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描写桥的诗作?诗人描绘了哪些独特的风景?
2021-08-18 11:25:55 南怀仁 郎世宁 白晋 汤若望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桥上风景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桥,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却常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历经时光的洗礼,在季节的变化里默然。它像是一种点缀,却也是独特的风景。

  那偶然映入眼帘的一座桥,有几多美丽,又有多少沧桑?或者,平淡得被人遗忘?不,当你远远地望见桥,当你踏上一座桥,心底总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桥,自有它的迷人之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若论何处的桥最多,那自然是江南水乡,人家尽枕河,生活于水波之上,作为连通纽带的桥自然不可少,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面。江南的繁华是别处不能比的,夜里的集市上叫卖着菱藕,河里的船上,满载着丝织物。遥想远方的你,在月夜未眠时,听到江上的船歌,也会引发浓浓的乡愁吧!是啊,风光如此旖旎,谁会舍得离去呢?

  江南的桥,大桥小桥,不觉间就入了古人的诗词里,流传至今,不知千百载时光悠悠,古桥仍安然否?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秋天已到江南 ,草木却没有凋败。二十四桥明月映照之下,何处有美人正伴着月光吹箫呢?桥与月相映,美而静谧,而美人于桥上吹箫,岂不是更添风情?

image.png

  桥,不仅仅连接着两岸,它本身亦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边的小城如同画中一样美丽,天色已晚,诗人登上城楼,眺望夕照晴空。这时的景致太美了,两江之间,潭水清亮得好像明镜,江上的桥倒映碧波,如同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与柚林掩映在傍晚的寒烟之中,梧桐树在秋天已满是沧桑。此时还会有谁登上此楼,对着西风,怀念谢公呢?诗人既陶醉于秋日黄昏的美景,又有些感慨。

  无论是城池里,还是野外,只要有河流的地方,便会有桥。也许有名,也许默默无名,没有人会刻意记得它。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是初秋之夜,诗人在野外漫步的情形。夜已深了,月亮越升越高,惊动了枝头的鹊鸟,夜风徐徐,蝉声阵阵。在稻花的清香里,蛙唱正酣。天空星子稀疏,山前忽然落起了雨点。从前熟悉的茅草小屋仍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转过溪桥,一下子出现在面前,真是惊喜啊。转角就可以避雨了。

image.png

  桥屹立于天地间,是四季里不变的装饰之物,而不同的风景也同样赋予它不同的风韵。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唐·孟郊《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的冰才刚刚结,洛阳道上已经少有行人踪迹。落光了叶子的榆树柳树分外疏朗,掩映着静谧的阁楼,更是幽寂,在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可看到嵩山上的积雪。冬天是寂静的,而桥在此时也少有生机,更加默然了。

  寒冬时的桥,黯淡,却坚守着,咽下时光的无情。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清·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这是一幅寂寂却透着禅意的图画。有人在板桥东边垂钓,蓑衣上的雪花浸出逼人的寒意。结冰的江水静止不流,而水下的鱼儿却仿佛在悄悄嚼着梅花的倒影。也许,桥边的梅花开了,在雪里倒映着清姿倩影,迷倒了鱼儿,也将诗人引入幽深的意境。

image.png

  桥虽然岿然不动,却亦可以穿越时光,甚至作为纽带,为人们送来春的消息。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雪融化了一半,细草从沙泥中钻了出来,吴宫笼罩在寒烟之中,水波迢递。竹林里的梅花绽放了,并没有人知道,一夜之间,风儿却将梅香吹过了石桥。在桥这边,亦能嗅到梅花香气,虽未见其踪影,却已晓得,春天来了,从哪里来,就是从那林子里,穿过石桥,款款地来了!

  无人问津的小桥,见证着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是时光赠与它的礼物,与别处并没有不同。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的断桥边,梅花独自开放。已是黄昏了,梅花已经够愁苦了,哪里禁得又添了风和雨?梅花并不想苦苦争春,也不理会百花的嫉妒。即使凋零了,被碾碎,化为尘土,也不后悔,那一缕缕暗香依然幽幽不绝,令人动容。断桥,落梅,同样的孤寂,却自有风骨。

image.png

  春来时,连桥都有了风情,和往日不同了。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将小船系在高大的古木阴中,扶着拐杖,徐徐走过桥东,一边欣赏着两岸的景致。看哪,细细的春雨还不能打湿衣裳,而绚烂的杏花在雨中尽情绽放着,拂面的东风轻柔,一点儿也不冷,杨柳的柔软的枝条在风里舞动,站在高处,自然风光一览无余了。慢慢地走吧,春光是看不够的。

  春天最美,桥也跟着沾了光,桥边总是有花木相映,如诗如画。但有欢喜,便有伤悲,有聚便也有散。而桥见证着世人的情深或缘浅,只不会替人嗟叹。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唐·刘禹锡《杨柳枝》

  清碧的春水曲曲绕绕,岸边柳丝千条万条,惹人无限情思。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就在这座桥上,与心爱的女子离别,直到现在,也没有她的消息!物是人非,多少遗憾和惆怅,让人一直不能释怀。春天年年来,桥仿佛也不会变化,而往事却付之流水了。

image.png

  那小桥上,到底有多少的相思,谁说得清呢?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天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谁说闲情被遗忘得太久?每到春天,惆怅的心情如故。为了消愁,我常常在花前喝醉,不理会镜子里红颜消瘦。河畔芳草萋萋,柳树成荫,我却暗自忧伤,不能减免,反而越来越多。独自伫立在小桥上,任风吹拂衣袖,一勾新月下,只有远处的树林我相伴。

  人世间,有浓烈的相思,更多的却是平淡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王建《雨过山村》

  雨里响着鸡叫,依稀一两户人家。竹林夹岸的小溪上,有板桥相连。婆媳相唤着选蚕种去,悠闲的只有庭院中的栀子花,独自开放。

  桥,是我们生活中或远或近的风景,它不仅连起了水路,更在不经意间,点染着诗情画意,让人难忘。当你走上桥头时,当你眺望风景时,你,同样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