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制度是怎么回事?它在清朝是如何发展的?

  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是重要的基层治理制度,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基层稳定、防止动乱而制定了这一制度,甚至民国时期依旧保留有保甲制度。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一、从封建王朝的基层治理说起

  1、何为“保甲”制度

  “保”字可理解为守,可作保护、保卫及保守等解释;“甲”字则多与马、兵、胃、舍、第等字组词,甲马、甲胄及甲兵皆是自我防卫过程中的常用器械,甲舍及甲第是指门户高低。

  若将“保”“甲”二字连结成词,则可合译为编串甲第序号,组织兵甲,以护居民安乐。保甲法律制度就是以保甲法令为核心,以保甲组织为机构管理监督人民,以维护治安为主要职能,确保中央政权统治和地方基层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系列规则制度。

  2、清承明制,保甲制度得到继承

  “保甲”作为一种制度出现于北宋年间,但是这种制度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也就是说,地方基层形成一种维护治安的模式,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时期很早。

image.png

  清朝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政权后,并没有全盘否定明朝的所有制度。“保甲制度”就作为清朝统治初期迅速遏制地方叛乱的手段得到“重用”,从最初的“总甲”到后来的“保甲”,清朝的“保甲制度”一直在发展。

  保甲的职能不只是维护地方治安,还要兼顾统计户口、负责征收钱粮税款、处理赈济相关事务,甚至可以参与地方司法及其他官府交办的地方杂项公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地方保甲可以影响乃至“取代”地方政府的局面。

  清朝的保甲制度从朝廷内外的重视程度、对基层的可控性、制度条款的严谨性以及推广范围来讲,远远大于前朝。

  二、保甲制度在清朝的发展

  1、维稳重器——保甲制度的继承

  清军入关后,如何迅速解决前朝遗民从基层发动的暴乱,如何在偌大的中原强化社会治安,稳固其统治秩序,成为摆在清朝统治者面前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明朝的“保甲制度“进入了清朝统治者的视线,这一制度开始用于被征服的地方。

  总甲制度是清朝保甲制最初的形式,隶属于兵部的“总甲法”,通过稽查人口的方式让他们安居乐业不要行违法之事,同时以连坐重罪的方式让他们互相监督,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这种军事管理性质的制度所起作用很大。

  虽然此时清王朝刚刚建立,但是“总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流窜,稳定了地方局面,为未来的统治打好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总甲制度”把人稳定在某一地,为赋税的征收提供了条件。

  康熙亲临朝政之后,各地基层仍然零零散散的武装起义和反清暴乱,这些不稳定因素威胁着大清的根基——基层稳定,因此通过推行保甲制稳定秩序仍然刻不容缓。

  2、一道圣旨一次严格——保甲制度得到强化和发展

  康熙四十七年修订的保甲法在强化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各地的保甲制度渐渐有废弛的情况。雍正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松弛的保甲制度自然也在雍正的整顿范围内,而且在这一时期迎来了保甲制度的迅速发展。

  雍正帝通发现保甲在各地实行效果不佳,很多官员对实施命令阳奉阴违,敷衍塞责。基于此种情况,雍正帝多次颁布圣旨,痛斥了那些实施保甲制度无力,以致保甲制度形同虚设的地方官员,同时要求吏部负责重新制定保甲法。

  雍正朝的保甲法令在继承康熙朝的保甲制度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在雍正帝的一再督促和严格考核下,保甲制度也第一次把国家权力插进县及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同时也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实行保甲,为进一步稳固统治提供了制度上的条件。为清朝的稳定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image.png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帝决定对保甲制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改和整理。他令人对本朝历代皇帝颁布的保甲法令进行合并精简,并结合保甲法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颁布新的保甲法,将保甲法更定为十五条。

  乾隆帝对保甲制度的全面修订,最后成文了十五条法令,共计千余字,使保甲法更为全面系统,完善详细。同时推广的范围更大,不仅行于内地和汉族地区,而且涉及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3、落日余晖——保甲制度走向衰落

