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罗隐所做的《蜂》,借蜜蜂展现人性之中的贪婪
2021-09-26 13:57:23 罗隐 黄巢

  罗隐,原名罗横,字昭谏,唐朝末期文学家,他的创作多以揭露和批判现实之作。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罗隐所作的《蜂》吧。

  世人奔忙劳碌,不得一日清闲。起起伏伏一生,匆匆忙忙一世,到头来也不过如他人所说:“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如此想来,那样辛苦,这般波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红尘滚滚,痴痴情深,有所得,有所失,一念之间。

image.png

  人都是具有两副面孔的矛盾复合体,一副写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一副画上尖酸刻薄,阴暗堕落。在无人关注的角落,经常发生着骇人听闻的事件,让人失去看见朝阳的希望,宁愿永远长眠不醒。性,多彩人生。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似乎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却是讽刺诗,在借着咏物这个外壳的背后,抒发着一种别样的情感。或许,也算是另类的“抒情诗”吧。诗人目睹世间事,心中酝酿不满,却又无法给予明确说个清晰,便只好假借其他手段,阐释背后隐情。隐情,也是情感之一种,虽然显得憋屈,但终归不输其他,自有特质。

image.png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这开头两句,猛地一看,诗人写的全是亲眼看见的现实情景和自然风光,但是一转折之后,就会很快发现其中藏匿着的奥秘,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在这里,如果仔细考量一番,就像诗句中所写那样,一切的好处都被强大的组织机构划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里。

  此处的“平地”和“山尖”,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隐含着的意蕴绝对不像表面所指代的这样简单,只是寻常所见的山地样貌。实际上,在弄清楚它们真实的面目以后,就应该明白过来,它们其实代表着人类社会里的各种社会资源和人脉。只不过,仍然像诗句里所写的“无限风光尽被占”那样,但见有利的事情,常常为人所操控。

  自古至今,人类社会自从有文字记录以来,占据着整个人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社会资源的个人或团体,往往就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群。这个真相似乎很爆炸,很残酷,却一直都没有断绝传承地存在着。无论历史如何推移,不管朝代如何变更,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过。从来没有!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在这里确实是对“蜜蜂”的真实状况进行了描述,蜜蜂一生都在繁忙中度过,到处翻飞,寻找花丛,采摘花粉,酿得蜂蜜。可是,那些散发着馨香的蜂蜜,即劳动果实,最后被谁享用了呢?答案不言自喻。这是蜜蜂的一生,也是像蜜蜂一样辛苦勤劳着普罗大众一生的真实写照。

image.png

  在前面两句,诗人是平铺直叙般地描写,以便显得真实;也的确真实刻画到骨头里。而最后两句,却在以前的基础之上生发出来诗人的观点,也就是他的最尖锐思想的汇聚,仿佛利刃试图剐破蒙在真相身上的坚固外表。然而,这一切当然只是一种徒劳,对于现实而言,毫无用处,徒惹人笑。

  最刻骨铭心的一句便是“为谁辛苦为谁甜”,内在充满了辛酸与无奈。人类社会始终没有脱离自然法则,受到落后的动物思想,即所谓的“森林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缓慢地往前进化着。可笑之处便在于此:无论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迅速,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毫无进展,甚至相对从前变得更为落后。悲哀的退化,返祖成兽!

  对于诗人罗隐来说,其一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涯,仕途也并非顺水顺风,曾经十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一次也没有中举。残酷的现实照进虚无的梦想,原来那些豪情壮志都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如此的不切实际,令人心碎。午夜梦回,湿了枕头的,终究是沦落人的辛酸和凄凉。社畜,一直都在挣扎。

  本诗寓意深刻,诗人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紧紧抓住蜜蜂的特点,运用浅显易懂,明白如话的语言,不尚辞藻,不假雕饰,使人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状况,把人性之中的贪婪本质给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令人在欣赏之余,感悟人生哲理,顿觉兴致盎然,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