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曾改过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尉迟敬德本名尉迟融 (《新唐书》作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寿阳县),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

  1971年,尉迟恭墓被发掘,墓志铭重现天日,经过清洗之后发现,在名与字的地方,石碑上存在明显涂改,改后文字与周围字体不大一样,但清晰的记载着“融,字敬德”,即墓志上他的姓名叫尉迟融,而不是叫尉迟恭。

  《旧唐书》只记载“尉迟敬德”,从未提及尉迟恭。《尉迟敬德碑》与《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尉迟敬德名恭,字敬德。”《旧唐书》是五代时编撰,《新唐书》是北宋时编撰,两本史书存在搞错尉迟敬德名字的可能,但《尉迟敬德碑》是许敬宗(592年—672年)撰写,而许敬宗与尉迟敬德处于同一时代,不可能搞错尉迟敬德的名字,因此从史料上看尉迟敬德名字就是“恭”。

  墓志碑由家人埋入地下,伴随死者长眠,因此尉迟敬德至亲必然要做最后的审核把关,不可能搞错先人的名字。

  这就让人费解了,史书记载的是“尉迟恭”,至亲认为的是“尉迟融”,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两者应该都没有错,只是尉迟敬德晚年改名,一直没有向外公布,而之所以更改名字,与尉迟敬德晚年凄惨的遭遇密切相关。

  仕途江河日下

image.png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立下大功,事后李世民给予重赏,《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论功,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贞观元年(627年),拜右武候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并食实封千三百户。”

  之后,贞观元年长孙无忌“拜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贞观二年杜如晦“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三人都是宰相之职,但尉迟敬德却一直是右武候大将军。所谓右武候大将军,隋朝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一员,正三品,与左武候大将军同掌车驾出营卫,分领府兵,地位上无疑低于宰相。

  于是,尉迟敬德内心不爽,“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尉迟敬德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负功自傲,每当发现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过失,必然不讲情面直言指责,因此与宰相不和。在贞观三年,李世民就将尉迟敬德调出长安,出任襄州都督,贞观六年(632年)累迁为同州刺史。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相比,尉迟敬德已经严重掉队,由中枢权贵慢慢成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地方官员。

  仕途不顺,让尉迟敬德心态失衡,在李世民面前发生了一次暴力冲突事件。尉迟敬德迁升为同州刺史这一年,李世民大摆酒宴,尉迟敬德回京赴宴,发现有人座次排在他的前面,尉迟敬德当时愤怒地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释。尉迟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儿打瞎,这让李世民非常不高兴,便停止了宴席。之后,李世民严厉地对尉迟敬德说,“你做高官之后不断触犯国法,我才明白韩信彭越遭到杀戮,不是汉高祖的过失,治理国家要求赏罚分明,你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后悔莫及之事。”尉迟敬德由此感到害怕,才约束自己的行为。

  贞观十三年(639年),尉迟敬德调任为鄜州(治洛交,今陕西富县)都督,这一年有人诬告他谋反。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谋反,何也?”尉迟敬德愤怒地说:“臣确实谋反!臣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痕迹。如今天下已经安定,便开始怀疑我要谋反吗?”因而脱下衣服放在地上,展示身上的疮疤。李世民见此流泪说“朕不疑卿”。之后,尉迟敬德又出任夏州都督。

  贞观十七年(643年),尉迟敬德辞官回家养老,但李世民并未彻底批准,还是授予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这一年,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上,尉迟恭位列第七,远低于长孙无忌等人。

  从这些事件中可见,尉迟敬德一直自认功勋卓著,对官职低下愤愤不平。但在李世民的“威胁与打压”之下,尉迟敬德也无可奈何,只能生闷气,最后看破红尘,在不到60岁时就直接辞官退休。