  嘉庆登基时,国家经济发展迟缓,民生凋敝,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基层社会治安日益恶化。正因为这样,清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底层百姓的掌控,这就需要通过保甲这一形式来彻查闲散可疑人员。

  嘉庆时期增加的这些条款连同乾隆时期更定的十五条保甲法规,构成了清朝保甲法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以后历代皇帝也不断检查和敦促保甲制的执行,但再未对保甲法进行大规模深层次修订。

  嘉庆帝以后,国家内部的种种问题不断积累,侵蚀着国家稳定的因素,导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清朝中后期的地方起义数量逐渐增加,也可以看出保甲制度效果的衰退,许多地方的“保甲”有名无实,几乎被废除。清朝的政治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由于地方保甲组织已经徒有其表,效果甚微,咸丰帝只能下旨让地方发展团练,用以对抗太平军和地方的小规模起义。虽然咸丰帝希望将团练置于官方控制下,避免落入地方绅士之手,同时尽量发挥保甲的作用,不过士绅组织的地方团练几乎已经取代保甲,成为基层的权力所在,地方保甲制度形同虚设。

image.png

  三、令人“又爱又恨”的保甲制度

  1、维护基层稳定的稳定剂

  通过对清朝保甲法律制度发展历程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清王朝可以统治中国两百多年,而且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很快消灭地方的起义叛乱。在这中间,保甲制度功不可没。

  在初期,保甲制度帮助统治者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了统治,遏制了因为政权更迭造成的混乱,比如康熙时期对保甲制的修订,与顺治时期颁布实行的保甲法相比更加详细。各地督抚开始全面推行保甲制,闽、粤、浙、苏及其他沿海地区因为曾经匪患横行,所以推行保甲制度的力度比较强,治安风气取得了较大好转。其他地区如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保甲制,效果得到显现。

  乾隆年间又对保甲制度进行了修订,自此保甲制度和体系更加严密,中央对乡村基层的统治进一步加强。保甲制度不仅仅是维护和强化基层治安,稳定基层,还通过对户口的调查统计,摸清了全国真实的人口户数,这对各种政策的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保甲与连带制度常常一起实行,可以很好地避免因为人情问题产生的瞒报情况,减少不正之风,有效地维护了乡村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势力”形成小团体的可能,减少了地方动乱的因素,维护了清政权的统治。

image.png

  2、漏洞百出、僵化刻板,保甲保护不了百姓

  但是由于该制度的设计不够完善,出现大量的胥吏衙役的勒索摊派,劳民伤财进而民怨沸腾。在推行保甲事务过程中各级官吏中饱私囊,而基层确实“官恶相护”鱼肉百姓。

  保甲制度也限制了社会资源合理流动。保甲制度从一开始的乡里制就通过赋税、户口、连坐等条款限制人、财、物的合理流动,特别是人口的正常流动。社会资源流动的减少也给广大乡村农民制造了经济压力。

  保甲是国家用来向地方征收税收及兵粮的主要工具,但是保甲容易导致基层的发展受到束缚,基层自治经费的匮乏与税收的加剧形成矛盾,最终受苦的仍旧是百姓。所以很容易使保民对保甲基层机构的排斥以及对保甲推行自治事业的抵制。

  保甲制度更破坏民众政治信心。从实行的效果看,只是将国家政权在形式上伸延到了每家每户,但实际上则是将允许地方土豪劣绅继续为非作歹,甚至有“制度”的保护。但是百姓愤怒的矛头指向的却是国家,导致民众对国家政权不满意。保甲制度在这里破坏了民众对于政权的支持。

  四、结语

  保甲制度作为统治者维护自己基层稳定的手段,出发点是好的,同时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的确迅速稳定了混乱的局面,提高了治安水平,为清王朝创造了一段平稳的发展期。

  但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再加上监管不到位,使得“保甲制度”逐渐走向僵化,损害了基层民众的利益,也动摇了国家根基,最终反而成为了被人厌恶甚至要推翻的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