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唐代郭震所作咏物诗,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位将领。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郭元振所作的《蛩》吧。

  夏天过去是秋天,一年四季,风景新鲜,令人目不暇接之余,总是忍不住想为之放声高歌。这其中的奇美,能和风景一样占据观赏制高点的,大概就属昆虫世家了。诗人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笑看风云变幻,体味生命真谛,从而创作出隶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情感结晶。

image.png

  不必说“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也不必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更不必说“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单说“江西诗派四才子”中的谢逸曾为蝴蝶写诗达三百多首,人送其“谢蝴蝶”的美誉,就使人叹为观止。

  《蛩》

  【唐】郭震

  愁杀离家未达人,

  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

  满耳笙歌不听君。

  诗题为《蛩》,蟋蟀也。作者郭震(656年-713年),字元振,以字行世,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对于郭元振来说,诗是小道,是有些不足为论的。毕竟,作为一位唐朝名将,才是他的本职身份。正是因为他的苦心孤诣,最终使得强敌吐蕃内部发生动乱,从而缓解唐朝困境。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什么先声夺人?此处便是。远离家园,寄身异乡,此时此刻,蓦然听到蟋蟀的鸣叫,声声入耳,凄厉悲怆,促使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游子,翻来覆去地再也睡不着觉了。这种不良后果的造成,不仅仅是因为有虫声嘈杂的缘故,更是因为作者脑海里纷纭升起的繁杂念头,两者相互纠缠、吵闹,让人没有办法安然入眠。

  开端一个“愁杀”,奠定了整首诗歌的调子;跟随一个“离家”,更加肯定了作者即将面临的情感困惑程度;最为恐怖之处,在于句尾的“未达人”,把作者的生存困境和尴尬遭际给呈现得淋漓尽致,一清二楚。世上人,谁又能够逃脱掉笼罩在头上的荣华富贵呢?所以,后来耳朵里传来的阵阵蟋蟀嘶叫声,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引子。在这里,虫鸣声成为了替罪羊。作者想要传递的,是落难的“未达人”的不幸吗?并没有得到肯定。所以,与此同时,作者感怀身世也就化作了另外一个诱饵。

image.png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作者前面的感怀身世并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一个承前后的高妙手段。于是,在继续延续听觉上的效果的同时,作者强迫自己做出无效劝解:大声鸣叫的蟋蟀们啊,你们呐喊的无论再悲苦,再有劲,也千万不要面向那些朱门大户,富贵人家,因为在那些人的耳朵里是没有你们的,他们只会去听那些充满了享乐趣味的靡靡之音。所以,你们那些真实的哀恸和伤痛,根本无法打动铁石心肠。

  这个结尾写来别具一格,就像兵行诡道,很好地符合了作者的职业身份——唐朝名将——专门不走寻常路途。原本开始是在讲述听闻虫声之后的离人,当他听到声声蟋蟀悲鸣时的内心真实观照,他是忧愁的,也是抑郁的,所以就遭到打扰,再也无法安睡。如果一般情况下,当然应该继续描写此种离情别绪。可是,作者却荡开笔触,不再写属于自己个人的小情绪,而是扩大自己的思想,置身于广阔无垠的整个人类世界之中,去真诚关怀来自于民间的种种疾苦。

  这首咏物诗,明面上好像是专门讲述蟋蟀的鸣叫,然而追根究底之后就会发现作者的真实意思。这个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所谓蟋蟀的充满悲苦的呐喊,其实不过就是身处底层世界里的那些贫苦百姓。在阶级分层之下,他们的悲惨生活际遇,无论他们再如何地呼唤和咆哮,也是没有所谓的“朱门”来给予同情的。隐隐之中,作者似乎指向了一个更为决绝的场景:与其用有气无力的声音来呼喊装聋作哑的“耳朵”,不如来一场更为彻彻底底而又轰轰烈烈的力量性反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