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朱淑真所作,背后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2021-08-03 10:22:50 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与卓文君李清照一样,都是宋朝才华横溢而命运又十分凄惨的著名才女,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皆寓于诗,以写其胸中不平之气。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自古佳人多命薄,岂止颜色如花命如叶耶!”这是魏仲恭曾为宋朝女诗人朱淑真下的断语。许多人都对卓文君和李清照耳熟能详,却少有人知道朱淑真三个字。

  朱淑真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说浙中海宁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聪慧,才貌俱佳,博通经史,精晓音律,痴爱书画,擅长诗词。《诸山堂词话》称:朱淑真才色冠一时。意思是说朱淑真才华横溢,人也长得漂亮,在当时无人能及。

  只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朱淑真19岁时,父母包办把她嫁给了一个粗俗小吏,夫妻貌合神离,志趣迥异。婚后郁郁寡欢,精神极度痛苦的她将郁闷感伤诉诸于吟咏,故诗词中“多忧愁怨恨之语”。

  然而,出嫁之前的朱淑真并非这样的,那时候的她,也曾无忧无虑,也曾天真烂漫,也曾人小鬼大,甚至尝试过自由恋爱……那时候她的才华更多的表现为为生活增添情趣,比如,朱淑真那时候就写过一首很有情趣的诗,名叫《不打》,这首诗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

image.png

  传说有一天,朱淑真的父亲骑着驴进城买东西,毛驴被集市的吵闹声下毛愣了,在集市上乱窜。这毛驴也是不长眼,竟把官老爷给撞倒了。官老爷勃然大怒,命人将这头毛驴牵走充公,并把朱淑真父亲押到衙门,要打他板子。

  朱淑真听说父亲要被打板子,急忙赶到城里为父亲求情。这位官老爷很早就听说,朱淑真是个聪明过人、文思敏捷、才华出众的才女。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在大堂上考考这位才女,看她是不是真的名不虚传。

  于是,这位官老爷便对朱淑真说:“听说你读过很多书,成绩很好,还会写诗……那我出题考考你,答对了,我就放了你父亲!”官老爷说完后,诡异地一笑。但朱淑真初生牛犊不怕虎,似乎蛮有信心,微微一笑,就说:“那请官老爷出题吧!”。

  此时,官老爷被眼前这个天真烂漫的少女逗乐了,稍加思索,认真地说:“你以‘夜’为题作一首诗,每句诗要包含‘不打’的意思,但诗句里又不能出现一个‘打’字。作出来这样一首诗,我就立马放了你父亲,并把驴子也还给他。但是,要是作不出来,那可就罪加一等哟,而且要连你一起处罚,你可要想好了,认真作答哟。”

image.png

  朱淑真思考了一会,便当堂吟诵出一首诗:

  月移西楼更鼓罢,夫收渔网转回家。

  雨过天晴不需伞,铁匠熄炉正喝茶。

  樵夫担柴早下山,飞蛾团团绕灯花。

  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谋生涯。

  毛驴受惊碰尊驾,乞望老爷饶恕他。

  这就是著名的《不打》诗,全诗共十句,无一“不打”字眼,仔细一读才发现竟藏了九个“不打”。

  首句“月移西楼更鼓罢”是指入夜了,月亮也西移,更鼓声也渐停,这是打更人不打更了。

  第二句“夫收渔网转回家”是指忙碌了一天的渔夫也收起了网,准备回家了,这是渔夫不打渔。

  第三句“卖艺之人去投宿”是辛苦了一天的卖艺人去投宿休息了,这是艺人不打锣。

  第四句“铁匠熄炉正喝茶”是打了一天铁的铁匠喝茶休息,这是铁匠不打铁。

image.png

  第五句“樵夫担柴早下山”樵夫收获满满下了山,这是他不打柴。

  第六句“飞蛾团团绕灯花”是蛾碟围着油灯飞舞,这是不打茧。

  第七句“院中秋千已停歇”是庭院中的秋千已无人摇荡,这是不打秋千,此为。

  第八句“油郎改行谋生涯”是卖油郎换了行,不再以卖油为生,这是不打油。

  前八句已经有了八个“不打”,最后两句“毛驴受惊碰尊驾,乞望老爷饶恕他。”提到父亲,毛驴冲撞了老爷尊驾,希望老爷也不打,合共九个“不打”。官老爷一听不由拍案称绝,立即传令,当堂释放了朱淑真的父亲,并归还了毛驴。

  这首《不打》诗无一字提到“不打”,却句句都是“不打”,令人赞叹不已,更妙的是前八句并非生硬地平铺,一切都是入夜后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诗人巧妙地将它们串联起来,画成了一幅十分接地气的生活画卷,更炼成了一首好诗,让人不得不佩服朱淑真的才智过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