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刘禹锡遥望洞庭湖时所作,展现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
2021-08-10 09:55:48 刘禹锡 柳宗元 白居易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所作的《九日登高》吧。

  唐朝诗人刘禹锡(772年—842年),擅长五言诗,被大诗人李白称作“诗豪”。他虽然在青年时代就已经享有盛誉,但却以后的日子里屡遭贬谪,饱尝仕途坎坷与人世艰险。

  贞元十九年(803年),刘禹锡追随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使杜佑,进入朝廷为官。唐顺宗永元年(805年),他积极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不久失败,首遭贬谪。元和十年(815年),得裴度力荐返京,又因游玄都观写《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而复贬连州。

image.png

  大和二年(828年),刘禹锡在和州刺史任上又被朝廷召回,这首《九日登高》就是诗人北还,登乐游原,遥望洞庭湖时写下。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

  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

  未省不伤心。

  诗题中的“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天有登高的习俗,始于汉代,盛于唐朝。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与此节日相关。

image.png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世路,人间之路,人生之途;君门,君王门户,官道仕途。人间路数纷纭复杂,就像高山大河一般险峻;王权帝心神秘莫测,仿佛尘烟云雾一样深沉。两者都不简单,使人提心吊胆

  诗人身世坎坷,经历诸多辛苦,颇有勘遍红尘,看透人心的感慨。在这里,他没有浮泛地去描述各种艰难和险恶,而是巧妙使用类比手法,以“山河险”喻“世路”之艰苦,以“烟雾深”喻“君门”之繁芜。情景交融,妙合无垠,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一统。

  有人说,世上千万恶,人心拔头筹。必须清楚其中因果,毕竟人是社会的人,所接触和所交涉的,都是人类自身。那么,得出这样的结果,就非常容易理解。“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而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个道理才应该是每个人都明白的真理。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此处诗人点题,破解自我内心的深刻感受:每年重阳九月九日,大家都会登高远望,风景相似,人物不同。眼前景,心中事,只要想到过往所发生过的一切,未免惹人徒然伤心。

image.png

  那些流逝在岁月里的人与物事,都好像天边云烟慢慢地在消散殆尽。可惜的是,没有什么能够尽如人意,不愧我心。总有一些什么,想要扎根在灵魂里面,就仿佛回忆是最不牢靠的东西,只会勾引起心灵上的伤痕再次浮现。

  这两句其实是一个结果,起因就是前面登高所见的“山河”和“烟雾”。是的,所谓的比喻其实就是眼前的景观,被诗人故意颠倒之后,拿去形容“世路”和“君门”。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人情世故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

  本诗借景寄情,言近而旨远,情在字间,意在诗处,“自然感慨,尽从景得,斯谓景中藏情”(王曦之《唐诗详选》卷四),从而显得含蓄委婉,清新健雅,气韵自然,超拔脱俗。

  诗人明晰“诗穷而后工”的道理,把自身遭际不幸与家国悲欢紧密结合起来,使从属于个体的喜怒哀乐之情绪和深挚的报国情怀相统一,让情感升华到更高层次的“诗言志”,愈加耐人寻味,意蕴绵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