  或许由于尉迟敬德政途过于坎坷,已经看破官途,于是他退休后沉迷道学,不问政事不与他人往来,《旧唐书》记载:“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尉迟敬德改名

image.png

  回顾尉迟敬德后半生可知:在玄武门之变后达到巅峰,随后仕途江河日下,坎坷不平,让尉迟敬德愤愤不平,但在李世民分析刘邦为何杀韩信、彭越时,让他开始担心害怕,让尉迟敬德收敛了很多,这是李世民的第一次敲打;639年有人诬告他谋反,李世民当面让他申诉,表面是信任,实则是第二次敲打,四年之后尉迟敬德“表乞骸骨”,辞官回家沉迷道学。那么,“尉迟融”此名与这一段人生经历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尉迟融”名字与道家有关

  根据唐朝习惯,信道之后往往会更改名字。武则天时期,她的叔叔之子武攸绪“恬淡寡欲,好《易》《庄周》书。少变姓名”。唐朝晚期,著名才女鱼玄机,本名叫鱼幼薇,866年(咸通七年)在咸宜观出家之后,改名为鱼玄机。因此,尉迟融这个名字,可能就是这一时期更改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道家学说来看,融字有长久之意,以融为名,表达对永生的追求,符合道家的终极追求;同时,道家本就崇尚冲虚融和,且从《道德经》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来看,“容乃公”可以读成“融乃恭”。

  二,“尉迟融”反映了他的心态

  对于“知常容,容乃公”这句话,魏晋道学家王弼解读为“无所不包通也。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即“包通”就会感到坦荡公平。

  玄武门之变后,尉迟敬德仕途坎坷,一度让他感到委屈,认为李世民处置不公平。但宦海半生蓦然回首之后,尉迟敬德或看破官途,发现应该坦荡面对,自己愤愤不平毫无必要,或发现自认的委屈,实则错在自己.........总之“知常容,容乃公”这句话切中了他的内心,于是才在晚年更改名字。

  更名为何没有报备

  按照唐朝制度,五品以上的官员,每次更名都要报备,《唐会要》记载:“京常参官及外官五品已上,每有除拜,中书门下皆立簿书,谓之‘具员’。”尉迟敬德的同事程咬金,后来更名为程知节,就上报宰相与皇帝,所以新旧唐书上都记载了“程知节”。尉迟敬德辞官之后,李世民还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十九年(645年)征讨高句丽时,李世民还拜尉迟敬德“以本官行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说明他名义上还是官员,因此按理尉迟敬德更名还要报备。那么,尉迟敬德更名之后,为何没有去报备呢?

image.png

  646年,凌烟阁功臣中,排在第十六位的张亮,担任相州都督,而相州的州治邺城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国都,义子公孙节对他说了一句谶语:“弓长之主当别都。”弓长即为张。后来,张亮问术士程公颖“您从前说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么说得这么神?”程公颖知道张亮之意,就称他卧如龙形,必能大贵。张亮又对公孙节兄长公孙常说:“我有一个小妾,算命先生说她一定能成为王姬。”公孙常称在谶书中有张亮的名字,张亮大喜。之后,有人告发张亮暗中蓄养义子500人,这让李世民大为震惊,程公颖与公孙常都指证张亮谋反,于是就将张亮处死。

  张亮有无谋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想必尉迟敬德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因为他曾被诬告谋反,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比附张亮。更为重要的是“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如果将尉迟融姓名上报,那么可能会被人解读为“融乃恭,恭乃王”而大做文章,因此尉迟敬德或许因此而不敢上报更名。

  由于种种顾忌,尉迟敬德更名而没有报备,公开的姓名还是尉迟恭,因而史书一直没有记载“尉迟融”这个名字。对他家人来说,尉迟恭是曾用名,尉迟融是现用名,但不敢公开尉迟融这个名字,于是墓碑上使用尉迟恭,墓志铭上使用尉迟融。又由于担心被人知道,所以墓志铭上先刻写的是尉迟恭,之后至亲亲手将其改为“融,字敬德”,于是才会出现涂改以及与周围字体不一的现象。

  曾经口直心快、性格直爽的尉迟敬德,在宦海数十年之后,变得谨小慎微了起来,乃至到死都不敢公开晚年所用的姓名,家人只能用这种偷偷摸摸的办法,记录尉迟敬德这一姓名史,不免让人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