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春秋之际,齐国宰相管仲最先定下“士农工商”四民的次序,并且一直沿用了数千年之久。《管子》有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从这个排位中我们不难看出读书人也就是“士”的崇高地位。有句老话叫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单单是古代,就连现在也有许多人将它奉为圭臬。在古代社会,阶级分明,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唯一改变自身阶级和命运的方法只有读书。仅仅读书也不够,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入仕,只有进入统治阶层,自己才能成为人上人。虽然说官越大,手上权力就越大。但也并非每个人都想着手握大权,反而是一些品级不高,油水丰厚的职位特别受“欢迎”。毕竟官再大,也得吃饭,也得养家糊口。
远的朝代我们不说,我们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为例,看看这些朝廷的“一品大员”们可以享受到怎样的待遇。
首先,我们需要对清朝的官吏制度有一定了解。清朝官吏的品级基本上延续了汉代以来的品级制度,大体分为九品,共十八个等级。最高的一级就是正一品,最低的叫做从九品。至于那些超规格的王公贵族们,他们自有一套品级制度,我们在这就无须深入研究了。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官员们的收入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做“俸禄”,另一部分叫做“禄米”,它们的发放,每一品级间都有着详尽的规定。根据《清实录》中的记载来看,一名“正一品”的清朝大员,每年的俸禄不过区区180两白银,90石禄米。按照购买力来计算,清朝的一两银子放在现在也就大概等于170元的人民币,而清朝的一石大概就是现在的28千克。
这么计算的话,一个正一品的大员,一年工资就是30600元,再加上2520千克粮食。
就这个工资水准来看,别说维持奢侈的生活了,就是普普通通的过日子,那也得是紧紧巴巴的。更何况,官员们也不可能是单身汉啊,一大家子的儿女妻妾,家丁奴仆等着他养活呢。难道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纸醉金迷”的生活真的完全是杜撰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电视剧中对官员生活的奢侈程度纵然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所以大家别忘了,清朝的官员们还有一些“额外的收入”。这些额外收入,最主要的就是指从雍正皇帝开始的“养廉银”制度。还是那句话,大多数人辛辛苦苦读书当官是为了享福的,不是来遭罪的,工资太低,难免心生怨言。欲望得不到满足,手头一紧,很容易滋生腐败,这一点参照历史上有名的吝啬老板朱元璋就知道了。而养廉银制度,其实就是“高薪养廉”,按照品级发放给官员远远高于工资的额外收入,降低官员们贪污的心理,鼓励官员们保持清正廉洁。但这个远高于工资的发放制度,究竟又是个怎样的“高”法呢?
“养廉银”根据官职大小的不同,一般是基本工资的10-100倍。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真正执行时的划分远比此精细。根据《清史稿》记载,清朝的官员不但有文武官之分,还有京官与地方官之分。官职大小,性质,所任属地的不同,都会造成“养廉银”的不同。我们取一个平均值来说吧:一品的文官每年的“养廉银”大约是16000两银子,按照上面的换算方式,就是272万人民币,加上原本的3万元工资和粮食。也就是说,文职一品官员的年收入大概就是275万人民币和2520千克粮食。那么武官呢?一品武官的年总收入平均下来大概是50万元左右。
文武官职的工资区别已经很明显了,落差已经很巨大了。但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官员们一年到头战战兢兢的方才拿到了那么多工资,那些王室宗亲呢?王室宗亲中等级最高的当属亲王,但他们没有“养廉银”一说,只有“禄米”和“俸禄”。但尽管如此,他们的收入也远超一品大员,有的甚至超过了500万元人民币,名副其实的“高薪”职业。最关键的是,大多数王室宗亲都是不管事白吃饭的,就是有,很多也就是挂个闲职罢了。既无杂音之乱耳,又无案牍之劳形,每年拿着如此高的工资,怎能不让人心生嫉妒。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巨大的落差反而更加剧了官员们贪污的心理,即使有着如此高的待遇,清朝的贪污现象依旧严重,“高薪养廉”的政策也变成了一个无稽之谈。
有老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小官巨贪”。并非高官要职之人,尚且如此猖狂,那些真正位高权重的高官们呢?结论可想而知。
苛捐杂税不断加多,国库却还是连年空虚,所谓繁荣的大清王朝背后却是外强中干。在外来侵略势力的压迫之下,清朝表面脆弱的繁华,就犹如镜花水月一般,一触即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知道:刘备不攻打东吴,可否实现统一大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守街亭最佳人选是谁?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魏延或姜维去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还不知道: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和典韦后,又投降了曹操,他最终的下场如何的读者,详情
对曹操和诸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详情
还不知道:刘邦有8个儿子:除了汉惠帝、汉文帝,其他几位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趣详情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详情
对吕后和家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后生前详情
朱棣妻子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身份尊贵,且幼年就喜爱读书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马岱在正史记详情
很多人都对悬空寺有所耳闻,悬空寺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半悬在山壁之上,真正的“详情
赛依吐尔是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详情
对西晋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晋灭孙吴详情
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最后却会沦落为“一代昏君”? 炀,火部,即详情
渤海国如何改变了唐朝在东北的地位? 渤海国(698-926)虽然大家都不了详情
乌孜别克热瓦普,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新型热瓦普、改革热瓦详情
长期以来曹植和曹丕的世子之争一直是三国爱好者讨论的重点,相比于曹丕,曹植的确详情
看过《新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叫做曹真的魏国将军,他在电视剧详情
对刘备伐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为何要详情
长平之战,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见死不救?因为齐国的末代国君田建即位了,他详情
界桥之战,这场战役实际上是官渡之战的微缩版。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详情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中,曹操到底因何失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赵云长坂坡孤身杀入曹军,为何被夏侯楙围困却长叹死于此地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详情
春秋战国诸侯间经常攻伐,而吴国作为春秋早期强势的国家,曾经一度攻入楚国的国度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嫡次子,也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在位期详情
很多朋友都好奇徽派建筑都是木头做的吗?有什么特点?其实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详情
还不知道:徽派建筑的门楼具体有哪些类型?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徽派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那么徽派建筑的门楼是什么样子的?起源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徽派建筑与徽商之间是什么关系?徽商是什么时候崛起的?其实徽派建筑之所以这么有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六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五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四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三则记详情
《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二则记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