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
爱新觉罗奕詝即清文宗,年号咸丰。作为清代的第九代皇帝,也是清代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帝逝世时,年仅三十一岁,但在他当政的十一年之中,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他不得不做出很多在当时人看来十分荒唐的决定,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没能一改处在颓势的清代统治。
想要明白咸丰皇帝的那些荒唐决定,还是要和他当政期间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这位勤于政事的清代帝王,处在历史巨变的时代背景下,到底都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又如何影响后世?
咸丰三年(1853),内务府向皇帝递交一份名为《内务府奏查明库存金钟分量及抄产变价银无存折》,而这份清单上有一个乾隆年间的金钟,咸丰帝打算将其融化。将老祖宗留下的“家产”融化、提炼黄金,为的是奢侈生活吗?当然不是,咸丰皇帝是在用自己的“家产”来接济清代的大军。
此时的清军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强大敌人,除去虎视眈眈的欧洲大军,国内的战事更是紧张,太平天国的实力一步步壮大,前线吃紧可却后备无粮,实属尴尬。早在道光三十年(1850),清代国库就剩下187万两,而由于几年间的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赈灾等原因,到咸丰三年(1853),户部存银仅剩22.7万两,连两个月的兵饷都发不出来。这能让一国之君不着急吗?
除却上文中提到的金钟,一同被“变卖”还钱的还有宫中所积存的铜器,连旗杆上的铜顶、门上的铜钉、屋檐上的铜网都被带走去铸成铜钱;而到咸丰五年(1855),各地的财政部门因受太平天国起义或其他原因影响,财政状况越显颓势,多地财政部门无法正常运作,织造局、税关、盐场等部门更是受牵连严重,无法正常工作。
可以说咸丰帝把自己后院都拆了来换钱,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户部财政的缺口。开源节流,开源到咸丰帝为维持宫中用度,将宫中金册、金宝交出,目的和上文中提到的金钟作用一样,只是这金册金宝大多是册封太皇太后、皇太后或是皇后时的凭证,这就相当于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开源不够,节流来凑。咸丰帝眼看着家底都出来了也无法遏制财政上的急剧恶化,那就从开支的源头入手,减少开支。咸丰帝不仅对自己的八旗子弟狠,对自己的长辈们也够狠:他停发八旗兵丁的“红事赏银”、减少两成“白事赏银”等举措,也减少基层群体的福利;且压缩节省清东陵日常维护先祖陵墓花费,而埋着自己父亲道光帝的清西陵,则对比清东陵减半开销用度。
在这样环境下接下大任的咸丰帝,对自己也是十分节省。门枢坏了舍不得换新,将就着补补,继续使用;套裤被烧了豆瓣大的洞,太监劝他扔掉,他却说:“物力艰难,弃之惋惜,尽量给补补吧”。
在后世对咸丰帝的评价中,总结出了咸丰帝四大不良爱好:贪美色、贪丝竹、贪美酒。后世在猜测他的死因时,也总是离不开这些不良爱好的影响。当政前期的咸丰帝可谓是呕心沥血,改革力度之强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皇帝;而也就这样一位皇帝,在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攻到北京时,咸丰帝以“木兰秋狝”为名仓皇逃亡热河,命奕訢留京议和。
在热河行宫的咸丰帝得到了久违的闲适与轻松,比起在北京每日的辛苦操劳和巨大压力,在这里和美女嬉戏,醉心戏剧。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下谕,立下皇太子载淳,又为儿子安排好辅佐大臣(史称“顾命八大臣”,分别为: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十七日清晨,咸丰帝在热河病逝。
纵观咸丰帝短暂而忙碌的一生,很难去定义他是个昏君。从他当政开始,他就在努力改变清代的局势,顶住八旗子弟和宗法制度的压力削减开支,也给汉人更多的机会,改变清代实行了二百多年“重满抑汉”的国策;咸丰元年(1851)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虽然不是他造成的因,但却要他尽力去弥补这些问题带来的果。
他“变卖祖产”、削减八旗福利、喜爱美色戏曲,后期的一些决定更是为清代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但是却也不得不肯定他当政前期的政绩,他和他的父亲道光帝一样,十分勤劳节俭,但治理能力一般,遵循祖宗家法,想做一个守成之君,咸丰只是没摊上好时候,所以经历着国家巨变的咸丰,才会做出那些看似荒唐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众所周知朱元璋杀了许许多多的功臣,那么他为何独留下4个人?从始至终,朱元璋都详情
还不了解:汉宣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详情
孙权是吴国的开国皇帝,史称东吴大帝。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详情
对朱元璋和汤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功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马超字孟起,汉末凉州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详情
对夏侯渊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忠斩夏详情
还不了解:清代妃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李自成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下面由趣历史小编详情
诸葛亮,是中国民众心中的“智圣”,是智慧的化身。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为什么古代很多人要卖身葬父,不能直接挖个坑吗?答案就是不行,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科举考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详情
对古代皇帝选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上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对古代黑龙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恩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原因很简单,因为死的人太多了,赵军全军覆没,被杀将士多达四十五万,而秦国亦死详情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直以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连他死后,依然还预言了很多蜀汉的详情
周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寿命非常长的国家,一共存在了868年,这其中一共经历了三十详情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时候与许多国家建交,也就是说在古代的时候中国就有了对详情
历史上,西周灭亡,源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惹的祸。但真正让西周灭亡的还是周幽王的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吸取了之前朝代败亡的教训,历史上明朝的中央集权做的有多出色?罢中书省,分相权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明朝都察院的官制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详情
还不知道:明朝七卿指的是什么职位?权利大吗?明代以六部尚书﹑左都御史为七卿。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西游记》猪八戒为什么要把人参果一口吞掉?如此极品美味,不值得细嚼慢咽一下吗详情
成语“尸居余气”出自于哪个典故?“尸居余气”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如胶似漆”出自于哪个典故?“如胶似漆”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人给家足”出自于哪个典故?“人给家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巧取豪夺”出自于哪个典故?“巧取豪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气壮山河”出自于哪个典故?“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平步青云”出自于哪个典故?“平步青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详情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庄稼人刘姥姥带着外孙子板儿再次来到荣国府,这已经是刘姥姥详情
贾府的月例等级制度,反应了贾府里女子们的生存状态和她们的地位,下面由趣历史小详情
《红楼梦》大观园的海棠诗社,由蕉下客探春在初秋季节发起的,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