要比雄鸟的高,白天的时候它们会躲在有浓密遮掩物的树上。一些鼠类、甲虫、蝗虫以及鞘翅目昆虫等等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由于红角鸮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再加上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所以它被评为了没有生存危机的物种。之后,红角鸮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