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当初为什么要引董卓进京 这里边有什么隐情存在
2021-08-04 11:55:44 华雄 孙坚 董卓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董卓进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何进手握兵权,何进在诛杀十常侍的时候,何进为什么要引董卓进京?何进心里究竟是什么想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代之一,汉末三国被许多人所熟知。无论是腹黑的曹老板、虚伪的刘皇叔还是众多的谋臣武将,都通过《三国演义》被后世所熟知。两汉四百年的基业,为何在这个时代彻底崩溃了呢?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究竟是那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还是后来的董卓之乱呢?应该说,这二者缺一不可。首先,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席卷中原,日渐式微的东汉朝廷无力镇压,便开始允许地方自行建立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在剿灭黄巾的时候逐渐壮大,但是汉室的权威还压得住这些军阀。

  西凉军阀董卓入京之后仗着手握重兵,擅行废立之事,将少帝刘辩拉下来再将其弟刘协推上去。这一废一立之间,汉室的权威被彻底击碎,地方军阀意识到:只要自己手里有兵,天子也可以成为掌中玩物。也正是在这之后,汉室才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机会。细究之后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董卓是大将军何进引来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十常侍这个宦官集团。作为汉朝权力最大的官员,大将军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何进这位大将军手握重兵,杀十个太监为何还需要引董卓进京呢?

image.png

  如果将目光放到整个东汉的历史上,会发现一个很荒诞的政治乱象:皇帝总是年幼、皇权被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在外戚和宦官互掐的过程中,东汉这辆车虽然还在勉强向前行驶,但始终没有停在原地。到了汉灵帝做庄时,他的态度无疑给外戚和宦官这两个利益集团的斗争添了一把火。帝制时代,皇权的接班人关乎着帝国的稳定与否,所以储君往往被视为“国本”。然而皇帝们往往不止一个儿子,到底是不问才能立长,还是精挑细选立贤,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想法。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何皇后生的长子刘辩,和王美人生的次子刘协。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刘辩既是嫡又是长,自然是没有争议的人选。然而在灵帝看来,此子轻薄无威仪难当天下大任,因此也就更喜爱小儿子刘协。按说无论是遵循祖制立长,还是另辟蹊径废长立幼,他都应该明确制定一个接班人。但是了解他病入膏肓乃至撒手人寰,东汉王朝都没有一个合法的储君。作为何皇后的儿子、大将军何进的外甥,外戚集团自然支持刘辩,与外戚对立的宦官集团也就只能选择刘协。

image.png

  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另外一股势力的介入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那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在外戚和宦官之间,袁家选择了外戚,所以刘辩顺利登基,是为汉少帝。何进作为皇帝的舅舅大权在握,太傅袁隗也因为这次站队而获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外戚,开始对宦官集团下手,蹇硕旋即被杀。蹇硕的死让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公开化,袁绍此刻建议何进索性早餐除根,将其他的宦官也全都杀了。这一手牌太大了,何进拿不定主意,便进宫找妹妹何太后打商量。

  虽然也是姓何,但何太后毕竟是刘家的媳妇,身为大汉的太后自然要先维护皇室的利益。此外,为了对抗自己的婆婆、灵帝生母董太后的董氏外戚,何太后也有着自己的盘算。对何进而言,将宦官全部诛杀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但对何太后而言,若果真如此,她在皇宫之内无疑失去了诸多的支持者和便利。于是乎,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之间也出现了利益分歧。为了让何太后做出牺牲同意何进的计划,同时也保住袁家的胜利果实,袁绍又给何进出了个主意:调地方大军入京,以此给何太后施压。

image.png

  何进同意了这个提议,并以自己大将军的名义将董卓和西凉军调来了京城,这一切全都在何进的可控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宦官集团也明白,只要董卓带军一到,他们就再无翻盘的机会了,于是假借何太后的名义骗何进入宫。妹妹叫自己进宫,何进自然不会想到其中有诈,毫无防备的他被宦官谋杀。消息传出后,袁绍火速带兵杀进宫中血洗十常侍,外戚和宦官斗了个两败俱伤。恰逢此时,董卓率军赶到,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故事。如果当初汉灵帝能够确立一个皇太子,汉室也许还能在风雨飘摇之中延续数十年,你觉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