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索额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宠”索额图的是康熙皇帝,“打”索额图的还是康熙皇帝,这也深刻地体现了 “伴君如伴虎”的可怕之处,我们看看历史上的那些权倾中外的大臣,到最后能有好结局的真的不多,所以,索额图从巅峰跌进深渊,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康熙之所以说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原因有很多,比如:索额图存在“党争”、“僭越”等行为,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康熙皇帝的“欲加之罪”!将他们父子不和的责任,推到了索额图身上而已!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英明一世,但却在“立储”的事情上犯了一个重大错误,这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直接造成了“九子夺嫡”的发生,出现了他的儿子们手足相残的局面,这也令他直到临死时都无法释怀,更是给他的继承者雍正皇帝留下了难以解释清楚的谜题。一向英明的康熙皇帝,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却能将责任怪到其他人头上,这样一来,与废太子胤礽有着密切关系的索额图,就难辞其咎了。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胤礽第二次被废后,康熙皇帝多次在大臣面前气愤地说:“昔立胤礽为皇太子时,索额图怀私倡议,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我们下边先来看一下康熙对索额图“由爱生恨”的过程吧。
索额图是顺治皇帝给康熙选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中索尼的儿子,由于索额图是庶出,所以,一开始索额图的地位并不高,他最早只是一个皇宫的三等侍卫。康熙四年(1665年),索额图的侄女被册封为康熙皇帝的皇后,索额图的地位也相应有了好转。康熙七年(1668年),索额图从侍卫被改任为吏部右侍郎,他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也许就是在此期间,索额图与康熙皇帝的关系有了质的飞越,第二年,索额图突然由吏部右侍郎又转回去做了一等侍卫,这一举动当时令人非常费解,事后才了解,这应该是康熙已经在为抓捕权臣鳌拜进行布局了。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利用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一举将权臣鳌拜拿下,这也标志着康熙皇帝正式将皇权掌握到自己手中。
在这次行动中,身为一等侍卫的索额图立下首功,也由此成为了康熙皇帝身边的亲信,当年八月,索额图就升任国史院大学士,第二年九月,索额图改任保和殿大学士,并担任《清世祖实录》的总裁官。两年后,更是被加太子太保衔,一时之间,索额图位极人臣,出尽了风头,而此时的索额图还不到30岁。
自此以后,索额图在朝廷之中大权在握,备受康熙皇帝恩宠,逐渐形成了自己一股势力,他与大学士明珠各结党羽,双方势力针锋相对、明争暗斗,形成了“党争”的局面,当时京城有这样的谚语:“要做官,问索三(索额图);要讲情,问老明(明珠)”,可见两人的势力在朝中影响已经是很大了。康熙不像历史上那些窝囊皇帝,他对“党争”是难以容忍的,在少年时他就能除掉鳌拜那样的权臣,肯定不会容忍索额图和明珠这种势力的再次膨胀。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七月,康熙将索额图召到乾清门,当着朝廷众臣的面历数朋党之祸:“人臣服官,惟当共同不懈,安靖国家,一意奉公。如或分立门户,私植党羽,始蠹国害政,终必祸及家身。”这也是康熙对索额图和明珠的警告。但是,两人并没有收敛,最终康熙忍无可忍出手对他们进行了打压,在这种情况下,索额图于康熙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出辞职,这也是康熙对索额图的第一次打压。
康熙与皇后赫舍里氏感情非常好,在皇后去世后,就将对妻子的爱转移到她所生的儿子身上,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将赫舍里氏所生的儿子胤礽册立为皇太子,当时胤礽还不到两岁。由于索额图与皇太子的亲戚关系,也许康熙看在儿子的面上,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再次启用了索额图,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也再次回到了权力中心。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索额图在征讨噶尔丹时,因为没有及时彻底追剿,再次被康熙降职,直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才再次被恢复原职。
我们看,康熙虽然重用索额图,但也不时对他进行打压,一再遇冷的索额图就有了将“宝”押在未来皇帝,也就是太子身上的打算,这也与他和太子胤礽的特殊亲戚关系有关,索额图是皇后赫舍里氏的叔叔,也就是太子胤礽的叔外祖父。索额图于太子胤礽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太子的很多事情都是由索额图在为他出谋划策,这也是康熙后来怨恨索额图的原因之一。康熙曾警告大臣们说:“尔等若在索额图处行走,必被索额图连累致死。”也就是说,你们要是和索额图走得太近,小心被他牵连丢掉性命。
从康熙的话语之中可以看出来,他对索额图早已经就不满了,从表面看,索额图犯案的起因是他在太子胤礽面前的一次僭越行为,但实际上,这应该是康熙皇帝早已经准备拿下他了。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月,康熙带着几位皇子开始南巡,其中就有太子胤礽,在康熙一行到达德州时,太子胤礽突发疾病,康熙下旨让索额图从京城赶到德州照料胤礽,由于胤礽病势沉重,索额图在德州照料胤礽,康熙中断南巡先行回到了京城。
这件事情过去不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十九日,康熙突然下旨将索额图交宗人府拘禁查办。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康熙突然变脸呢?按照康熙对索额图的说法是:
去年皇太子在德州住时,尔乘马至皇太子中门方下,即此是尔应死处。尔自视为何等人,此处问公福善即知。尔任大学士时因革退,后朕复起用,尔并不思念朕恩。即如养犬,尚知主恩,若尔者极力加恩亦属无益。朕差人搜与尔行走之江潢家,得书字甚多。朕亦欲差人到尔家搜看,但被尔连累之人甚多,举国俱不得安,所以中止。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朕将尔行事指出一端,就可在此正法。尚念尔原系大臣,朕心不忍。但著尔闲住,又恐结党生事、背后怨尤议论。著交宗人府,与根度一处拘禁,不可疏放。
康熙的意思就是说,索额图在德州时竟然骑马到太子门口才下马,是大不敬,他说自己对你索额图恩重如山,你竟然不知回报,连养条狗都不如,我让人在你家中搜出许多行为不轨的书信文字,本来应该将你立即处死,但是,念你曾是朝廷重臣,我不忍心杀你,现在将你交给宗人府永远拘禁。
从这里看,索额图好像是因为在太子门前骑马的“僭越”行为引起康熙震怒,将他拘禁的,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此时的康熙早已经对太子胤礽不满了,但是他又不能轻易就将太子废掉,由于事关太子,有很多事情康熙是不能对外明说的,康熙曾说索额图涉嫌暗助太子“潜谋大事”,再看他对索额图说的:“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这是什么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就是说索额图暗中帮助太子企图“逼宫”,也就是阴谋“谋朝篡位”。
康熙皇帝是决不允许有人敢染指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即便是未来的接班人、太子也不行,这也是康熙后来第一次废掉太子胤礽的原因。胤礽可以说是康熙最爱的儿子,在他不到两岁就被立为太子,在他幼年时,康熙亲自对他进行教导,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令自己骄傲的儿子,但是,随着胤礽做皇太子的时间越久,康熙对胤礽也越来越失望,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将胤礽废掉,这一次对康熙的打击很大,甚至很长时间寝食不安,发生了中风偏瘫的情况。
