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张籍《猛虎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如何赏析?

  《猛虎行》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猛虎行

  张籍 〔唐代〕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林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image.p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南山北树林茂密幽深,老虎在白天围绕树林而行。

  傍晚要来临时就在大路上捕食生灵,山中的糜鹿都不敢有半点动静。

  老虎每年都在深谷中繁衍后代,雌雄在山上团结一气。

  离谷里老虎洞窟近处有个山村,老虎经常到村民家猎取小黄牛。

  善骑射的豪侠少年也不敢射杀,只是空对着林子下面老虎的行踪。

  注释

  猛虎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冥冥:昏暗的样子。这里指树林茂密。

  向:朝向,渐近。

  子:指幼虎。

  谷:两山间的夹道。此处指老虎居住的山谷。

image.png

  不相逐:指团结一气。相逐,互相驱逐。

  窟:洞窟,指老虎居住的洞穴。

  长:通“常”,经常。

  黄犊:小黄牛。犊,牛的幼崽。

  五陵年少:泛指豪侠少年。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当时富豪权贵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后人在诗文中常用五陵代指富豪子弟居住的长安。

  空:空对,形容面对老虎束手无策的样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代,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地方政治不稳,官府与地方势力狼狈为奸,人民生活困苦。该诗即为讽刺时局所作。

image.png

  赏析

  这是一首以乐府体写的寓言诗,表面上是写猛虎危害村民的情景,实际是写社会上某些恶势力的猖獗,示人们认识现实。全诗比喻贴切,描写生动,寓意深刻。

  诗的开头,点出猛虎所居,及其大胆妄为之状:“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猛虎本出入深邃幽暗的山林,而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敢绕村寻衅,比喻恶势力依仗权势,肆意横行。两句发端立意,统领全篇。

  接着,步步深入地刻画老虎的凶恶残暴、肆无忌惮之举。“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傍晚之际,猛虎孤身在大路上捕食生灵。这富有启迪性的诗句,可以令读者联想到羽林军的“楼下劫客楼上醉”,宦官们名买实夺的“宫市”,藩镇们的“政由己出”,屠城杀人,以及贪官们的税外“赋敛”羡余,这些都是趁朝廷黯弱之际的“当道”捕食。慑于猛虎的淫威,山中的麋鹿不敢有半点动静,喻指当时社会上一片恐怖,善良的劳动人民只好战战兢兢、忍气吞声地生活。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也是一种人世社会的借喻。它深刻揭示当时社会的恶势力有着非常深广的社会联系,皇亲国戚,豪门大族,利用封建宗族和裙带关系,结成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统治集团,官官相护,上下勾结,各霸一方,危害百姓。

  猛虎施虐为害,受害最深的要算靠近虎穴的山村了:“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黄牛是农家的重要生产资料,“取犊”而去,民必不堪。这两句表面是说老虎把爪牙伸向了附近的山庄,把农家的小黄牛咬死、吃掉,实则是写人中之“虎”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残酷手段虐害人民、弄得民不聊生的情形。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这两句字面是说,这些猛虎作恶多端,就连那些号称善于骑射、以豪侠自命的人也不敢惹,只是来到林下看看它们的行迹。实际上是讽刺朝廷姑息养奸,为掩人耳目,虚张声势,故作姿态。“空来看行迹”,含有辛辣的嘲讽。

  诗人胸中怨悱,不能直言,便以低回要眇之言出之,国事之忧思,隐然蕴于其内。全诗处处写猛虎,句句喻人事;写“虎”能符合虎之特征,寓事能见事之所指,寄思遥深,不言胸中正意,自见无穷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