在康熙废掉胤礽后,他的其他儿子就开始为了皇位你争我夺,搞得康熙焦头烂额。再一个,康熙对胤礽还是有些偏爱的,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在康熙废掉胤礽不久,他就有些后悔,想再次复立胤礽为太子,康熙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为胤礽挽回面子,他对大臣们说:“一切暗中构煽悖乱行事,俱系索额图父子。顷废皇太子亦奏言,其向时悖乱,皆自伊等为之。”
康熙言下之意,自己的儿子胤礽是个好孩子,就是索额图将他教坏的,其实,这只是康熙皇帝为了再次复立胤礽为太子在做铺垫而已,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再次复立胤礽为太子。惋惜的是,胤礽已经是烂泥扶不上墙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再次将胤礽废掉,这一次,康熙对胤礽已经彻底死心了。
康熙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寄予厚望的继承人,竟然两废两立,最终在康熙晚年时彻底放弃,这在心理上对康熙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一时之间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再重新培养一个接班人谈何容易?这件事也成为了康熙皇帝一生中最失败的事,对此,康熙没有反思自己的原因,也没有从儿子胤礽身上找原因,而是将索额图认定为造成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也才有了康熙说索额图为“本朝第一罪人”的说法。
当年,索额图因协助康熙智擒鳌拜,一举成为康熙最信任的人,一时之间声名显贵,康熙称赞他为“本朝第一功臣”;多年以后,索额图又被康熙皇帝痛斥为“本朝第一罪人”,真的非常讽刺!索额图在被宗人府拘禁后不久就死于禁所,有人说是康熙下旨将他赐死的,也有人说索额图是被饿死的,他的两个儿子也被康熙下令处死,一代权臣落得如此下场,也真的非常可悲!这也更让人深切地领会到“伴君如伴虎”的可怕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详情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详情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详情
尉迟迥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出色,成为了唐玄宗的得力助详情
尉迟迥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将领,他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出色,但最终失败被杀。有人认为详情
尉迟迥和尉迟恭是唐朝末年的两位著名将领,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家族背详情
尉迟迥是唐朝末年的一个军事将领,曾经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担任过重要职务。然而,他详情
永徽之治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然而,永徽详情
班氏三杰是指中国历史上三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们分别是班超、班固详情
班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功绩。然而,班超的最大详情
咸安公主,又称为杨贵妃的姐姐,是唐朝著名的美女和才女。关于她的私生活,历史上详情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详情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周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周朝详情
尉迟恭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出色,成为了唐玄宗的得力助详情
永徽二年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的一个年份,公元651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由详情
永徽六年是公元651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由其子高宗李治继位。然而,详情
永徽之治是中国唐朝的一个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那么,永徽之治详情
永徽六年是唐朝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么,永徽六详情
永徽之治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然而,尽管详情
永徽之治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然而,尽管详情
永徽之治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个历史时期,它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那么,永详情
周公东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下面,我们来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导致了阿根廷的失败。本文将探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主要讲了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双方是汉详情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详情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秦国和赵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封神榜是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化详情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详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详情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详情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详情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详情
《说岳全传》和《岳飞传》都是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但是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一详情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他的一生事迹。但是,这部小说是否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详情
一、背景介绍 《水浒传》是一部以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为题材的小说,其中涉及到详情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是什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